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臂肌肉是位于上肢从肩部到肘部之间的肌肉群。
对于上肢的运动、力量传递以及日常活动的执行起着关键作用。
与肩部和前臂的肌肉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前群肌肉
位于上臂前侧,有长头和短头两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合并后向下形成肌腹,止于桡骨粗隆。
在肱二头肌短头的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中部内侧。
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分的深层,起自肱骨下半部前面,止于尺骨粗隆。
肱三头肌
在上臂后侧,有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三头会合后以一个坚韧的腱止于尺骨鹰嘴。
肌腹由许多肌纤维组成,是肌肉的主体部分,外观呈红色,柔软且具有收缩能力,能够产生力量推动骨骼运动。肌腱由胶原纤维构成,颜色较白,质地坚韧,附着在骨骼上,将肌肉的收缩力传递到骨骼,从而引起关节的运动。
肱二头肌
主要功能是屈肘,即将前臂向靠近上臂的方向弯曲;同时还参与前臂的旋后动作,即使掌心向上的旋转动作。
喙肱肌
协助肩关节的内收和屈肘。
肱肌
是屈肘的主要肌肉之一,其作用较为纯粹,主要负责肘关节的屈曲。
主要功能是伸肘,使前臂伸直远离上臂,在一些需要推、伸的动作中发挥关键作用,例如俯卧撑时手臂伸直的动作主要靠肱三头肌的收缩完成。
蛋白质是肌肉生长和修复的重要营养素,像鸡胸肉、鱼虾、豆类、蛋类、奶制品等都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有助于补充肌肉修复和生长所需的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可提供能量支持肌肉运动和恢复,可选择全麦面包、糙米、燕麦、土豆等复杂碳水化合物,它们能缓慢释放能量,维持肌肉的持续活动。鱼油、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维持身体正常的激素水平和关节健康有益,有利于肌肉的生长和保护。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对维持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很重要;钙是肌肉收缩和舒张所必需的元素;镁参与肌肉的能量代谢和神经传导。可通过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坚果等来补充。
弯举练习如哑铃弯举、杠铃弯举等,主要锻炼肱二头肌。可采取坐姿或站姿,手持哑铃或杠铃,上臂保持固定,通过屈肘将重物向上举起,然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臂屈伸练习像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动作可以锻炼肱三头肌和胸肌、背部肌肉协同工作,增强上臂的整体力量。使用哑铃或杠铃进行肩推,可锻炼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提升上臂前侧和肩部的力量与稳定性。
上臂肌肉日常养护有保持正确姿势、避免过度使用和重复性劳损、注意保暖防寒等。
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都要保持挺胸抬头,避免弯腰驼背或低头伏案过久,减少对上臂肌肉的不良牵拉和压迫,预防肌肉疲劳和损伤。
避免长时间进行单一的重复性上臂运动,如长时间打字或使用鼠标等,工作中定时休息,活动一下上臂和肩部,缓解肌肉紧张。
寒冷天气要注意上臂的保暖,可佩戴护臂等保暖装备,防止肌肉受冷收缩引发疼痛或损伤。
肌肉线条清晰,肌腹饱满,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轮廓明显,整体上臂比例协调,肌肉富有弹性和力量感,通常在进行力量训练的运动员或健身爱好者身上较为常见。肌肉较为匀称,没有明显的突出或萎缩,能够满足日常活动的需求,外观上不会有过于夸张的肌肉块,但线条相对柔和自然。
正常上臂肌肉
双侧上臂肌肉在大小、力量和形态上基本对称,肌肉质地柔软且有弹性,收缩和舒张功能正常,能够轻松完成各种日常的屈伸、旋转等动作,且在运动或劳动后,经过适当休息能迅速恢复,不会出现持续性的疼痛、麻木或无力等异常情况。
异常上臂肌肉
表现为上臂肌肉体积缩小,肌纤维变细,可能是由于神经损伤、长期废用如骨折后固定时间过长、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
除了因力量训练导致的生理性肌肉肥大外,某些疾病如肢端肥大症、肌肉炎症等也可能引起肌肉异常肥大,但这种肥大通常伴有疼痛、无力或其他不适症状。
肌肉持续性收缩,不能正常舒张,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常见于烧伤后瘢痕挛缩、长期重复性劳损等情况。
上臂肌肉异常症状有疼痛、无力、麻木、肿胀等。
可由外伤、过度劳累、炎症、神经受压等多种原因引起,疼痛程度和性质各异,如刺痛、钝痛、酸痛等,可能伴有压痛,活动时疼痛可能加剧。
肌肉力量减弱,难以完成正常的动作,如无法提起重物、屈伸肘关节困难等,可能是由于肌肉本身的病变、神经损伤或全身性疾病导致。
常由神经受压或损伤引起,感觉上臂皮肤或肌肉有麻木感、刺痛感或感觉减退,严重时可能影响手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可能是由于外伤导致的局部出血、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液渗出或淋巴回流障碍等原因造成,表现为上臂肌肉局部或整体肿胀,伴有疼痛或压痛。
影响上臂肌肉因素有遗传因素、营养状况、运动因素、年龄因素、疾病与药物等。
个体的基因决定了肌肉的生长潜力、纤维类型分布等,有些人天生就具有更容易增长肌肉的遗传优势,而有些人则相对较难。
缺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会影响肌肉的生长、修复和正常功能,导致肌肉发育不良或力量下降。
长期缺乏运动或过度运动、运动方式不当等都可能对上臂肌肉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肌肉萎缩或损伤。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质量和力量会逐渐下降,这与身体的激素水平变化、新陈代谢减缓以及神经肌肉功能退变等因素有关。
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以及一些药物的副作用,都可能影响上臂肌肉的健康,导致肌肉病变或功能障碍。
观察双侧上臂肌肉是否对称,有无萎缩、肿胀或畸形等明显异常;对比肌肉的饱满程度和线条清晰度,若一侧明显小于另一侧或与以往相比有明显变化,可能存在问题。进行简单的力量测试,如尝试用手臂提起一定重量的物体,或进行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动作,感受双侧手臂的力量是否均衡,若一侧明显无力,可能提示肌肉或神经有异常。缓慢屈伸、旋转肘关节和肩关节,检查上臂肌肉的活动范围是否正常,有无受限或疼痛,若出现活动障碍或疼痛,可能存在肌肉、肌腱或关节的问题。
上臂肌肉的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等。
视诊
医生直接观察上臂肌肉的外观,包括形态、大小、对称性、有无瘢痕、肿胀、萎缩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触诊
通过触摸上臂肌肉,感受其质地、温度、有无压痛、结节或条索状改变等,了解肌肉的状态和是否存在病变。
关节活动度检查
检查肩关节和肘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评估上臂肌肉对关节活动的影响,判断是否存在肌肉挛缩、粘连或其他限制关节活动的因素。
肌肉力量测试
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特定的动作,如屈肘、伸肘、肩部外展等,以评估上臂肌肉的力量,并与对侧肢体进行对比,确定是否有肌肉无力或力量不均衡的情况。
X线检查
可用于检查上臂骨骼的情况,如是否有骨折、脱位、骨质增生或破坏等,虽然对肌肉本身的显示有限,但对于判断是否存在影响肌肉的骨骼病变有重要意义。
超声检查
能清晰显示上臂肌肉的内部结构,如肌纤维的排列、有无血肿、炎症、肿瘤等病变,对于诊断肌肉损伤、炎症和一些软组织病变有较高的价值,且具有无创、便捷、可重复性强等优点。
MRI检查
对软组织的分辨力极高,可多方位、多层面地显示上臂肌肉的形态、结构和信号变化,对于诊断肌肉的炎症、肿瘤、神经损伤等病变非常敏感和准确,但检查费用相对较高,检查时间较长。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等指标,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感染、肌肉损伤等情况。肌酸激酶升高常提示肌肉损伤或病变。
自身抗体检查
对于怀疑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上臂肌肉病变的患者,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类风湿因子等自身抗体,有助于明确诊断。
肌电图检查
通过记录肌肉在静息和收缩时的电活动,判断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可用于诊断神经损伤、肌肉疾病等引起的上臂肌肉异常,如是否存在神经传导阻滞、肌源性损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