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普通外科,胸外科

胸腔

王磊
王磊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外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胸腔是人体躯干的一部分,位于颈部以下、腹部以上。

是一个由胸廓和膈围成的空腔,内有心、肺、气管、食管等重要器官。

为内部器官提供了一个相对封闭且受保护的空间。

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位置

胸腔位于人体的胸部,其上界为胸廓上口,与颈部相连,下界为膈,与腹腔分隔。前面由胸骨和肋骨的前部构成,两侧为肋骨和肋间肌,后面是脊柱的胸段。

参考文献
[1]刘伦旭,车国卫,蒲强,等.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8, 24(3):3.
[2]刘伦旭,梅建东,蒲强,等.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的初步探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18(5):3.
胸廓

由12块胸椎、12对肋骨、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结共同构成。胸廓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支撑力,既能保护胸腔内的器官,又能在呼吸运动时参与呼吸动作。

胸膜

是覆盖在胸腔内表面和肺表面的一层浆膜,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脏胸膜紧贴肺表面,壁胸膜贴附于胸廓内面、膈上面和纵隔侧面。两层胸膜之间形成一个潜在的密闭腔隙,称为胸膜腔,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两层胸膜之间的摩擦。

胸腔内器官

心脏

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两肺之间,前面是胸骨和肋骨,后面是食管和脊柱。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通过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

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分居纵隔两侧。肺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吸入的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通过肺泡排出体外。

气管与支气管

气管位于食管前方,从颈部进入胸腔后,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肺。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加温、加湿等处理。

食管

是一条前后扁平的肌性管道,位于脊柱前方,气管后方,从颈部下行穿过胸腔,进入腹腔与胃相连。食管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内。

参考文献
[1]刘伦旭,车国卫,蒲强,等.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8, 24(3):3.
[2]刘伦旭,梅建东,蒲强,等.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的初步探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18(5):3.

胸腔具有呼吸功能、保护功能、循环辅助功能等。  

呼吸功能

胸腔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参与呼吸运动。在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同时,膈收缩,膈顶下降,胸腔的上下径也增大,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空气进入肺内。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舒张,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力回缩,气体排出体外。

保护功能

胸腔的骨骼结构和肌肉组织为胸腔内的重要器官提供了物理保护,可减少外界暴力对心、肺等器官的直接损伤。

循环功能辅助

胸腔内的负压环境有助于静脉血回流到心脏,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心脏在胸腔内的正常位置和胸腔的结构稳定性,为心脏的泵血功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伦旭,车国卫,蒲强,等.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8, 24(3):3.
[2]刘伦旭,梅建东,蒲强,等.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的初步探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18(5):3.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有助于维持胸腔内肌肉和组织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染,对胸腔内器官的健康有益。避免暴饮暴食,防止过度肥胖给胸腔内器官带来额外负担,尤其是对心脏和肺部功能的影响。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节食,以免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影响胸腔的正常生理功能。

参考文献
[1]刘伦旭,车国卫,蒲强,等.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8, 24(3):3.
[2]刘伦旭,梅建东,蒲强,等.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的初步探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18(5):3.

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促进胸腔内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持胸腔的健康。通过一些专门的胸廓运动训练,如扩胸运动、深呼吸运动等,可增加胸廓的活动度,改善胸腔的通气功能,预防胸廓僵硬和肺部疾病。运动要适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尤其是有心脏或肺部疾病的人,过度运动可能会加重病情,对胸腔造成损害。

参考文献
[1]刘伦旭,车国卫,蒲强,等.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8, 24(3):3.
[2]刘伦旭,梅建东,蒲强,等.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的初步探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18(5):3.

胸腔日常养护有保持正确姿势、戒烟限酒、避免胸部受伤等。  

保持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立还是睡眠时,都应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弯腰驼背或长时间低头,以减轻胸腔内器官的压力,维持胸腔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对肺部造成严重损害,增加患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的风险;过量饮酒则可能影响心脏功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因此,戒烟限酒对胸腔健康至关重要。

避免胸部受伤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避免胸部受到外力撞击,如系好安全带、避免参与危险的体育运动等,以防止胸腔内器官受伤。

参考文献
[1]刘伦旭,车国卫,蒲强,等.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8, 24(3):3.
[2]刘伦旭,梅建东,蒲强,等.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的初步探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18(5):3.
胸腔形态

正常胸腔

正常情况下,胸腔呈前后稍扁、左右较宽的圆锥形。胸廓的前后径略小于左右径,其比例大致为1:1.5。胸腔的形态在不同个体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应保持相对对称和平衡。

异常胸腔

扁平胸

表现为胸廓前后径明显小于左右径,呈扁平状。常见于瘦长体型者,也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如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可导致胸廓变形。

桶状胸

胸廓前后径增加,几乎与左右径相等,甚至超过左右径,呈圆桶状。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长期肺部过度充气,使胸廓逐渐变形。

鸡胸

胸骨向前突出,胸廓前后径增大,而左右径相对变小,形似鸡的胸脯。鸡胸多为先天性畸形,可能与遗传、佝偻病等因素有关。

漏斗胸

表现为胸骨下段及与其相连的肋软骨向内凹陷,形成漏斗状。漏斗胸也多为先天性疾病,可对心肺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伦旭,车国卫,蒲强,等.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8, 24(3):3.
[2]刘伦旭,梅建东,蒲强,等.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的初步探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18(5):3.

胸腔的异常症状有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心悸等。

疼痛

胸腔内疼痛是常见的异常症状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胸膜炎可导致胸痛,疼痛常随呼吸或咳嗽加重;心肌梗死也可引起chest pain,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榨样或闷痛,可向左肩部、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

呼吸困难

当胸腔内器官出现病变时,常可引起呼吸困难。例如,肺部疾病如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可导致肺部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出现呼吸急促、气短等症状;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时,也会因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淤血,引起呼吸困难。

咳嗽

咳嗽也是胸腔异常的常见症状之一。肺部感染、气管或支气管疾病等都可引起咳嗽。如感冒引起的气管炎症,可出现咳嗽、咳痰;肺癌患者也常以咳嗽为首发症状,且咳嗽性质可能会发生改变,如从干咳变为咳痰带血等。

心悸

是指心跳异常,可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心跳节律不齐等。常见于心脏疾病,如心律失常、冠心病等,患者可自觉心慌、心跳异常,有时可伴有胸闷、头晕等症状。

参考文献
[1]刘伦旭,车国卫,蒲强,等.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8, 24(3):3.
[2]刘伦旭,梅建东,蒲强,等.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的初步探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18(5):3.

影响胸腔的因素有疾病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 

疾病因素

许多疾病可影响胸腔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如肺部感染、肺结核、肺癌等肺部疾病,可导致肺部组织受损,影响呼吸功能;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胸腔内的血液循环;胸膜炎、气胸等胸膜疾病,可引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胸腔的正常生理状态。

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不合理的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与胸腔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可使心肺功能下降,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风险。

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雾霾等,可吸入大量有害物质,对肺部造成损害,增加肺部疾病的发生几率。此外,生活或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粉尘等,也可能对胸腔内器官产生不良影响。

遗传因素

胸腔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如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心肌病、某些肺部遗传性疾病等,可由遗传因素导致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从而影响胸腔内器官的发育和功能。

参考文献
[1]刘伦旭,车国卫,蒲强,等.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8, 24(3):3.
[2]刘伦旭,梅建东,蒲强,等.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的初步探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18(5):3.

在安静状态下,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2-20次。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用手表计时,数一分钟内呼吸的次数,来检测呼吸频率是否正常。同时,注意呼吸的深度,正常呼吸应该是平稳、有规律且深度适中的。如果呼吸频率过快、过慢或呼吸深度明显变浅或变深,都可能提示胸腔或肺部存在问题。可以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胸廓形态,看是否有胸廓畸形,如鸡胸、漏斗胸、扁平胸或桶状胸等。同时,注意两侧胸廓是否对称,若发现胸廓形态异常或不对称,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

参考文献
[1]刘伦旭,车国卫,蒲强,等.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8, 24(3):3.
[2]刘伦旭,梅建东,蒲强,等.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的初步探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18(5):3.

胸腔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等。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胸廓形态、呼吸运动等情况,初步判断胸腔是否存在异常。如观察胸廓有无畸形、两侧胸廓是否对称、呼吸频率和节律是否正常、呼吸运动是否平稳等。主要检查胸廓的扩张度、语音震颤等。通过双手放在患者胸廓两侧,感受呼吸时胸廓的扩张程度,判断肺部的通气功能;同时,用手掌轻触患者胸部,让患者发“一”音,感受语音震颤的强度,以了解肺部的实变情况。医生用手指叩击患者胸廓,根据叩诊音的变化来判断胸腔内器官的位置、大小、密度等情况。正常肺部叩诊呈清音,而当肺部出现实变、积液或积气时,叩诊音会发生相应改变。使用听诊器听取胸腔内的呼吸音、心音等声音,以判断心肺功能是否正常。正常呼吸音有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和支气管肺泡呼吸音三种,不同部位可听到不同的呼吸音。如果听到异常呼吸音,如干啰音、湿啰音等,可能提示肺部存在病变;同时,听诊心音可了解心脏的节律、心率、心音强度等是否正常。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胸部X线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可清晰显示胸廓的骨骼结构、肺部的大致形态、心脏的大小和位置等。通过X线检查,可以发现肺部的炎症、肿瘤、气胸、胸腔积液等病变,以及心脏的增大、形态改变等情况。

CT检查

胸部CT能提供更详细、准确的胸腔内部结构信息,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更高。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的细微结构,发现更小的结节、肿块等病变,同时还能准确判断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等特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对于胸部外伤,CT检查也能快速准确地发现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等情况。

MRI检查

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强,常用于检查胸腔内的纵隔肿瘤、心脏大血管疾病等。它可以清晰地显示纵隔内的组织结构,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来源、性质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心脏疾病,MRI可用于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如心肌病变、心脏瓣膜病等。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指标,可了解胸腔内器官的功能状态和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如血常规检查可判断是否有细菌或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升高常提示存在炎症;心肌酶谱检查可用于诊断心肌梗死,当心肌细胞受损时,心肌酶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液中心肌酶浓度升高;血气分析可了解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判断呼吸功能是否正常。

痰液检查

对于肺部疾病,痰液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通过对痰液的性状、颜色、气味等进行观察,以及进行痰液涂片、培养等检查,可帮助诊断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结核杆菌等,为治疗提供依据。

其他检查

心电图检查

主要用于检测心脏的电活动情况,通过记录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产生的电信号变化,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心电图检查操作简便、无创,是临床上诊断心脏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肺功能检查

是评估肺部通气功能的重要检查方法,包括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等指标的测定。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肺部的通气功能是否正常,判断是否存在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于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肺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伦旭,车国卫,蒲强,等.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8, 24(3):3.
[2]刘伦旭,梅建东,蒲强,等.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的初步探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1, 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