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是人体泌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出尿液。
在维持体内水盐平衡和排泄代谢废物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膀胱位于盆腔前部,耻骨联合的后方。在空虚时,膀胱全部位于盆腔内;当膀胱充盈时,其顶部可高出耻骨联合上缘,此时膀胱前壁与腹前壁直接相贴,可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膀胱穿刺等操作。
膀胱是一个囊状结构,可分为膀胱尖、膀胱底、膀胱体和膀胱颈。膀胱尖朝向前上方,是膀胱的最前部。膀胱底呈三角形,朝向后下方,包括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膀胱体是膀胱尖与膀胱底之间的部分,占据膀胱的大部分容积。膀胱颈是膀胱的最下部,连接尿道,在排尿过程中起控制尿液流出的作用。膀胱壁由三层组织构成,从内向外依次为黏膜、肌层和外膜。黏膜层有许多皱襞,当膀胱充盈时皱襞会伸展变平;肌层主要由平滑肌组成,称为逼尿肌,其收缩可使膀胱内压升高,促使尿液排出;外膜在膀胱顶部为浆膜,其余部分为纤维膜。
膀胱具有贮尿功能和排尿功能等。
膀胱具有良好的伸展性和弹性,能够容纳一定量的尿液。正常成人膀胱的容量一般为300-500ml,最大可达800ml左右。当尿液进入膀胱后,膀胱可以通过自身的适应性变化来储存尿液,同时膀胱内的压力保持相对稳定,防止尿液过早溢出。
当膀胱内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通过神经传导将信号传至脊髓和大脑的排尿中枢。在合适的时机,大脑发出指令,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松弛,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饮食上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ml的水,这样可以稀释尿液,减少尿液中的有害物质对膀胱黏膜的刺激。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柑橘、草莓、坚果等,这些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膀胱黏膜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不适或加重膀胱炎症。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正常发挥。例如,提肛运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锻炼方式,通过收缩和放松肛门周围的肌肉,可以间接锻炼盆底肌肉,包括膀胱周围的肌肉。建议每天进行3-4组,每组收缩肌肉10-1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另外,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也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膀胱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膀胱的健康。
膀胱的日常养护有合理避孕、正确排尿、注意良好的个人卫生、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等。
部分避孕方法,如使用子宫帽等可能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进而影响膀胱健康。应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减少对膀胱的潜在危害。
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不要憋尿。憋尿会使膀胱过度充盈,增加膀胱内压力,容易导致膀胱黏膜损伤,也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同时,排尿时要尽量排尽,避免尿液残留。
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尤其是女性,由于尿道较短,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每天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并且在性生活前后要注意清洗,以减少细菌进入尿道和膀胱的机会。
避免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影响盆腔血液循环,对膀胱健康不利。另外,减少吸烟,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膀胱,增加膀胱疾病的发生风险。
正常膀胱
正常膀胱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中显示大小、形态正常,膀胱壁厚度均匀,一般在3-5mm左右。膀胱黏膜光滑,没有憩室、结石等异常结构。在排尿功能方面,能够正常地储存和排出尿液,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异常排尿症状。
异常膀胱
是一种先天性畸形,表现为膀胱黏膜外露于腹壁,常伴有尿道上裂等其他泌尿系统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由外力撞击、手术损伤等原因引起,可导致膀胱破裂或挫伤,引起血尿、腹痛等症状,需要紧急处理。
是膀胱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的囊袋状结构,可能是由于膀胱肌层发育缺陷所致。憩室容易导致尿液潴留,增加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形成的风险。
是一种慢性非细菌性膀胱炎,病因尚不明确。患者会出现膀胱区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通常是由肾结核蔓延而来,结核菌侵犯膀胱黏膜,引起膀胱黏膜的炎症、溃疡等病变,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以及血尿等症状。
结石可在膀胱内形成,也可由上尿路结石进入膀胱。结石会刺激膀胱黏膜,引起疼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
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等。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还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常由急性膀胱炎未彻底治愈转变而来,症状相对缓和,但持续时间较长,可出现反复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膀胱的异常症状有膀胱刺激征、腹痛、排尿困难和血尿、排尿异常、尿瘘等。
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频是指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尿急是指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尿痛是指排尿时尿道或膀胱区疼痛。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膀胱黏膜受到炎症、结石等刺激引起的。
膀胱疾病可能会引起下腹部疼痛。例如,膀胱外伤时会出现剧烈的腹痛,膀胱炎症也可能导致下腹部隐痛或胀痛。
当膀胱内有结石、肿瘤或膀胱颈梗阻等情况时,会出现排尿困难,表现为尿线变细、排尿费力、尿潴留等。血尿是指尿液中含有血液,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膀胱病变如结石、肿瘤、炎症等都可能导致血尿。
除了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外,还可能出现尿失禁(如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等)或尿潴留等排尿异常情况。
在膀胱外伤、手术损伤或某些严重的膀胱疾病(如膀胱结核)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膀胱与其他器官或体表之间的异常通道,导致尿液从异常通道流出,称为尿瘘。
影响膀胱的因素有生活因素、职业因素、遗传因素等。
不良卫生习惯
如不注意会阴部清洁,会增加细菌感染膀胱的机会,容易引发膀胱炎等疾病。
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膀胱黏膜,增加膀胱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芳香胺类化合物,会增加膀胱癌的发病风险。
一些膀胱疾病,如膀胱外翻、部分先天性膀胱憩室等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膀胱异物
异物进入膀胱可能会引起膀胱损伤、感染和结石形成。
外伤
腹部或盆腔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可能会直接损伤膀胱。
可以通过观察排尿情况来初步判断膀胱是否异常。如记录每天的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是否有尿急、尿痛等症状。同时,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血尿是膀胱疾病的一个重要信号。另外,自我感觉下腹部是否有疼痛、坠胀等不适症状。
膀胱的常用检查一般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等。
医生会进行腹部触诊,检查膀胱的位置、大小、质地和有无压痛等情况。对于男性,还可能进行直肠指诊,了解膀胱底部的情况;对于女性,可能会进行妇科检查,以排除盆腔疾病对膀胱的影响。
尿常规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通过检查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成分,可以判断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血尿等情况。如果怀疑有细菌感染,进行尿培养可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以便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膀胱超声检查
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膀胱的大小、形态、壁厚度、内部回声等情况,能够发现膀胱结石、憩室、肿瘤等异常结构。
膀胱镜检查
是诊断膀胱疾病的重要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部的情况,包括膀胱黏膜的状态、有无结石、肿瘤等病变。同时,还可以在膀胱镜下进行活检等操作。
膀胱CT检查
能够更详细地显示膀胱的结构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诊断膀胱外伤、肿瘤等疾病有较高的价值。
膀胱造影检查
主要用于检查膀胱的形态和功能,以及发现膀胱瘘、膀胱憩室等异常情况,通过向膀胱内注入造影剂,然后进行X线检查来观察膀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