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普通外科,骨科

跟腱

陈坚
陈坚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关节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跟腱是人体最粗大最强壮的肌腱,位于小腿后侧。

对人体的站立、行走、奔跑、跳跃等动作的完成起着关键作用。

位置

起于小腿三头肌的肌腱,即比目鱼肌与腓肠肌的移行处,向下附着于跟骨结节。通俗来讲,就在小腿后方一直延伸到脚跟的部位。在体表可以大致摸到,从小腿肚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向下延续至跟骨后上方。

参考文献
[1]孙淑红,孙臣友,唐茂林.跟腱周围软组织血供与跟腱断裂修补术入路选择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骨伤, 2007, 20(2):2.
[2]刘德全,刘亚波,王满宜.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 5(3):3.

主要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包含了大量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束,这些纤维束沿着跟腱的长轴方向排列,赋予了跟腱强大的抗拉力性能。从组织学角度看,跟腱可分为三层,外层是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的外膜,中间是由胶原纤维束紧密排列而成的主体部分,内层则是与跟腱所附着的骨组织相连的内膜。

参考文献
[1]孙淑红,孙臣友,唐茂林.跟腱周围软组织血供与跟腱断裂修补术入路选择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骨伤, 2007, 20(2):2.
[2]刘德全,刘亚波,王满宜.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 5(3):3.

跟腱具有运动功能、姿势维持功能等。

运动功能

在行走、跑步等运动中,小腿三头肌收缩,通过跟腱将力量传递到跟骨,推动身体向前移动。比如在跑步时,蹬地的瞬间,跟腱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身体提供向前的动力。与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结构协同工作,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使我们在各种复杂的运动中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例如在进行篮球运动时,快速的变向、起跳等动作都离不开跟腱对踝关节稳定性的支持。

姿势维持功能

在站立时,跟腱承受身体的重量,与其他下肢肌肉和骨骼共同协作,保持身体的直立姿势。

参考文献
[1]孙淑红,孙臣友,唐茂林.跟腱周围软组织血供与跟腱断裂修补术入路选择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骨伤, 2007, 20(2):2.
[2]刘德全,刘亚波,王满宜.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 5(3):3.

跟腱的健康需要多种营养物质的支持,如蛋白质是构成跟腱组织的重要成分,有助于维持跟腱的强度和韧性;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对跟腱的修复和维护有一定作用;钙、镁等矿物质对于维持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功能也非常重要。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制品等都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例如,每100克鸡胸肉中约含有20克蛋白质,可为跟腱修复提供必要的营养。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青椒等富含维生素C。以橙子为例,每100克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约为33毫克。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富含钙;坚果、全麦食品、香蕉等富含镁。

参考文献
[1]孙淑红,孙臣友,唐茂林.跟腱周围软组织血供与跟腱断裂修补术入路选择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骨伤, 2007, 20(2):2.
[2]刘德全,刘亚波,王满宜.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 5(3):3.

在进行高强度的运动之前,一定要充分热身,让跟腱等部位的肌肉、肌腱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运动强度。可以进行快走或开合跳等活动,持续5-10分钟,使身体微微出汗。运动后拉伸有助于放松跟腱和周围的肌肉,减少肌肉紧张和跟腱损伤的风险。可以采用站立位小腿后侧拉伸的方法,双脚与肩同宽,一只脚的后跟尽量向后抬起,感受小腿后侧和跟腱的拉伸,保持30-60秒后换另一侧。

参考文献
[1]孙淑红,孙臣友,唐茂林.跟腱周围软组织血供与跟腱断裂修补术入路选择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骨伤, 2007, 20(2):2.
[2]刘德全,刘亚波,王满宜.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 5(3):3.

选择适合自己脚型、尺码合适、具有良好的支撑和缓冲性能的鞋子。比如运动鞋,其鞋底通常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减震效果,能够减轻跟腱在行走和运动时所承受的压力。长时间的站立或行走后,应适当休息,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缓解跟腱的疲劳。如果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找机会坐下来休息片刻,活动一下脚踝和小腿。

参考文献
[1]孙淑红,孙臣友,唐茂林.跟腱周围软组织血供与跟腱断裂修补术入路选择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骨伤, 2007, 20(2):2.
[2]刘德全,刘亚波,王满宜.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 5(3):3.
跟腱形态

正常情况下,跟腱呈条索状,外观光滑,粗细均匀,在体表可以清晰地摸到其轮廓,从小腿后方一直延伸到跟骨后上方,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正常跟腱

正常跟腱的长度因人而异,一般在15厘米左右。张力适中,在肌肉收缩和放松时能够灵活地传递力量,同时保持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在正常的运动和日常活动中,跟腱能够稳定地发挥其功能,不会出现疼痛、肿胀等异常症状。

异常跟腱

跟腱炎

是跟腱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是由于过度使用、外伤等原因引起的跟腱组织的炎症反应,表现为跟腱疼痛、肿胀、压痛等。

跟腱撕裂

多发生于运动过程中,如突然的剧烈起跳或变向动作,可导致跟腱部分或完全撕裂,患者会感到跟腱部位剧烈疼痛,伴有肿胀、淤血,甚至无法正常行走或站立。

跟腱退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长期的慢性劳损,跟腱组织可能会发生退变,表现为跟腱的弹性下降、强度减弱,容易出现疼痛和损伤。

参考文献
[1]孙淑红,孙臣友,唐茂林.跟腱周围软组织血供与跟腱断裂修补术入路选择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骨伤, 2007, 20(2):2.
[2]刘德全,刘亚波,王满宜.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 5(3):3.

跟腱的异常症状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疼痛

是跟腱异常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各不相同,可为隐痛、胀痛、刺痛或剧痛,疼痛部位多在跟腱附着点或跟腱本身。

肿胀

跟腱损伤或炎症后,局部组织会出现肿胀,表现为跟腱部位的隆起,可伴有皮肤发红、发热等症状。

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肿胀,患者的踝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表现为屈伸困难,严重时甚至无法行走或站立。

参考文献
[1]孙淑红,孙臣友,唐茂林.跟腱周围软组织血供与跟腱断裂修补术入路选择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骨伤, 2007, 20(2):2.
[2]刘德全,刘亚波,王满宜.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 5(3):3.

影响跟腱的因素有身体结构、肌肉力量、年龄和性别、运动因素、鞋子因素等。

身体结构

如扁平足或高弓足等足部畸形,会改变跟腱的受力分布,增加跟腱损伤的风险。扁平足患者的足弓较低,跟腱在行走和运动时需要承受更大的拉力。

肌肉力量

小腿三头肌力量不足或不平衡,会影响跟腱的受力情况,导致跟腱损伤。例如,小腿后侧肌肉过弱,在运动时跟腱就需要承担更多的负荷。

年龄和性别

中老年人由于跟腱退变,更容易出现跟腱问题;女性由于生理结构和激素水平的特点,其跟腱损伤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运动因素

过度运动、运动强度突然增加、运动姿势不正确等都可能导致跟腱损伤。比如在进行羽毛球运动时,如果起跳和落地姿势不正确,很容易损伤跟腱。

鞋子因素

不合适的鞋子,如鞋底过硬、过软或鞋跟过高,都会影响跟腱的正常功能,增加跟腱损伤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孙淑红,孙臣友,唐茂林.跟腱周围软组织血供与跟腱断裂修补术入路选择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骨伤, 2007, 20(2):2.
[2]刘德全,刘亚波,王满宜.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 5(3):3.

在日常活动或运动后,如果感觉跟腱部位有疼痛,尤其是在按压跟腱或活动踝关节时疼痛加剧,可能提示跟腱存在问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功能测试,如单脚提踵试验,即单脚站立,缓慢抬起脚跟,尽量将身体抬高,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感到跟腱疼痛或无法完成动作,可能说明跟腱有损伤或功能异常。

参考文献
[1]孙淑红,孙臣友,唐茂林.跟腱周围软组织血供与跟腱断裂修补术入路选择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骨伤, 2007, 20(2):2.
[2]刘德全,刘亚波,王满宜.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 5(3):3.

跟腱的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等。  

体格检查

视诊

医生会观察跟腱部位的外观,看是否有肿胀、畸形、皮肤颜色改变等异常情况。

触诊

通过触摸跟腱,检查是否有压痛、结节、条索状改变等,同时感受跟腱的张力和弹性。

活动度检查

医生会被动地活动患者的踝关节,检查跟腱的活动范围是否正常,是否有受限或疼痛加剧的情况。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跟腱的形态、结构和内部回声情况,对于诊断跟腱炎、跟腱撕裂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发现跟腱是否有增厚、肿胀、撕裂等病变。

磁共振成像(MRI)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可以更准确地显示跟腱的病变情况,如跟腱的退变、损伤程度、范围等,对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很大帮助。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一般用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跟腱症状的疾病,如通过检测血常规、血沉、类风湿因子等指标,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尿酸检测

如果怀疑跟腱疼痛是由痛风引起的,可进行尿酸检测,痛风患者的尿酸水平通常会升高。

其他检查

肌电图检查

当怀疑跟腱问题与神经功能有关时,可进行肌电图检查,以评估神经传导功能是否正常,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源性损伤导致的跟腱功能异常。

参考文献
[1]孙淑红,孙臣友,唐茂林.跟腱周围软组织血供与跟腱断裂修补术入路选择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骨伤, 2007, 20(2):2.
[2]刘德全,刘亚波,王满宜.V—Y肌腱瓣修补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3, 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