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调节内脏器官如心脏、血管、胃肠道、膀胱等的活动。
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控制身体的内部环境,维持内稳态。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这两个系统通常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身体机能。
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腰3节段的灰质侧角。
副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骶部第2-4节段灰质的骶副交感核。
交感神经系统其周围部包括交感干、交感神经节,以及由节发出的分支和交感神经丛等。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上自颅底,下至尾骨,由左右两条交感干神经节链组成,节与节之间以节间支相连。副交感神经系统其周围部的纤维走行于第Ⅲ、Ⅶ、Ⅸ、Ⅹ对脑神经和骶神经内,迷走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胸腔和腹腔的内脏器官。
主要在机体安静状态下活动,促进消化、吸收和能量储存。可以使心跳减慢、血压降低,刺激胃肠道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帮助食物的消化和营养吸收,同时还能促进排尿和排便。
在机体应激或紧急状态下发挥主要作用,如在面对危险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支气管扩张,以增加氧气供应;同时,会使瞳孔扩大,便于更好地观察周围环境;还会抑制胃肠道蠕动和消化腺分泌,将能量更多地分配到应对紧急情况上。
钙、镁等矿物质有助于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钙可以从牛奶、豆制品等食物中获得,镁在绿叶蔬菜、坚果等食物中含量较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如维生素B1、B6、B12的食物对自主神经系统很重要。维生素B1参与神经传导,可从全麦谷物、豆类等食物中获取;维生素B6有助于合成神经递质,在鸡肉、鱼肉、香蕉等食物中含量丰富;维生素B12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和维护神经髓鞘有重要作用,主要来源于肉类、蛋类、奶制品等。
通过深呼吸和各种体式,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经,促进身体放松。在瑜伽的冥想和深呼吸练习中,能够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缓解紧张的情绪。如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长期坚持适量的慢跑可以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更加协调,减少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保持充足的睡眠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可以让神经系统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养成固定的作息时间,如早睡早起,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节律。长期的高压力状态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可以通过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法来减轻压力。在工作间隙进行简单的深呼吸练习,每次吸气5-6秒,呼气7-8秒,能有效缓解紧张情绪。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区别。交感神经节多位于脊柱两旁,神经纤维短而粗,其节后纤维较长,分布广泛;副交感神经节多位于所支配的器官附近或器官壁内,神经纤维长而细,节后纤维较短,分布相对局限。
正常自主神经系统
正常的自主神经系统能够根据身体的内外环境变化准确地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在进食后,副交感神经适时地增强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促进食物消化;在运动时,交感神经适度兴奋,增加心输出量和呼吸频率,以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
异常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异常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药物副作用等。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能损伤神经纤维,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异常症状会出现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症状。
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异常波动如直立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突然变为立位时,血压明显下降等症状。
包括胃肠功能紊乱,如便秘、腹泻交替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或者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因素有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等。
如帕金森病,它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导致多汗、便秘、吞咽困难等症状。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等也可能对自主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药物如抗高血压药、抗抑郁药等可能会干扰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一些降压药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这是因为药物影响了交感神经对血管的调节。
长期酗酒、吸烟、过度劳累、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
可以使用一些智能手环或专业设备来检测心率变异性。正常情况下,心率变异性相对稳定,当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时,心率变异性可能降低。例如,在情绪紧张或身体疲劳时,心率变异性可能减小。根据自身是否出现上述的异常症状,如胃肠不适、心慌、出汗异常等进行初步判断。如果频繁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自主神经系统存在问题。
自主神经系统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等。
血压检查
观察血压的变化情况,包括卧位和立位血压,以判断是否存在直立性低血压等异常。
皮肤检查
查看皮肤的温度、湿度、色泽等。例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导致皮肤多汗或者干燥、面色潮红或苍白等现象。
磁共振成像(MRI)
可以用于检查脑部和脊髓等部位是否存在病变,这些病变可能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通过MRI检查可以发现脑部的肿瘤、梗死灶等病变。
CT扫描
对检查一些可能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胸部和腹部疾病也有帮助,如胸部的肿瘤、腹部的血管病变等。
血液检查
检测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等指标。高血糖可能提示糖尿病,这是导致自主神经病变的常见原因之一;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能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神经递质检测
检测血液或脑脊液中的神经递质水平,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神经递质在自主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中起关键作用,其水平异常可能反映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试验
如深呼吸试验,通过观察呼吸对心率的影响来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正常情况下,深呼吸时心率会有一定的变化,如果这种变化不明显,可能提示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