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干,是髂外动脉的直接延续。
股动脉对下肢的血液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腿部的肌肉、皮肤等组织提供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
股动脉起自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后方,在股三角内下行,穿过收肌管后出收肌腱裂孔至腘窝,移行为腘动脉。在体表可于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触及股动脉的搏动,这是临床上常用的触摸脉搏的部位之一。
股动脉的管壁主要由三层构成。内膜是最内层,表面光滑,能够减少血液流动的阻力,并且内膜还包含内皮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分泌一些物质来调节血管的功能,如一氧化氮等有助于血管舒张。中膜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和弹性纤维组成,平滑肌细胞可以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调节血管的口径,从而控制血流量和血压。外膜主要是结缔组织,它起到支持和保护血管的作用,并且含有神经纤维和滋养血管,为动脉壁提供营养。
将心脏泵出的血液输送到下肢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为下肢的肌肉运动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保证肌肉能够正常收缩和舒张。同时也为皮肤、骨骼等组织提供养分,维持其正常的新陈代谢。股动脉的平滑肌可以根据身体的需要调节血管的口径。当身体需要增加下肢的血液供应时,例如在运动时,平滑肌舒张,血管扩张,使更多的血液流向下肢;当需要减少血液供应时,平滑肌收缩,血管变窄。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多吃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等。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利于股动脉的血液循环。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豆类、蛋类、奶类等。
简单的腿部屈伸运动也对股动脉有益。坐在椅子上,双腿伸直,然后缓慢抬起放下,可以锻炼腿部肌肉,改善股动脉周围的肌肉张力,促进血液在股动脉中的流动。
长时间久坐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股动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如果因工作需要久坐,应该定时起身活动,如每隔1-2小时起身走动几分钟。久站也会使下肢静脉压力升高,影响动脉血的灌注,所以长时间站立时可以适当活动脚踝,促进血液循环。寒冷的环境会使血管收缩,减少股动脉的血液供应。在寒冷天气要注意腿部保暖,穿上足够厚的裤子,避免腿部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
正常股动脉
正常股动脉能够保证下肢充足的血液供应,其血流速度正常,血管内皮完整,没有狭窄、扩张或血栓等异常情况。通过超声检查等可以看到正常股动脉内的血流呈层流状态,即血液以较为规则的方式流动,没有湍流等异常血流信号。
异常股动脉
原因包括外伤,如车祸、锐器伤等。当股动脉损伤时,会出现严重的出血,因为股动脉血压较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失血性休克。
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患者会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疼痛,休息后可缓解。
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与吸烟、寒冷等因素有关。病变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静脉,股动脉也可能受累,导致下肢缺血,出现疼痛、发凉、麻木等症状。
栓子通常来源于心脏,如房颤患者心房内的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股动脉,堵塞血管。患者会突然出现下肢剧痛、皮肤苍白、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
是股动脉壁的炎症,可由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炎症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影响下肢血液供应,出现发热、下肢疼痛等症状。
是股动脉局部的扩张,可由动脉硬化、创伤、感染等因素导致。动脉瘤如果破裂会引起严重的出血,危及生命。
股动脉的异常症状有出血、下肢疼痛、皮肤温度及颜色改变、动脉搏动异常、感觉和运动障碍、全身症状等。
股动脉损伤时会出现大量、喷射性出血,因为股动脉压力高。血液颜色鲜红,出血速度快。
如在股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股动脉栓塞等疾病中,由于下肢缺血,会出现疼痛。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疾病而异,可能是间歇性跛行的酸痛,也可能是突然发作的剧痛。
当股动脉供血不足时,下肢皮肤会变得苍白、发凉。如果是股动脉瘤等情况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异常,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温度升高。
正常股动脉搏动有力且规律。在股动脉栓塞等情况下,搏动会减弱或消失;而在股动脉瘤时,可能会感觉到异常的搏动。
严重的股动脉病变导致下肢长期缺血,会引起下肢的感觉减退,如麻木、刺痛等,还会影响肌肉的正常运动,导致下肢无力,行走困难。
在股动脉炎等疾病中,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
影响股动脉的因素有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医源性因素、感染因素、身体因素等。
如高血压会增加股动脉壁的压力,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股动脉病变的风险。
寒冷环境可使股动脉血管收缩,长时间暴露在寒冷中易引发血管痉挛。另外,长期处于高海拔地区,低氧环境也可能影响股动脉的功能。
股动脉穿刺等医疗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股动脉损伤、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细菌、病毒等感染可以引起股动脉炎,炎症会影响股动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肥胖会增加下肢的负担,同时肥胖者往往伴有血脂异常等情况,对股动脉健康不利;年龄增长也是一个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股动脉壁的弹性会逐渐下降,容易出现动脉硬化等病变。
可以自己触摸腿部皮肤,比较两侧皮肤温度是否一致。如果一侧皮肤明显发凉,可能提示股动脉供血不足。同时观察腿部皮肤颜色,若出现苍白或青紫等异常颜色变化,也需要引起注意。可以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触摸股动脉搏动。比较两侧搏动的强度是否相同,若一侧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可能存在股动脉病变。
股动脉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观察下肢有无肿胀、皮肤颜色改变、溃疡等情况。例如,股动脉供血不足时,可能会看到下肢皮肤干燥、脱屑,甚至有溃疡形成。重点触摸股动脉搏动,检查其强度、节律。还可以触摸下肢皮肤温度,感受有无温度差异。同时,触诊可以检查下肢有无压痛,对于判断是否存在炎症等情况有帮助。用听诊器在股动脉部位听诊,正常情况下一般没有杂音。如果存在股动脉狭窄等病变,可能会听到血管杂音。
血液检查
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高血脂是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等疾病的危险因素,通过检测血脂可以评估股动脉病变的风险。例如,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超声检查
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股动脉的管壁结构、管腔内径、血流情况等。对于股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栓塞等病变可以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例如,在股动脉栓塞时,超声可以看到血管腔内的栓子回声。
CT和磁共振
这两种检查可以更全面地显示股动脉的形态,包括血管的走行、分支情况以及病变的范围等。它们能够准确地发现血管狭窄、动脉瘤等病变,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血管造影
这是一种有创检查,通过将造影剂注入血管,可以清晰地看到股动脉内部的情况,如血管狭窄的程度、病变的具体位置等,主要用于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等情况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