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肾内科,泌尿外科

肾静脉

曹志强
曹志强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泌尿外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肾静脉是将肾脏产生的血液回流至心脏的重要血管。

人体有两条肾静脉,分别位于左右两侧肾脏的外侧缘。

收集肾脏的静脉血,然后将其输送回下腔静脉,最终回流至心脏。

位置

左肾静脉

走行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其前方有胰体、胰尾及脾静脉等结构,后方为左肾动脉。由于特殊位置,在一些情况下,如受到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的挤压,可能会导致胡桃夹现象。

右肾静脉

通常比左肾静脉短,直接向右水平走行,注入下腔静脉的右侧壁,其前方有十二指肠降部、胰头及小肠系膜根等结构。

参考文献
[1]张鸿坤,沈来根,李鸣,等.左肾静脉胡桃夹征六例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8):1.
[2]刘巍,罗蒙,孙勇伟,等.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与单纯断流术远期疗效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7, 19(5):4.

肾静脉由肾内静脉逐级汇合而成,属支众多,包括肾段静脉、叶间静脉、弓状静脉等。这些属支在肾脏内形成丰富的静脉网络,以确保能够有效地收集肾脏各个部位的血液。肾静脉的管壁较薄,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组成。内膜光滑,有利于血液的流动;中膜含有平滑肌细胞,可调节血管的管径;外膜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对血管起到支持和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鸿坤,沈来根,李鸣,等.左肾静脉胡桃夹征六例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8):1.
[2]刘巍,罗蒙,孙勇伟,等.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与单纯断流术远期疗效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7, 19(5):4.

肾静脉具有血液回流、维持体内环境温度等功能。  

血液回流

肾静脉的首要功能是将肾脏内经过滤过和代谢后的血液回流至心脏,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转。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每时每刻都在过滤大量的血液,产生尿液以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肾静脉负责将肾脏滤过后的血液送回心脏,使血液能够继续在体内循环,为身体各器官提供营养和氧气。

维持内环境稳定

通过肾静脉回流的血液成分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的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肾脏在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酸碱平衡以及内分泌功能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肾静脉将经过肾脏调节后的血液带回循环系统,有助于保持体内各种物质的平衡,如钠、钾、钙等电解质的平衡,以及酸碱度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张鸿坤,沈来根,李鸣,等.左肾静脉胡桃夹征六例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8):1.
[2]刘巍,罗蒙,孙勇伟,等.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与单纯断流术远期疗效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7, 19(5):4.

高盐饮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影响肾静脉的血液回流。因此,应减少每日盐分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如咸菜、腌肉、火腿等。适量饮水有助于维持肾脏的正常代谢和排泄功能,促进尿液生成,减少血液黏稠度,有利于肾静脉的血液流动。但也不宜过量饮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一般建议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

参考文献
[1]张鸿坤,沈来根,李鸣,等.左肾静脉胡桃夹征六例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8):1.
[2]刘巍,罗蒙,孙勇伟,等.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与单纯断流术远期疗效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7, 19(5):4.

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促进血液循环,包括肾静脉的血液循环。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通过一些适度的腰部运动,如太极拳、瑜伽中的腰部伸展动作等,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改善腰部的血液循环,间接促进肾静脉的血液回流。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幅度,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腰部。

参考文献
[1]张鸿坤,沈来根,李鸣,等.左肾静脉胡桃夹征六例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8):1.
[2]刘巍,罗蒙,孙勇伟,等.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与单纯断流术远期疗效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7, 19(5):4.

肾静脉的日常养护有避免长时间久坐、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避免长时间久坐

长时间久坐会导致身体下部血液循环不畅,影响肾静脉的血液回流。应定时起身活动,舒展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肾脏的血液灌注,影响肾静脉的功能;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脏和肾脏功能,增加血液黏稠度,对肾静脉健康不利。因此,应尽量戒烟,限制饮酒量。

控制体重

肥胖是导致许多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过重的体重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影响肾静脉的血液动力学。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维护肾静脉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张鸿坤,沈来根,李鸣,等.左肾静脉胡桃夹征六例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8):1.
[2]刘巍,罗蒙,孙勇伟,等.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与单纯断流术远期疗效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7, 19(5):4.
肾静脉形态

正常肾静脉

在影像学检查中,正常肾静脉通常表现为清晰、连续的管状结构,管壁光滑,内径均匀,从肾脏向外下走行,逐渐汇入下腔静脉。其内径在不同个体之间可能会有所差异,但一般左侧肾静脉内径略大于右侧。

异常肾静脉

可能出现多种异常情况,如肾静脉狭窄,表现为局部管腔变窄,血流速度加快;肾静脉血栓形成,可见管腔内有充盈缺损,血流受阻;肾静脉受压,可因周围组织或肿瘤的压迫而出现变形、移位等。

参考文献
[1]张鸿坤,沈来根,李鸣,等.左肾静脉胡桃夹征六例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8):1.
[2]刘巍,罗蒙,孙勇伟,等.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与单纯断流术远期疗效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7, 19(5):4.

肾静脉异常症状有肾静脉狭窄或受压、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肾静脉狭窄或受压

可导致肾脏淤血,引起腰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胀痛,可伴有血尿、蛋白尿等症状。长期的肾静脉狭窄还可能导致肾性高血压,出现头痛、头晕、心慌等症状。

肾静脉血栓形成

主要症状包括突发的剧烈腰痛、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由于肾静脉阻塞,肾脏的血液回流受阻,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出现少尿、无尿、水肿等症状。

参考文献
[1]张鸿坤,沈来根,李鸣,等.左肾静脉胡桃夹征六例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8):1.
[2]刘巍,罗蒙,孙勇伟,等.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与单纯断流术远期疗效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7, 19(5):4.

影响肾静脉的因素有解剖结构异常、血液高凝状态、外部压迫、血管内皮损伤等。

解剖结构异常

如先天性肾静脉发育畸形,可导致肾静脉的走行、管径等异常,增加肾静脉疾病的发生风险。

血液高凝状态

疾病或因素可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长期卧床等,容易诱发肾静脉血栓形成。

外部压迫

腹部肿瘤、肿大的淋巴结、腹膜后纤维化等病变,可压迫肾静脉,导致肾静脉狭窄或阻塞。

血管内皮损伤

血管内皮损伤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外伤、手术、介入操作等都可能损伤肾静脉内皮,引发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张鸿坤,沈来根,李鸣,等.左肾静脉胡桃夹征六例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8):1.
[2]刘巍,罗蒙,孙勇伟,等.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与单纯断流术远期疗效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7, 19(5):4.

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和尿量。如果出现血尿、蛋白尿,或者尿量明显减少、增多等异常情况,可能提示肾脏或肾静脉存在问题。关注自身是否有腰部疼痛、肿胀,尤其是单侧腰部疼痛,以及是否伴有发热、乏力、水肿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肾静脉疾病有关,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张鸿坤,沈来根,李鸣,等.左肾静脉胡桃夹征六例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8):1.
[2]刘巍,罗蒙,孙勇伟,等.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与单纯断流术远期疗效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7, 19(5):4.

肾静脉的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等。  

体格检查

触诊

医生通过触诊腹部,可以初步了解肾脏的大小、位置、质地以及有无肿块等情况。如果肾脏肿大或有压痛,可能提示肾脏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与肾静脉有关。

听诊

用听诊器听诊肾动脉和肾静脉区域,正常情况下一般听不到杂音。如果听到血管杂音,可能提示肾血管存在狭窄或其他异常情况,但这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来判断。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评估肾静脉的常用方法,具有无创、便捷、价格低廉等优点。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肾静脉的管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等情况,帮助诊断肾静脉血栓形成、狭窄等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以直观地观察肾静脉内的血流情况,为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这两种检查方法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肾静脉图像,清晰地显示肾静脉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对于诊断肾静脉狭窄、血栓形成、肿瘤侵犯等疾病具有重要价值。但CTA需要注射造影剂,对肾功能有一定要求;MRA则无辐射,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但检查费用相对较高。

肾静脉造影

通过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肾静脉,可以清晰地显示肾静脉的全貌,准确地发现肾静脉的狭窄、血栓、畸形等病变。但该检查属于有创检查,有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造影剂过敏等,一般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才考虑使用。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项目。血常规可以了解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发现血栓形成的风险;肾功能检查如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以反映肾脏功能是否受损;电解质检查可以了解体内电解质平衡情况,间接判断肾脏的调节功能是否正常。

尿液检查

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异常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肾脏是否存在疾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肾脏的蛋白排泄情况,对于诊断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有重要意义。

其他检查

肾图检查

通过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然后利用仪器检测肾脏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分泌和排泄情况,以了解肾脏的功能和血流灌注情况。肾图检查对于判断肾静脉疾病是否影响肾脏功能有一定的帮助。

肾脏活检

如怀疑肾脏疾病是由肾静脉疾病引起的,且其他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时,可考虑进行肾脏活检。通过获取肾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参考文献
[1]张鸿坤,沈来根,李鸣,等.左肾静脉胡桃夹征六例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8):1.
[2]刘巍,罗蒙,孙勇伟,等.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与单纯断流术远期疗效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7,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