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关节是一种双轴关节。
其关节头呈椭圆形,关节窝与关节头相适应,能做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
这种关节的运动范围比单轴关节大,但不如球窝关节灵活。
腕关节是典型的椭圆关节。位于手和前臂之间,由手的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作为关节头,桡骨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作为关节窝构成。
椭圆关节分为关节面、关节囊、韧带。
关节头呈椭圆形,表面覆盖有关节软骨,光滑且富有弹性,能够减少摩擦并缓冲压力。关节窝与关节头相匹配,其形状和大小适应关节头的运动。
是一个封闭的结缔组织囊,附着于关节面周缘及其附近的骨面上,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厚而坚韧;内层为滑膜层,薄而柔软,能分泌滑液,润滑关节,减少摩擦。
腕关节周围有多条韧带加强,如桡腕掌侧韧带、桡腕背侧韧带等。这些韧带可以限制关节的过度运动,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椭圆关节具有屈伸运动、收展运动、环转运动等。
像腕关节的屈伸,例如在做握拳(屈)和伸开手指(伸)动作时,椭圆关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屈是指关节角度减小的运动,伸是关节角度增大的运动。
如手腕向尺侧(小指侧)或桡侧(拇指侧)的偏移。收是向身体中线靠拢的运动,展是远离身体中线的运动。
腕关节可以做环形的转动,这是屈伸和收展运动的连续动作,能使手部在一定范围内灵活地调整位置。
蛋白质是构成关节软骨、韧带等组织的重要成分。可多吃瘦肉、鱼类、豆类等食物。例如,每100克鸡肉含有约20克左右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维生素C、D等对关节健康有益。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像橙子、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而鱼油、蛋黄等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钙是维持骨骼硬度的关键元素。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毫升牛奶约含有100-120毫克的钙,适量饮用牛奶可以为骨骼和关节提供钙支持。
进行适量的腕关节运动,如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灵活性。简单的手腕旋转运动,每次旋转10-15圈,每天进行3-4组。过度的屈伸、扭转等动作可能会损伤关节。比如长时间频繁地进行手腕的极限弯曲动作,如掰手腕等,容易导致关节扭伤或劳损。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保持正确的手腕姿势。使用电脑时,手腕应保持自然舒适的状态,避免长时间过度弯曲或伸展。键盘和鼠标的高度应合适,使手腕在操作时基本处于水平位置。寒冷天气要注意关节保暖,因为寒冷可能会导致关节周围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可以佩戴手套等保暖用品来保护腕关节。
从外观上看,正常的腕部椭圆关节没有明显的肿胀或畸形。其轮廓相对平滑,在屈伸和收展运动时,关节活动的轨迹比较自然。
正常椭圆关节
正常情况下,椭圆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顺畅,没有疼痛或卡顿感。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够稳定地支持关节进行各种活动。
异常椭圆关节
如腕关节扭伤,可能是由于跌倒时手掌撑地等原因引起。关节囊、韧带等组织可能会出现撕裂,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
随着年龄增长或过度使用,关节软骨可能会磨损,出现骨关节炎。此时关节面不平整,在活动时会产生疼痛,甚至出现关节畸形。
椭圆关节的异常症状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是最常见的症状,可能是隐痛、刺痛或胀痛。在活动关节时疼痛可能会加剧,如腕关节在握拳或旋转时疼痛明显。
由于炎症反应或出血,关节周围组织会出现肿胀。例如,在腕关节扭伤后的短时间内,受伤部位周围会明显肿胀。
关节损伤或病变后,其正常的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范围会减小。比如患有关节炎的腕关节,可能无法完全握拳或伸直。
影响椭圆关节的因素有外伤、过度使用、年龄等。
直接的暴力冲击,如车祸、运动中的碰撞等,是导致椭圆关节损伤的常见原因。
长期从事需要频繁使用腕关节的工作,如打字员、钢琴师等,过度的活动会加速关节的磨损。
随着年龄的增加,关节软骨会逐渐退变,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也会减弱,增加了椭圆关节出现问题的风险。
自己尝试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观察活动范围是否减小。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疼痛或卡顿感,可能提示关节存在问题。轻轻按压腕关节周围的组织,包括关节间隙、韧带附着点等部位,看是否有疼痛反应。正常情况下,按压时不会有明显的疼痛。
椭圆关节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等。
医生会对椭圆关节进行详细的检查。首先是视诊,观察关节的外形是否有肿胀、畸形等情况。然后进行触诊,检查关节的温度、压痛部位和程度,以及是否有异常的肿块等。同时,会检查关节的活动范围,通过被动和主动运动来评估关节的功能。
X线检查
可以显示关节的骨骼结构,对于发现骨折、脱位等骨骼病变有重要意义。在腕关节受伤时,X线能够清晰地看到腕骨是否有骨折。
CT检查
能够更清楚地显示关节的复杂结构,尤其是对骨骼的细微骨折和关节面的损伤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MRI检查
对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软骨等的损伤显示效果最佳。例如,在怀疑腕关节韧带撕裂时,MRI可以清晰地看到韧带的损伤程度。
血液检查
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可以帮助判断关节疼痛、肿胀是否是由炎症引起。如在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中,血沉和C-反应蛋白通常会升高。
关节液检查
通过抽取关节液进行分析,检查其中的细胞成分、蛋白质含量等。在感染性关节炎时,关节液中白细胞计数会明显升高。
关节镜检查
这是一种有创检查,能够直接观察关节内部的情况。在怀疑关节内有游离体、半月板损伤等情况时可以使用。通过关节镜,医生可以在直视下进行诊断和一些简单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