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是由脑部血管阻塞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占所有脑卒中的75%-90%;而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脑内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出血引起的,占所有脑卒中的10%~25%。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其常见症状包括突然麻木或无力、语言或理解问题、视力问题、头疼、眩晕等,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言语不清、认知障碍等,男性、肥胖者及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
疗脑卒中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式。预防脑卒中的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等。
脑卒中,俗称“中风”,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高龄患者:年龄大于75岁的病人,卒中的发病率增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会逐渐加重,从而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2.既往病史患者:
有卒中、脑血栓、脑出血等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卒中的概率较高。
患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心脏疾病的患者,特别是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由于易形成血栓并脱落进入颅内形成脑栓塞,因此也属于高危人群。
3.代谢性疾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发生率较高,因此糖尿病患者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高脂血症患者由于血脂异常,易导致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并可能脱落,从而引发脑卒中。
4.不良生活习惯者: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等不良生活习惯者,也易成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