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普通外科,骨科

腹外斜肌

王磊
王磊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外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腹外斜肌是人体腹部的一块重要肌肉。

属于腹肌的一部分。

在人体的许多运动和生理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对维持身体的姿势、保护腹腔脏器等都非常重要。

位置

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层,为宽阔扁肌。肌纤维斜向前下,起自下8肋外面,一部分起始部为游离的腱膜,与前锯肌的肌齿相交错。其下部肌纤维止于髂嵴前部,中部和上部肌纤维向内移行于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层,并在正中线与对侧腹外斜肌腱膜交织形成白线。

参考文献
1、[1]林国威,张睿,林春.腹外斜肌放电测量在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 2006, 18(4):2.
2、[2]廖道生.腹外斜肌筋膜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8, 14(001).

腹外斜肌的肌腹较宽阔,由大量的肌纤维组成。其腱膜部分质地坚韧,从肌肉的内侧向内侧延伸。腱膜在腹直肌外侧缘分为前后两层包裹腹直肌,形成腹直肌鞘。在腹股沟韧带处,腹外斜肌腱膜还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裂隙,即腹股沟管浅环,这是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等结构通过的部位。

参考文献
1、[1]林国威,张睿,林春.腹外斜肌放电测量在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 2006, 18(4):2.
2、[2]廖道生.腹外斜肌筋膜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8, 14(001).

腹外斜肌具有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协助脊柱运动等功能。

保护腹腔脏器

像一个坚固的屏障,覆盖在腹腔的外侧,当受到外力冲击时,腹外斜肌可以缓冲力量,减少腹腔内器官如肝脏、胃、肠道等受到的损伤。例如,在身体不小心碰撞到物体时,腹外斜肌会紧张收缩,保护内部脏器。

维持腹内压

与其他腹肌协同作用,通过收缩增加腹内压。这在很多生理活动中都很重要,比如在咳嗽、打喷嚏、排便等动作时,腹外斜肌收缩帮助提升腹内压,使这些动作能够顺利完成。

协助脊柱运动

一侧腹外斜肌收缩时,可使脊柱向同侧侧屈并向对侧旋转。例如,在做转体运动时,腹外斜肌发挥主要的力量,帮助身体完成扭转动作。

参考文献
1、[1]林国威,张睿,林春.腹外斜肌放电测量在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 2006, 18(4):2.
2、[2]廖道生.腹外斜肌筋膜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8, 14(001).

蛋白质是肌肉修复和生长的重要营养素。可以多吃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例如,鸡胸肉富含优质蛋白质,每100克鸡胸肉含有约20克蛋白质,能够为腹外斜肌提供合成原料。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钾、镁等。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对于腱膜等结缔组织的健康很重要;钾、镁等矿物质对于肌肉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有帮助。例如,橙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菠菜富含镁。

参考文献
1、[1]林国威,张睿,林春.腹外斜肌放电测量在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 2006, 18(4):2.
2、[2]廖道生.腹外斜肌筋膜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8, 14(001).

包括仰卧腿部提升、侧板等动作。仰卧腿部提升主要锻炼腹直肌和腹外斜肌,在动作过程中,腹部肌肉收紧,将双腿缓慢抬起放下,每组10-15次,做3-4组。侧板主要锻炼腹外斜肌的侧方力量,侧躺后用肘部和脚部支撑身体,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每次坚持30-60秒,做3-4组。像三角式、扭转三角式等瑜伽姿势对腹外斜肌有很好的锻炼效果。在三角式中,双脚打开约两肩宽,身体向一侧弯曲,下方的手触摸脚踝,上方手臂伸直,这个动作可以拉伸和锻炼腹外斜肌。扭转三角式是在三角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扭转动作,能更好地激活腹外斜肌的旋转功能。

参考文献
1、[1]林国威,张睿,林春.腹外斜肌放电测量在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 2006, 18(4):2.
2、[2]廖道生.腹外斜肌筋膜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8, 14(001).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弯腰驼背。在坐姿时,要让背部挺直,腹部微微收紧,这样可以使腹外斜肌处于一个良好的张力状态。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每晚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利于肌肉的恢复和生长。在进行剧烈运动或可能有身体碰撞的活动时,如打篮球、踢足球等,可以使用护腰等防护装备。护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固定腹部肌肉,减少腹外斜肌拉伤的风险。

参考文献
1、[1]林国威,张睿,林春.腹外斜肌放电测量在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 2006, 18(4):2.
2、[2]廖道生.腹外斜肌筋膜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8, 14(001).
腹外斜肌形态

正常腹外斜肌

正常的腹外斜肌应该是对称的,左右两侧大小和形态基本一致。肌肉质地坚韧,有弹性,能够正常收缩和舒张,在运动和日常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不会出现疼痛、无力等异常症状。

异常腹外斜肌

腹外斜肌损伤

多由于突然的剧烈运动、姿势不当或者外力撞击等原因引起。例如,在搬重物时姿势不正确,突然扭转腰部,可能会导致腹外斜肌拉伤。

腹股沟斜疝

主要是由于腹外斜肌的腱膜结构薄弱,腹腔内的脏器(如小肠)通过腹股沟管浅环突出形成疝。这种情况可能与先天因素或者长期腹内压增加有关。

腹外斜肌肿瘤

虽然比较少见,但也可能发生。可能是良性肿瘤,如脂肪瘤、纤维瘤等,也可能是恶性肿瘤。

参考文献
1、[1]林国威,张睿,林春.腹外斜肌放电测量在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 2006, 18(4):2.
2、[2]廖道生.腹外斜肌筋膜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8, 14(001).

腹外斜肌的异常症状一般有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肿块等。

疼痛

腹外斜肌损伤后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尤其是在肌肉收缩或者拉伸时,如转体、弯腰等动作时疼痛加剧。

腰部活动受限

无论是腹外斜肌损伤还是腹股沟斜疝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腰部活动受到限制。例如,在腹外斜肌拉伤后,向受伤一侧侧屈或者旋转身体会变得困难。

肿块

腹股沟斜疝时会在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当患者站立、咳嗽或者用力时肿块突出,平卧休息时肿块可回纳。

参考文献
1、[1]林国威,张睿,林春.腹外斜肌放电测量在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 2006, 18(4):2.
2、[2]廖道生.腹外斜肌筋膜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8, 14(001).

影响腹外斜肌的因素有外力因素、劳累因素、先天因素、年龄因素等。

外力因素

如受到撞击、摔倒或者在运动中过度拉伸、扭转等外力作用,容易导致腹外斜肌损伤。

劳累因素

长时间的弯腰劳作、过度的运动训练而没有足够的休息,会使腹外斜肌疲劳,增加损伤的风险。

先天因素

有些人可能存在先天性的腱膜薄弱,容易出现腹股沟斜疝。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力量和弹性下降,腹外斜肌也更容易出现损伤和功能下降。同时,老年人腹壁肌肉松弛,也增加了腹股沟疝的发病几率。

其他

一些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可能会影响肌肉的代谢和功能,间接增加腹外斜肌出现异常的可能性。肥胖会增加腹部压力,对腹外斜肌等腹壁肌肉造成更大的负担。

参考文献
1、[1]林国威,张睿,林春.腹外斜肌放电测量在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 2006, 18(4):2.
2、[2]廖道生.腹外斜肌筋膜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8, 14(001).

可以在镜子前观察自己的腹部两侧,看腹外斜肌的形态是否对称。同时,在做简单的转体动作时,观察肌肉的收缩情况,是否有一侧肌肉收缩无力或者出现异常隆起、凹陷等情况。平躺在床上,用手指轻轻按压腹外斜肌的位置,从肋骨下缘开始,沿着肌肉的走向向下按压,感受肌肉的质地和有无压痛。如果在按压过程中出现明显疼痛,可能提示肌肉损伤。

参考文献
1、[1]林国威,张睿,林春.腹外斜肌放电测量在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 2006, 18(4):2.
2、[2]廖道生.腹外斜肌筋膜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8, 14(001).

腹外斜肌的常用检查一般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腹部的外观,包括腹外斜肌的形态、有无肿块、皮肤有无异常等。比如在检查腹股沟疝时,会重点观察腹股沟区是否有肿块突出。通过手指触摸腹外斜肌,检查肌肉的紧张度、有无压痛、肿块的大小、质地等。在检查腹外斜肌损伤时,触诊可以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让患者做一些简单的脊柱侧屈和旋转动作,观察腹外斜肌的功能是否正常。例如,在检查脊柱侧屈功能时,看两侧腹外斜肌是否能协调收缩,使脊柱均匀地向两侧弯曲。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如果怀疑腹外斜肌损伤或者炎症,血液检查中的一些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可能会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炎症,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标志物,在肌肉损伤后的炎症反应中可能会升高。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对腹外斜肌的损伤、腹股沟疝等情况,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腹外斜肌的结构、有无撕裂,以及腹股沟区的情况,如是否有疝内容物突出等。

CT或MRI检查

在怀疑腹外斜肌肿瘤或者更复杂的损伤时,CT或MRI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肌肉结构和周围组织的信息。例如,MRI可以清楚地显示腹外斜肌内部的病变,如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林国威,张睿,林春.腹外斜肌放电测量在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 2006, 18(4):2.
[2]廖道生.腹外斜肌筋膜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8, 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