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高温环境下可能出现头晕、头痛,感觉头部昏沉、胀痛,同时伴有口渴,嘴唇和口腔黏膜干燥。还会有多汗、乏力的症状,身体感觉疲惫,活动耐力下降,皮肤出汗较多,汗液往往是清亮的。一般进行症状观察和询问病情。
症状表现
患者体温会升高至38℃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还会出现心跳加快,脉搏变得快速而有力,患者会感觉心慌。
询问病情
询问患者所处环境温度和湿度情况,了解是否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和发展过程,以便明确患者的具体情况。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中暑的表现,如意识不清、抽搐、体温过高,或者经过初步救治后症状没有改善,应立即呼叫120。
意识清醒
尽快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如树荫下、有空调的室内等。让患者平卧,解开衣物领口、袖口、腰带等,促进散热。用湿毛巾冷敷患者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10-15分钟更换一次。也可以用温水擦拭全身,水温一般在30℃左右。
意识丧失
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检查口腔内有无异物,如有假牙等应及时取出。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照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顺序进行操作,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此反复,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1.外出时穿着轻薄、透气、浅色的衣物,佩戴宽边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
2.在炎热的天气里,尤其是中午至下午时段,太阳辐射最强,温度最高,尽量避免长时间在户外活动。
3.在高温环境下,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到感觉口渴了才喝水。
1.在给中暑患者降温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降温导致患者体温过低。
2.即使患者经过初步救治后症状缓解,也需要持续观察一段时间。
3.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等特殊人群更容易中暑,要特别关注他们在高温环境下的情况。
[1]宋青,SongQ.热射病,致命的中暑[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08,29(6):453-454.
[2]杨巧云,刘文明,俞建峰,等.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集束化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