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指伸肌是前臂后群肌中的一块肌肉,属于上肢的骨骼肌。
主要负责小指的伸展动作。
对手部精细动作的完成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小指伸肌位于前臂的背面,在尺侧腕伸肌的内侧和深面。近端附着于肱骨外上髁和尺骨的后面,远端通过肌腱附着于小指的指背腱膜。
从肌腹到肌腱,小指伸肌肌腹呈梭形,肌腱比较细长。其肌纤维走向主要是纵向,这样的结构有利于产生力量使小指伸展。和周围的肌肉如尺侧腕伸肌等通过筋膜等组织相连,协同完成手部和前臂的动作。
主要是伸小指。在需要将小指单独伸直,如弹钢琴、打字时小指独立按键等动作时,小指伸肌发挥关键作用。在一些手部用力伸展的动作中,也会协同其他伸肌稳定手部姿势,增强手部伸展的力量。
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是肌肉养护的基础,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肌肉合成的原料,有助于维持小指伸肌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钙对于肌肉收缩和舒张的调节很重要。可以通过食用牛奶、蛋黄等获取维生素D。同时,维生素B族如全麦食品中含量丰富对于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也有帮助,能够保证神经信号的正常传导,间接有利于小指伸肌的活动。钾、镁等矿物质对于肌肉的兴奋性调节有重要作用。香蕉是钾的良好来源,坚果中含有丰富的镁,合理摄入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小指伸肌的正常兴奋性,避免肌肉痉挛等异常情况。
可以经常做一些简单的手部伸展动作来锻炼小指伸肌。将手平放在桌面上,然后尽量将小指向上抬起,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15次。这种运动可以增强小指伸肌的力量和灵活性。在进行握力球等握力训练时,有意识地在放松阶段伸展小指,这样可以平衡手部肌肉的发展,防止小指伸肌因长期不活动而萎缩。
长时间重复性地使用小指,如过度打字或长时间使用小指操作手机,可能会导致小指伸肌劳损。所以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连续长时间使用小指。无论是书写、打字还是使用电子设备,保持正确的手部和手臂姿势很重要。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小指伸肌的不合理受力,降低受伤风险。
正常情况下,小指伸肌的肌腹饱满、富有弹性,肌腱纤细而坚韧。从外观上看,在手臂放松状态下,其所在位置没有明显的凹陷或肿胀。当小指伸展时,可以看到肌腱有一定程度的紧张和隆起,顺着尺侧腕伸肌内侧可以摸到小指伸肌的肌腱走向。
正常小指伸肌
能够轻松地完成小指的伸展动作,并且在抵抗一定阻力时仍能正常伸展。在检查时,可以用另一只手轻轻按住小指,正常小指伸肌能够克服一定的阻力将小指伸直。在触摸小指伸肌时,感觉肌肉有弹性,没有僵硬或松弛过度的情况。而且正常情况下,小指伸肌不会出现疼痛或压痛的症状。
异常小指伸肌
可能是由于神经损伤、肌肉本身的病变如肌炎等或长期废用等原因导致。表现为小指伸展无力,甚至无法完全伸直小指。
常见于长期神经受压或缺乏运动等情况。小指伸肌的肌腹会逐渐变小、变扁平,外观上可以明显看到肌肉体积减小。
可能是因为电解质紊乱、过度疲劳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小指伸肌突然出现不自主的强烈收缩,引起小指疼痛和活动受限。
小指伸肌的异常症状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在小指伸肌所在区域出现疼痛,可能是由于拉伤、劳损或炎症等原因引起。疼痛程度不一,可能是轻微的酸痛,也可能是剧烈的刺痛,活动小指时疼痛可能会加剧。
肌肉或肌腱损伤后可能会出现肿胀,导致手部外观变形,影响手部正常活动。肿胀部位的皮肤可能会有发红、发热的现象。
由于疼痛、肌力减弱等原因,小指的伸展动作会受到限制。比如,无法将小指完全伸直,或者在伸直小指的过程中出现卡顿、不顺畅的情况。
影响小指伸肌的因素有外伤、神经损伤、疾病因素等。
手部受到直接撞击、切割伤或过度牵拉等外伤,可能会损伤小指伸肌。例如,在运动过程中,手部突然受到外力撞击,或者手指被过度伸展,都容易导致小指伸肌受伤。
支配小指伸肌的神经主要是桡神经的分支,如果这些神经受到损伤,如颈椎病导致神经根受压、上肢骨折损伤神经等,会影响小指伸肌的正常功能。
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累及小指伸肌,导致炎症、疼痛和功能障碍。另外,肌肉营养不良等遗传性疾病也会对小指伸肌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坐在椅子上,手臂放在桌子上,手心向下。尝试单独伸展小指,观察小指能否完全伸直,以及伸展过程是否顺畅、有无疼痛。如果小指不能完全伸直或者有疼痛,可能提示小指伸肌存在问题。可以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住小指末节,让小指伸肌对抗阻力进行伸展。如果感觉小指伸肌力量明显不足,无法克服较小的阻力完成伸展,也可能是小指伸肌出现异常。
小指伸肌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等。
视诊
观察手部的外观,看小指伸肌所在区域是否有肿胀、畸形等情况。同时,观察小指的自然姿势和活动情况,如小指是否有不自主的弯曲或伸展受限。
触诊
用手指触摸小指伸肌的肌腹和肌腱,检查是否有压痛、肌肉紧张度异常如肌肉过于松弛或僵硬、结节等情况。在触诊过程中,还可以让患者伸展小指,感受肌腱的活动是否正常。
X线检查
主要用于排除手部和前臂的骨折等骨性病变。虽然小指伸肌本身在X线片上显示不明显,但骨折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小指伸肌的功能。
磁共振成像(MRI)
可以清晰地显示小指伸肌的肌肉、肌腱结构,对于诊断肌肉拉伤、撕裂、炎症等病变有很高的价值。在肌肉拉伤时,MRI可以显示出肌肉纤维的损伤程度和范围。
血液检查
如果怀疑是炎症性疾病导致小指伸肌异常,如类风湿关节炎,可以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指标。这些指标升高可能提示存在炎症,有助于诊断疾病。
肌酸激酶检查
在肌肉损伤时,肌酸激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肌酸激酶水平升高。通过检查肌酸激酶可以帮助判断小指伸肌是否存在损伤。
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肌电图等检查可以评估支配小指伸肌的神经传导功能。如果神经传导出现异常,如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出现异常电位,可能提示神经损伤,从而解释小指伸肌的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