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神经内科,普通外科

旋前肌

王磊
王磊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外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旋前肌包括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是使前臂旋前的主要肌肉。

旋前圆肌起自肱骨内上髁及前臂深筋膜,止于桡骨外侧面的中部。

旋前方肌位于前臂远侧1/4,为四方形的扁肌,起自尺骨下1/4的前面,止于桡骨下1/4的前面。

位置

旋前圆肌

位于前臂前面上部,肱桡肌内侧,是一块较为浅表的肌肉,其近侧端附着于肱骨内上髁,远侧端附着于桡骨外侧面中部。

旋前方肌

位于前臂远侧端,在尺、桡骨远端的前面,位置相对较深,从尺骨下1/4的前面斜向桡骨下1/4的前面。

参考文献
[1]楚云杰,郝晓波,胡晔,等.屈腕肌、前臂旋前肌能量技术对肱骨内上髁炎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7):2.
[2]贺申武,姚传龙.旋前肌切断肌腱移位治疗大脑瘫后遗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008(010):945.

旋前圆肌整体呈梭形,肌腹中部较宽厚,向两端逐渐变窄,肌腱细长。其肌纤维走行方向主要是从内上斜向外下。旋前方肌为扁平的四方形小肌,其肌纤维呈横行排列,与尺、桡骨的长轴基本垂直。

参考文献
[1]楚云杰,郝晓波,胡晔,等.屈腕肌、前臂旋前肌能量技术对肱骨内上髁炎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7):2.
[2]贺申武,姚传龙.旋前肌切断肌腱移位治疗大脑瘫后遗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008(010):945.

旋前圆肌主要功能是使前臂旋前,即将手掌从朝上的位置转为朝下的位置。还协助屈肘,在一些屈肘动作中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旋前方肌是前臂旋前的主要肌肉之一,其收缩时可使桡骨远端围绕尺骨远端做旋前运动,且作用较为强大和直接。

参考文献
[1]楚云杰,郝晓波,胡晔,等.屈腕肌、前臂旋前肌能量技术对肱骨内上髁炎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7):2.
[2]贺申武,姚传龙.旋前肌切断肌腱移位治疗大脑瘫后遗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008(010):945.

多吃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肌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为肌肉的修复和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维生素B族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和能量代谢至关重要,可多吃全麦面包、糙米、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以保障旋前肌及其他肌肉正常的神经传导和能量供应。钙是肌肉收缩所必需的元素,可通过食用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补充;镁对于肌肉的放松和神经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坚果、全谷物、豆类等食物中富含镁。

参考文献
[1]楚云杰,郝晓波,胡晔,等.屈腕肌、前臂旋前肌能量技术对肱骨内上髁炎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7):2.
[2]贺申武,姚传龙.旋前肌切断肌腱移位治疗大脑瘫后遗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008(010):945.

可使用握力器或进行手腕旋转运动,如缓慢地将手掌由朝上转为朝下,再转回朝上,每组10-15次,每天进行3-4组,以增强旋前肌的力量和耐力。运动后进行前臂的伸展和放松活动,如伸直手臂,用另一只手将手腕向身体方向拉伸,保持15-30秒,可有效缓解旋前肌的紧张和疲劳。

参考文献
[1]楚云杰,郝晓波,胡晔,等.屈腕肌、前臂旋前肌能量技术对肱骨内上髁炎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7):2.
[2]贺申武,姚传龙.旋前肌切断肌腱移位治疗大脑瘫后遗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008(010):945.

旋前肌的日常养护有保持正确姿势、注意手臂保暖、适度休息等。  

保持正确姿势

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都要保持手臂自然下垂,肩部放松,避免长时间处于不良姿势导致旋前肌受到不必要的牵拉或压迫。

注意手臂保暖

寒冷天气或在空调环境中,注意给手臂保暖,可佩戴护腕或长袖衣物,防止旋前肌因受寒而出现血液循环不畅、肌肉痉挛等问题。

适度休息

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手臂和手腕,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应适当休息,活动一下手臂和手腕,促进旋前肌的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
[1]楚云杰,郝晓波,胡晔,等.屈腕肌、前臂旋前肌能量技术对肱骨内上髁炎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7):2.
[2]贺申武,姚传龙.旋前肌切断肌腱移位治疗大脑瘫后遗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008(010):945.
旋前肌形态

正常旋前肌

在人体解剖学上,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的形态规整,肌腹饱满,肌腱坚韧且富有弹性,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肌肉的起止点附着牢固,没有异常的膨出、凹陷或萎缩现象。

异常旋前肌

可能出现肌肉萎缩,表现为肌腹变小、变薄,整体体积减小;或者出现肌肉拉伤、劳损后的肿胀、淤血,局部颜色改变,质地变硬等;还可能有先天性的肌肉发育不良,导致肌肉形态细小、薄弱等异常。

参考文献
[1]楚云杰,郝晓波,胡晔,等.屈腕肌、前臂旋前肌能量技术对肱骨内上髁炎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7):2.
[2]贺申武,姚传龙.旋前肌切断肌腱移位治疗大脑瘫后遗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008(010):945.

损伤或劳损后,旋前肌局部会出现疼痛,尤其在旋前动作时疼痛加剧;还会有力量减弱的表现,难以完成正常的旋前动作或手持重物时感觉无力;可能伴有活动受限,前臂的旋转范围减小;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肌肉痉挛,即肌肉突然不自主地收缩,引起疼痛和活动障碍。

参考文献
[1]楚云杰,郝晓波,胡晔,等.屈腕肌、前臂旋前肌能量技术对肱骨内上髁炎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7):2.
[2]贺申武,姚传龙.旋前肌切断肌腱移位治疗大脑瘫后遗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008(010):945.

外伤如撞击、拉伤、扭伤等可直接损伤旋前肌;长期反复的前臂旋前动作可导致旋前肌劳损;神经系统疾病如颈椎病、腕管综合征等可能影响旋前肌的神经支配,导致肌肉功能异常;此外,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间接影响旋前肌的正常功能。

参考文献
[1]楚云杰,郝晓波,胡晔,等.屈腕肌、前臂旋前肌能量技术对肱骨内上髁炎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7):2.
[2]贺申武,姚传龙.旋前肌切断肌腱移位治疗大脑瘫后遗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008(010):945.

可尝试用手握紧一支笔或小木棒,然后缓慢将手掌由朝上转为朝下,若感觉明显无力,无法顺利完成动作或在过程中出现疼痛,则可能提示旋前肌存在问题。让他人用手握住自己的前臂,施加一定阻力,自己再尝试做旋前动作,若无法克服阻力完成旋前,或在抵抗阻力过程中出现疼痛加剧等异常,也需怀疑旋前肌异常。

参考文献
[1]楚云杰,郝晓波,胡晔,等.屈腕肌、前臂旋前肌能量技术对肱骨内上髁炎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7):2.
[2]贺申武,姚传龙.旋前肌切断肌腱移位治疗大脑瘫后遗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008(010):945.

旋前肌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体格检查

视诊

观察前臂有无肿胀、畸形、皮肤颜色改变等,若旋前肌拉伤或有病变,局部可能出现肿胀、淤血等表现。

触诊

医生用手指触摸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的位置,检查有无压痛、结节、条索状改变等,可判断肌肉是否存在损伤、炎症或挛缩等问题。

活动度检查

医生会被动和主动地活动患者的前臂,检查旋前的活动范围是否正常,有无受限或异常的活动轨迹,以评估旋前肌的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可用于排除前臂骨骼的骨折、脱位等病变,因为这些病变可能与旋前肌的损伤同时存在或相互影响。

超声检查

可清晰显示旋前肌的形态、结构,观察肌肉有无撕裂、肿胀、血肿等病变,还能动态观察肌肉在收缩和舒张时的情况,对于诊断旋前肌的软组织损伤有重要意义。

MRI检查

能更准确地显示旋前肌及周围软组织的全貌,对于判断肌肉的损伤程度、范围,以及是否存在肌肉萎缩、肿瘤等病变具有很高的价值,但费用相对较高。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主要用于排查是否存在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旋前肌异常。如血常规可检测是否有炎症存在,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可反映炎症的活动程度,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检查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

肌电图检查

通过记录旋前肌在静息和收缩时的电活动,判断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可检测出是否存在神经损伤、肌肉疾病等导致的旋前肌功能异常,如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肌源性损害等表现。

参考文献
[1]楚云杰,郝晓波,胡晔,等.屈腕肌、前臂旋前肌能量技术对肱骨内上髁炎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7):2.
[2]贺申武,姚传龙.旋前肌切断肌腱移位治疗大脑瘫后遗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008(01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