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神经外科,骨科

蚓状肌

范存刚
范存刚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蚓状肌是手部和足部的小肌肉。

手部蚓状肌起于指深屈肌腱,止于指背腱膜,而足部蚓状肌位于足底。

在精细动作和维持正常的肢体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位置

手部有4条蚓状肌,第1、2蚓状肌起自食指和中指指深屈肌腱的外侧,第3、4蚓状肌起自中指和无名指指深屈肌腱的内侧。经掌指关节的桡侧,止于第2-5指的指背腱膜。足部位于足底内侧,有3块,从内侧到外侧排列。起自趾长屈肌腱,止于趾背腱膜。

参考文献
[1]付斌,初红,卢祖能,等.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3):5.
[2]薛黔,杨胜波.国人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 24(2):3.

手部蚓状肌为细长的小肌肉,肌腹较小,肌腱细长。其肌纤维方向是斜行的,在掌指关节处形成一定的角度。足部结构与手部类似,但其肌腹和肌腱相对手部更短粗,以适应足部的运动和支撑功能。与足底的其他肌肉、肌腱和筋膜等结构相互连接,共同构成足底的肌肉-肌腱复合体。

参考文献
[1]付斌,初红,卢祖能,等.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3):5.
[2]薛黔,杨胜波.国人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 24(2):3.
手部

屈掌指关节

当蚓状肌收缩时,可使掌指关节屈曲,这是手部抓握动作的重要环节。

伸指间关节

同时,还能伸指间关节,例如在弹钢琴等精细动作中,使手指能够灵活地伸展,协调手指的屈伸动作,使手部动作更加精准。

足部

屈跖趾关节

收缩时可以使跖趾关节屈曲,帮助维持足趾在行走、跑步等运动中的正常位置和动作。

伸趾间关节

也能伸趾间关节,在踮脚等动作中发挥作用,保持足趾形态和正常的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
[1]付斌,初红,卢祖能,等.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3):5.
[2]薛黔,杨胜波.国人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 24(2):3.

蛋白质是肌肉修复和生长的重要营养素。可以通过摄入瘦肉如鸡肉、牛肉、鱼类如三文鱼、鳕鱼、豆类如黄豆、黑豆等来保证足够的蛋白质供应。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对维持肌肉功能有间接作用,可通过食用蛋黄、奶制品等来获取。维生素B族对于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很重要,全谷物、绿叶蔬菜等是其良好来源。钙是肌肉收缩和舒张所必需的元素,牛奶、虾皮等食物富含钙;镁对于肌肉的放松也有重要作用,坚果、全麦食品等含有丰富的镁。

参考文献
[1]付斌,初红,卢祖能,等.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3):5.
[2]薛黔,杨胜波.国人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 24(2):3.

可以简单地反复屈伸手指,从完全伸展到最大程度的屈曲,每组10-15次,每天进行3-4组,以锻炼蚓状肌的力量和灵活性。站立或坐立时,用力将足趾向下弯曲抓地,就像试图抓住地面一样,每次保持5-10秒,重复10-15次,可增强足部蚓状肌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付斌,初红,卢祖能,等.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3):5.
[2]薛黔,杨胜波.国人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 24(2):3.

寒冷天气要注意手部保暖,因为低温可能会影响肌肉的血液循环,导致肌肉痉挛等问题。可以佩戴手套来保持手部温暖。鞋子的尺码、形状和舒适度对足部蚓状肌的健康很重要。不合适的鞋子会挤压足趾,影响蚓状肌的正常功能。应选择鞋头空间足够、鞋底有良好支撑的鞋子。定期进行足部按摩,可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放松包括蚓状肌在内的肌肉。可以用手按摩足底,或者使用按摩球滚动足底。

参考文献
[1]付斌,初红,卢祖能,等.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3):5.
[2]薛黔,杨胜波.国人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 24(2):3.
蚓状肌形态

正常情况下,蚓状肌肌腹饱满,肌腱坚韧。手部蚓状肌在手背侧看不到明显的隆起,只有在用力收缩时,在掌指关节处可看到或摸到轻微的紧张感;足部蚓状肌在足底外观上也相对平整,除非肌肉发达或处于收缩状态,否则不会有明显的突出。

正常蚓状肌

正常蚓状肌能够正常收缩和舒张,在手部和足部进行相应动作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手部能够完成精细的抓握、伸展动作,足部能够正常行走、跑步等,并且没有疼痛、肿胀等异常情况。

异常蚓状肌

损伤

蚓状肌可能会因为外伤,如手部或足部的挤压伤、刺伤等而受损。也可能由于过度使用,如运动员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导致肌肉拉伤。

炎症

局部感染或无菌性炎症也可能影响蚓状肌,如腱鞘炎可能累及蚓状肌周围的肌腱,导致肌肉功能受限。

参考文献
[1]付斌,初红,卢祖能,等.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3):5.
[2]薛黔,杨胜波.国人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 24(2):3.

蚓状肌的异常症状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疼痛

无论是手部还是足部的蚓状肌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出现疼痛,尤其是在活动相应手指或足趾时疼痛加剧。

肿胀

受伤或炎症状态下,蚓状肌周围可能会出现肿胀,影响手部或足部的正常外观和动作。

活动受限

手部蚓状肌异常会导致手指的屈伸困难,精细动作受到影响,如不能正常写字、扣纽扣等;足部蚓状肌异常会使足趾的活动范围减小,行走或跑步时出现不适。

参考文献
[1]付斌,初红,卢祖能,等.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3):5.
[2]薛黔,杨胜波.国人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 24(2):3.

影响蚓状肌的因素有外伤、过度使用、疾病因素等。  

外伤

直接的外力撞击、切割、挤压等都可能损伤蚓状肌。

过度使用

长期重复的手部或足部动作,如手工劳动者、运动员等人群,容易因过度使用而导致蚓状肌劳损。

疾病因素

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会累及手部和足部的关节和肌肉,包括蚓状肌,引起炎症和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付斌,初红,卢祖能,等.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3):5.
[2]薛黔,杨胜波.国人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 24(2):3.

尝试将手指快速而完全地屈伸,如果在屈伸过程中出现疼痛、卡顿或者手指不能完全伸直或屈曲,可能提示蚓状肌有问题。尝试将足趾尽量向上翘起和向下弯曲,如果出现疼痛、活动范围减小等情况,可能是蚓状肌出现异常。

参考文献
[1]付斌,初红,卢祖能,等.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3):5.
[2]薛黔,杨胜波.国人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 24(2):3.

蚓状肌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等。  

体格检查

视诊

医生会观察手部和足部的外观,看是否有肿胀、畸形等情况。对于手部,还会观察手指在休息和活动时的姿势;对于足部,会观察足趾的形态和行走姿势。

触诊

通过触摸蚓状肌的位置,检查是否有压痛、结节或肌肉紧张等情况。在手部,从掌指关节处开始触摸;在足部,从足底相应位置进行检查。

活动度检查

医生会检查手指和足趾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以判断蚓状肌的功能是否正常。例如,被动伸展手指或足趾,看是否有阻力增加等异常情况。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主要用于检查手部和足部的骨骼结构,虽然不能直接显示蚓状肌本身,但可以帮助排除骨折等骨骼问题,因为骨骼病变可能会影响蚓状肌的功能。

磁共振成像(MRI)

可以清晰地显示蚓状肌的形态、结构以及是否存在肌肉撕裂、炎症等软组织病变,对于诊断蚓状肌的异常情况有很高的价值。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如果怀疑蚓状肌的异常是由炎症引起的,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可进行血液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炎症以及炎症的程度。

其他检查

肌电图检查

通过记录肌肉的电活动来评估蚓状肌的功能。当蚓状肌出现神经损伤或肌肉病变时,肌电图会显示出异常的电信号,有助于诊断神经肌肉疾病。

参考文献
[1]付斌,初红,卢祖能,等.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3):5.
[2]薛黔,杨胜波.国人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 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