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伤是寒冷潮湿作用引起的人体局部或全身损伤。有人被冻伤时,要立即询问病情和检查局部。
询问病情
询问患者冻伤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气温、风速等环境因素,以及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的时间长短。询问患者冻伤症状出现的时间、最初的表现以及症状的变化情况,如是否从轻微的麻木逐渐发展为疼痛、水疱等。
检查身体
仔细观察冻伤部位的皮肤颜色、有无水疱、肿胀、坏死等情况,注意皮肤损伤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出血、溃疡等。轻轻触摸冻伤部位,感受皮肤的温度、质地和弹性,判断是否有硬结、麻木等情况,同时注意询问患者触诊时的疼痛程度和感受。
脱离环境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温暖的室内环境,避免继续暴露在寒冷中,防止冻伤进一步加重。如果患者穿着潮湿的衣物,应及时更换为干燥、温暖的衣物,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尽快复温
局部冻伤,可将冻伤部位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水温要保持恒定,避免过高或过低。浸泡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直至冻伤部位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感觉恢复为止。如果没有温水,也可用温暖的手轻轻按摩冻伤部位,但要注意避免用力过度造成皮肤损伤。全身冻伤患者,可采用温水浴或毛毯、热水袋等进行复温,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40℃左右,以免造成烫伤。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出现呼吸、心跳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复温并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1.在寒冷环境中,要穿足够保暖的衣物,包括羽绒服、厚毛衣、保暖裤、帽子、围巾、手套等。
2.避免身体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如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物,避免穿着湿衣服在寒冷环境中停留。
3.要适当进行身体活动,如跺脚、搓手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
1.冻伤后的皮肤和组织较为脆弱,应避免再次暴露在寒冷环境中,防止冻伤加重。
2.冻伤后的恢复期间,应保持皮肤清洁,可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清洗皮肤,但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洗面奶。
3.密切观察冻伤后的皮肤恢复情况,如出现发热、寒战、皮肤感染、肢体肿胀加剧等症状。
4.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王化金.全身性冻伤急救[J].幼儿教育,2003(12):1.
[2]季兵,刘大庆,朱忠俊.冻伤8例现场急救体会[J].人民军医,200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