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内动脉是盆部的动脉主干,为一短干。
沿盆腔侧壁下行,发出众多分支,分布于盆壁、盆腔脏器、会阴及外生殖器等部位。
具有功血等功能。
起自髂总动脉,在骶髂关节前方分为前、后干。前干分支主要供应盆腔脏器,如膀胱、直肠、子宫等;后干分支主要供应盆壁和臀部等。
髂内动脉是肌性动脉,有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内膜由内皮细胞和内皮下层组成,内皮细胞光滑,有利于血液流动;中膜主要是平滑肌细胞,其收缩和舒张可调节血管管径,控制血流量;外膜含有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等,对血管起到支持和保护作用。
为盆腔内的脏器如膀胱、子宫、直肠等提供充足的血液,保证这些脏器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例如,为膀胱壁的肌肉和黏膜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使其能够正常地储存和排出尿液。在女性,为子宫和卵巢提供血液,对月经周期、受孕以及胚胎发育等过程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在男性,为前列腺、精囊腺等生殖器官供血,保障生殖系统的正常运转。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西兰花、苹果等,它们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管疾病的风险。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如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适量摄入不饱和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其中的ω-3脂肪酸对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血管负担,每天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
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壁的弹性。例如,快走时,全身的血液循环加速,包括盆腔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持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的健康。对女性来说,凯格尔运动等盆底肌肉锻炼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间接对髂内动脉起到养护作用。
髂内动脉的日常养护有充分休息、调护情志、注意安全、定期检查等。
保证每天7-8小时的充足睡眠,让身体各器官包括血管系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睡眠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有利于血液循环的稳定。
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长期焦虑、紧张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情绪波动过大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影响血管健康。例如,长期焦虑可能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增加髂内动脉疾病的风险。
避免盆腔部位受到外伤,如在运动或工作中注意防护。因为外伤可能会直接损伤髂内动脉或导致其周围组织受损,引发血管破裂等严重后果。
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查。对于有家族血管病史的人群,更应加强检查。通过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血管异常,如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
正常髂内动脉
正常情况下,髂内动脉的血流速度正常,没有狭窄、扩张或异常的血流信号。血管壁厚度均匀,没有斑块、钙化等病变,能够保证盆腔脏器和组织的血液灌注。
异常髂内动脉
主要是由于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下,形成粥样斑块。这些斑块会使血管壁变硬、变厚,管腔狭窄,影响血液流动。长期的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是指髂内动脉局部管壁扩张,形成瘤样改变。其形成原因可能与动脉壁的先天性缺陷、动脉硬化、感染等有关。动脉瘤一旦破裂,会引起严重的出血。
是动脉壁的炎症性疾病,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感染等因素引起。炎症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影响血液供应。
通常是由于外伤、动脉瘤破裂等原因导致。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会引起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是指栓子如血栓、脂肪栓等堵塞髂内动脉,使血液不能正常通过。常见于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等情况。
髂内动脉的异常症状有下腹部疼痛、出血、压迫症状、全身症状、其他症状等。
当髂内动脉出现病变,如动脉炎、栓塞等情况时,可能会引起下腹部疼痛。这是因为病变影响了盆腔脏器的血液供应,导致脏器缺血或炎症反应。
如髂内动脉破裂或动脉瘤破裂,会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表现为盆腔内出血或外生殖器出血等。
当动脉瘤或其他病变导致血管增粗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的脏器和神经,如压迫膀胱可导致尿频、尿急,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下肢疼痛、麻木等。
在一些炎症性疾病或严重的血管病变时,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这是因为身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或者是由于失血等原因导致。
如男性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等,这是因为病变影响了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
影响髂内动脉的因素有外伤因素、感染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激素水平过高、其他因素等。
盆腔部位受到撞击、刺伤等外伤,可能直接损伤髂内动脉。例如,车祸中骨盆骨折可能会累及髂内动脉,导致血管破裂或挫伤。
盆腔内的感染,如盆腔炎、前列腺炎等,可能会蔓延至髂内动脉,引起动脉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后,会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损伤动脉壁。
长期吸烟会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酗酒会影响肝脏等器官的功能,导致血脂代谢异常,也对血管健康不利。久坐不动会使盆腔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在女性,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会影响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例如,在一些妇科疾病中,雌激素异常分泌可能会导致血管内膜增生,增加血管病变的风险。
如遗传因素,某些家族可能存在先天性血管壁薄弱或易患血管疾病的基因。此外,高龄也是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会逐渐老化,弹性降低。
注意是否有下腹部疼痛、异常出血、下肢麻木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提示髂内动脉存在问题。在一些体表可以触及脉搏的部位,如腹股沟区等,比较两侧脉搏是否对称。如果一侧脉搏减弱或消失,可能提示髂内动脉存在栓塞等情况。不过这种方法比较粗略,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来确定。
髂内动脉的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
医生会进行腹部触诊,检查是否有肿块、压痛等情况。对于女性,还会进行妇科检查,观察子宫、卵巢等盆腔脏器是否有异常。在触诊过程中,如果触及搏动性肿块,可能提示动脉瘤等血管病变。
血液检查
包括血脂、血糖、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血脂异常可能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血糖升高可能与血管病变有关,因为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常规可以发现是否有感染等情况;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如易发生栓塞等。
超声检查
可以观察髂内动脉的形态、血流速度和血管壁情况。它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能够发现血管狭窄、动脉瘤等病变。
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这两种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髂内动脉的全貌,包括血管的分支、病变的位置和程度等。它们对于诊断血管疾病,尤其是复杂的血管病变有很高的价值。
血管造影
这是一种有创检查,通过将造影剂注入血管内,然后在X线下观察血管的情况。可以准确地显示血管的病变,但由于有一定的风险,一般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使用。
在怀疑有血管炎、肿瘤等病变时,可能需要进行病理活检。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血管组织样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的病理变化,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类型。不过这种检查方法也有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需要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