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筋膜张肌是人体大腿前外侧的一块肌肉。
属于髋部和大腿部的肌肉群。
在运动和身体姿势维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位于大腿前外侧,起自髂前上棘,肌腹被包在阔筋膜的两层之间,向下移行于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
阔筋膜张肌是扁而呈长方形的肌肉。它的肌纤维斜向外下方,其表面覆盖有阔筋膜,阔筋膜向大腿外侧延续增厚形成髂胫束。这种结构特点使得阔筋膜张肌在收缩时能够有效地协同髂胫束发挥功能。
在行走、跑步等运动中,阔筋膜张肌收缩可以使大腿向外侧抬起,帮助身体保持平衡。例如在单腿站立时,阔筋膜张肌会参与调节髋关节的位置,防止身体向对侧倾倒。当人体从站立位坐下或者抬腿向前迈进时,阔筋膜张肌可以协助大腿向前上方抬起(髋关节屈曲)和向内旋转,使动作更加顺畅。通过髂胫束的连接,阔筋膜张肌能够对膝关节外侧施加张力,在膝关节伸直过程中起到稳定作用,特别是在单腿支撑或者进行侧向运动时。
可以多食用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食物。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肌肉疲劳和炎症。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良好的来源,如橙子富含维生素C。牛奶、绿叶蔬菜、坚果等食物含有丰富的钙和镁,有助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在进行剧烈运动前,充分的热身活动可以有效预防阔筋膜张肌的损伤。例如,进行快走或开合跳等活动,每次5-10分钟,使肌肉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平躺在床上,双腿伸直,缓慢地将一侧大腿抬起,尽量抬高,保持几秒钟后再慢慢放下。每组可进行10-15次,每天3-4组。这种练习可以增强阔筋膜张肌的力量。
在站立和行走时,要保持挺胸抬头,避免骨盆前倾等不良姿势。因为不良姿势会导致阔筋膜张肌过度紧张,长期可能引起肌肉劳损。例如,长时间弯腰驼背会使阔筋膜张肌处于异常的张力状态。避免长时间连续行走或站立,给阔筋膜张肌足够的休息时间。如果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可以适当坐下来休息或者进行简单的腿部活动来缓解肌肉疲劳。
正常阔筋膜张肌
正常阔筋膜张肌的颜色呈淡红色,质地均匀,肌肉纤维排列有序。在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中,能够清晰地看到肌肉的边界、起止点以及内部结构没有异常的信号改变,肌肉的厚度和长度在正常范围内,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正常,没有粘连或者压迫等情况。
异常阔筋膜张肌
通常是由于过度使用、外伤等原因引起。炎症状态下,肌肉组织会出现充血、水肿,患者会感到局部疼痛、压痛明显,活动时疼痛可能会加剧。
这是一种肌肉内异位骨化的疾病。可能是由于局部的创伤、手术等因素导致。肌肉内会出现异常的骨组织形成,在影像学检查中可以看到肌肉内有钙化灶或者骨组织的影像。患者可能会感到局部硬块、活动受限等。
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在阔筋膜张肌区域可摸到皮下肿物,质地一般较软,边界相对清楚。通常生长缓慢,大多没有明显的疼痛,除非肿物压迫到周围神经或者血管。
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表现为局部皮肤颜色改变,可能会有紫红色的斑块,皮下可触及肿物,有时可摸到搏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出血。
多发生在运动过程中,如突然的剧烈运动或者运动姿势不当。肌肉纤维部分或全部撕裂,患者会感到剧烈疼痛,受伤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淤血等症状。
阔筋膜张肌的异常症状一般有疼痛、肿胀、皮下肿物、活动受限、全身症状等。
无论是炎症、拉伤还是其他病变,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程度可以从轻微的酸痛到剧烈的刺痛不等,活动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休息后可能会稍有缓解。
炎症或拉伤后,由于局部组织充血、渗出等原因,阔筋膜张肌周围会出现肿胀。肿胀部位的皮肤可能会有紧张感,按压时可能会有凹陷或者疼痛加剧。
如脂肪瘤、血管瘤等病变会出现皮下肿物,肿物的大小、形状、质地等因病变类型而异。可以通过触摸来初步判断肿物的情况,但准确诊断需要进一步检查。
当阔筋膜张肌出现病变时,由于疼痛、肿胀或者肌肉结构改变等原因,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会受到限制。例如,在阔筋膜张肌拉伤后,患者可能无法正常抬腿或者外展大腿。
在一些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或者全身性疾病累及阔筋膜张肌时,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例如,在肌肉深部感染时,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可能会引起全身的炎症反应。
影响阔筋膜张肌的因素有外力因素、感染、遗传因素、生活因素等。
如剧烈运动、碰撞、摔倒等外力作用于大腿前外侧,容易导致阔筋膜张肌拉伤或者挫伤。例如,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之间的身体碰撞或者突然的变向奔跑都可能损伤阔筋膜张肌。
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阔筋膜张肌周围组织或者肌肉本身,可能引起炎症。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会引发局部的化脓性炎症,导致肌肉疼痛、肿胀等症状。
如先天性肌肉血管畸形等与遗传有关,可能会影响阔筋膜张肌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长期不良的姿势、过度疲劳等生活方式因素也会对阔筋膜张肌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长时间跷二郎腿会使阔筋膜张肌一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增加肌肉劳损的风险。
用手指轻轻按压阔筋膜张肌所在的大腿前外侧区域,从髂前上棘到大腿中部,如果感到疼痛,需要进一步观察疼痛的程度、范围和是否有压痛。进行简单的髋关节活动测试,如缓慢地外展、屈曲大腿,观察是否有疼痛或者活动受限的情况。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疼痛或者卡顿感,可能提示阔筋膜张肌存在问题。
阔筋膜张肌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观察大腿前外侧的外观,看是否有肿胀、皮肤颜色改变、肿物等异常情况。例如,血管瘤可能会使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改变。医生会用手指仔细触摸阔筋膜张肌,检查肌肉的紧张度、压痛情况、肿物的大小和质地等。例如,在炎症状态下,肌肉会有明显的压痛和紧张感。检查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范围,评估阔筋膜张肌是否对关节活动产生影响。例如,在阔筋膜张肌拉伤后,髋关节外展和屈曲活动范围可能会减小。
血液检查
在怀疑有炎症或者感染时,通过检查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例如,在细菌感染引起的阔筋膜张肌炎症中,白细胞计数可能会升高,CRP也会升高。
肌酶检查
当阔筋膜张肌拉伤或者损伤较为严重时,肌酸激酶(CK)等肌酶可能会释放到血液中,通过检测肌酶水平可以辅助判断肌肉损伤的程度。
超声检查
可以清晰地看到阔筋膜张肌的内部结构,如肌肉纤维的排列、是否有肿物、积液等情况。对于诊断肌肉拉伤、脂肪瘤等病变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在肌肉拉伤时,超声可以显示肌肉纤维的中断或者血肿形成。
MRI检查
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强,能够更准确地显示阔筋膜张肌的病变,如炎症的范围、肿瘤的边界和性质等。它可以区分肌肉、脂肪、血管等不同组织,是诊断阔筋膜张肌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
CT检查
对发现肌肉内的钙化灶、骨化灶等结构改变比较敏感。在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诊断中,CT可以清楚地显示骨化的程度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