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普通外科,骨科

不规则骨

王磊
王磊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外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不规则骨是骨的一种类型,形状不规则。

不像长骨呈长管状,也不像扁骨呈板状。

在人体骨骼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复杂的形态和多样的功能。

位置

不规则骨分布于身体的许多部位。椎骨位于脊柱,构成人体的中轴,从颈椎到骶椎、尾椎,一共有33块,能支撑身体的重量并保护脊髓。还有颞骨,位于颅骨两侧,参与构成颅腔的侧壁和底壁,容纳中耳和内耳结构,对听觉和平衡觉的传导起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永红,冯友权,谭志,等.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8, 23(008):907-910.
[2]范志勇,王万春,孙材江.复合塑形人工骨修复不规则骨缺损的机制研究[J].现代康复, 2001.

不规则骨主要由骨质、骨髓和骨膜构成。骨质包括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质地致密,抗压抗扭曲能力强,分布在不规则骨的外层;骨松质呈海绵状,由许多骨小梁交织而成,位于骨的内部,能减轻骨的重量。骨髓存在于骨松质的空隙和骨髓腔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在婴幼儿时期,不规则骨内的骨髓大多为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部分红骨髓会转变为黄骨髓。骨膜是覆盖在骨表面的一层结缔组织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营养和修复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永红,冯友权,谭志,等.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8, 23(008):907-910.
[2]范志勇,王万春,孙材江.复合塑形人工骨修复不规则骨缺损的机制研究[J].现代康复, 2001.

不规则骨具有支持功能、保护功能、运动功能、造血功能等。

支持功能

像椎骨支持身体的直立姿势,使人体能够保持正常的形态和进行各种活动。

保护功能

颅骨中的不规则骨保护大脑免受外界的物理伤害;胸廓中的胸骨和肋骨,部分肋骨属于扁骨,但整体胸廓结构不规则,保护心脏、肺等重要脏器。

运动功能

一些不规则骨作为肌肉的附着点,参与运动。髋骨是许多肌肉的附着处,在下肢的运动如行走、跑步中发挥作用。

造血功能

不规则骨内的红骨髓是造血的重要场所,能够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

参考文献
[1]周永红,冯友权,谭志,等.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8, 23(008):907-910.
[2]范志勇,王万春,孙材江.复合塑形人工骨修复不规则骨缺损的机制研究[J].现代康复, 2001.

钙是骨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以通过食用牛奶、豆制品、鱼虾等食物补充钙质。牛奶富含钙和磷,钙磷比例合适,有利于钙的吸收;豆制品中的大豆异黄酮对骨密度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鱼虾等海产品含有丰富的钙和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维持不规则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可以通过食用蛋黄、动物肝脏等食物获取维生素D,同时,适当晒太阳,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可以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转化为维生素D,从而更好地养护不规则骨。蛋白质也是骨的重要组成部分,瘦肉、蛋类等食物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保证蛋白质的摄入有利于骨的修复和生长。此外,摄入适量的镁、锌等微量元素也对不规则骨的健康有益,坚果类食物含有较多的镁和锌。

参考文献
[1]周永红,冯友权,谭志,等.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8, 23(008):907-910.
[2]范志勇,王万春,孙材江.复合塑形人工骨修复不规则骨缺损的机制研究[J].现代康复, 2001.

如散步、慢跑等运动,能够刺激不规则骨的生长和重建。在运动过程中,骨会受到一定的压力和应力,这会促使骨细胞的活动,增加骨密度。例如,经常散步的老年人相比不运动的同龄人,椎骨等不规则骨的骨质流失速度会减慢。瑜伽、太极拳等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性。这对于不规则骨所在的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骨的稳定性有很好的锻炼作用。以脊柱为例,通过瑜伽中的一些扭转和伸展动作,可以增强脊柱周围的肌肉力量,减轻椎骨的压力,预防椎骨的损伤和变形。

参考文献
[1]周永红,冯友权,谭志,等.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8, 23(008):907-910.
[2]范志勇,王万春,孙材江.复合塑形人工骨修复不规则骨缺损的机制研究[J].现代康复, 2001.

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都要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在坐着时,应选择合适高度的座椅,使双脚平放在地面,腰部能够得到支撑;站立时,要挺胸收腹,避免弯腰驼背,这样可以减少不规则骨如椎骨等受到的异常压力。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时间弯腰、搬重物等动作,防止不规则骨如髋骨、椎骨等受伤。如果需要搬重物,应该先蹲下,利用腿部力量起身,而不是直接弯腰搬起,以保护腰部的椎骨。

参考文献
[1]周永红,冯友权,谭志,等.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8, 23(008):907-910.
[2]范志勇,王万春,孙材江.复合塑形人工骨修复不规则骨缺损的机制研究[J].现代康复, 2001.
不规则骨形态

不规则骨形态各异,没有统一的形状。椎骨呈块状,有椎体、椎弓等结构,椎体承受身体重量,椎弓围成椎孔,所有椎孔相连构成椎管,容纳脊髓。而颞骨则具有复杂的形状,有鳞部、鼓部、岩部等部分,其内部有外耳道、中耳腔、内耳等复杂结构。

正常不规则骨

正常的不规则骨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处于良好状态。其骨质密度正常,骨小梁排列规则,骨髓造血功能正常,并且能够有效地完成支持、保护、运动和造血等功能。例如,正常的椎骨排列整齐,能够支撑身体的重量,并且椎骨之间的椎间盘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保证脊柱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异常不规则骨

异常不规则骨可能出现多种情况。如骨折,由于外力撞击等原因导致不规则骨的连续性中断,例如椎骨骨折可能是由于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引起。还有骨质增生,这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病变,当椎骨发生骨质增生时,椎骨边缘会出现多余的骨质,可能会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结构。

参考文献
[1]周永红,冯友权,谭志,等.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8, 23(008):907-910.
[2]范志勇,王万春,孙材江.复合塑形人工骨修复不规则骨缺损的机制研究[J].现代康复, 2001.

不规则骨的异常症状有疼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等。

疼痛

如果不规则骨出现异常,如骨折、炎症等情况,通常会伴有疼痛。以骶骨为例,当骶骨发生骨折时,患者会感到骶尾部剧烈疼痛,尤其是在坐立、行走等活动时疼痛加剧。

活动受限

当不规则骨参与的关节周围的骨出现问题时,会导致活动受限。髋关节的不规则骨如果出现病变,如股骨头坏死,患者会出现髋关节疼痛、屈伸和旋转困难等症状。

局部肿胀

在骨折或炎症等情况下,不规则骨周围可能会出现肿胀。颅骨骨折时,骨折部位周围可能会出现头皮下血肿,表现为局部肿胀。

参考文献
[1]周永红,冯友权,谭志,等.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8, 23(008):907-910.
[2]范志勇,王万春,孙材江.复合塑形人工骨修复不规则骨缺损的机制研究[J].现代康复, 2001.

影响不规则骨的因素有外伤、年龄、营养缺乏、疾病因素等。

外伤

这是导致不规则骨异常的常见因素,如车祸、运动损伤、高处坠落等,都可能造成不规则骨骨折或脱位等损伤。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规则骨的骨质会逐渐流失,骨密度下降。尤其是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导致不规则骨如椎骨、髋骨等变脆,增加骨折的风险。

营养缺乏

缺乏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会影响不规则骨的正常生长和维持。长期钙摄入不足,会导致骨密度降低,使不规则骨更容易出现病变。

疾病因素

疾病也会影响不规则骨。类风湿关节炎会累及不规则骨构成的关节,如腕关节,导致关节疼痛、畸形等;骨肿瘤也可能发生在不规则骨上,破坏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参考文献
[1]周永红,冯友权,谭志,等.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8, 23(008):907-910.
[2]范志勇,王万春,孙材江.复合塑形人工骨修复不规则骨缺损的机制研究[J].现代康复, 2001.

如果在身体活动后,如弯腰、转身等动作后,感觉某个部位的不规则骨有疼痛或不适感,可以初步判断可能存在问题。例如,每次转动颈部时,感觉颈椎疼痛,可能提示颈椎存在病变。自己尝试活动关节,看看是否存在活动受限的情况。试着抬高肩膀,看看肩关节是否能够正常活动,如果活动范围减小并且伴有疼痛,可能是肩部的不规则骨或者周围组织出现了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永红,冯友权,谭志,等.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8, 23(008):907-910.
[2]范志勇,王万春,孙材江.复合塑形人工骨修复不规则骨缺损的机制研究[J].现代康复, 2001.

不规则骨的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等。  

体格检查

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会对怀疑有问题的不规则骨及其周围组织进行检查。对于脊柱,医生会检查脊柱的生理弯曲是否正常,通过触诊检查椎骨是否有压痛,还会检查脊柱的活动范围,如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动作,来判断脊柱是否存在病变。对于骨盆,医生会检查髋骨的形态、对称性,以及髋关节的活动情况等。

影像学检查

X射线检查

可以观察不规则骨的大致形态、是否有骨折等情况。在检查手部的腕骨时,X射线能够清晰地显示腕骨的轮廓、骨小梁结构以及是否存在骨折线。

CT检查

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不规则骨内部结构信息,对于复杂的骨折,如椎骨骨折的碎片位置和形态等能更准确地显示,还能用于观察不规则骨内部是否有肿瘤等病变。

MRI检查

对软组织和骨髓的成像效果好。当怀疑不规则骨周围的软组织如韧带、肌肉损伤,或者骨髓病变如骨髓炎等情况时,MRI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检查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时,MRI可以显示韧带撕裂的程度和范围。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可以了解不规则骨的代谢情况。例如,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能提示骨代谢活跃,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或者骨病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而血钙过低可能与骨质疏松或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不规则骨的健康。

骨髓检查

当怀疑骨髓病变时,如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可能会累及不规则骨内的骨髓,骨髓穿刺检查可以明确骨髓的细胞形态、数量等情况,帮助诊断疾病。

其他检查

骨密度检查

双能X线吸收法是测量骨密度的常用方法。通过检测不规则骨如椎骨、髋骨等的骨密度,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骨密度低于正常范围,提示骨强度下降,不规则骨发生骨折的风险增加。

参考文献
[1]周永红,冯友权,谭志,等.扁骨和不规则骨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诊断[J].放射学实践, 2008, 23(008):907-910.
[2]范志勇,王万春,孙材江.复合塑形人工骨修复不规则骨缺损的机制研究[J].现代康复,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