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跳蚤传播:鼠疫杆菌感染的鼠类,如黑鼠或褐家鼠,身上常带有携带病菌的跳蚤。当这些跳蚤叮咬人时,会将病菌注入人体,导致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直接接触传播:接触病死动物的尸体或患病动物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也可能导致感染,特别是处理未经适当防护的病死鼠时。
3.呼吸道飞沫传播:肺鼠疫患者咳嗽时,会将含有病菌的飞沫喷出,如果其他人吸入,就可能感染肺鼠疫,这种传播方式特别快速且致命。
4.间接接触传播:通过被病菌污染的环境物体,如衣物、床上用品等,间接接触到病菌,理论上也是可能的,但相对少见。
预防鼠疫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疫区的野生动物和跳蚤,以及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一旦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