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神经内科,骨科

足肌

吕志勤
吕志勤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足肌可以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

足肌是指分布在足部的肌肉,对于足部的各种运动和功能发挥着关键作用。

足肌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功能,主要作用是适应人体直立行走、跑步、跳跃等活动。

位置

足肌可以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足背肌位于足背的浅层,相对较薄;足底肌则位于足底,是足肌的主要部分,由于要承受身体的重量并参与多种运动,其肌肉层次和结构更为复杂。

足背肌

足背肌较为简单,主要包括趾短伸肌和拇短伸肌。趾短伸肌起于跟骨前端的上面和外侧面,止于第2-4趾近节趾骨底。拇短伸肌起于跟骨前端的上面和外侧面,止于拇趾近节趾骨底。

足底肌

足底肌分为内侧群、外侧群和中间群。

内侧群

内侧群主要有拇展肌、拇短屈肌和拇收肌。拇展肌位于足底内侧缘,起自跟骨结节、舟骨粗隆,止于拇趾近节趾骨底内侧;拇短屈肌位于拇展肌的外侧,起自骰骨和外侧楔骨,止于拇趾近节趾骨底;拇收肌起自第2-4跖骨底等,止于拇趾近节趾骨底外侧。

外侧群

外侧群主要是小趾展肌和小趾短屈肌。小趾展肌起自跟骨结节,止于小趾近节趾骨底外侧;小趾短屈肌起自第5跖骨底,止于小趾近节趾骨底。

中间群

中间群包括趾短屈肌、足底方肌、蚓状肌和骨间肌。趾短屈肌起自跟骨结节,止于第2-5趾中节趾骨底;足底方肌起自跟骨结节,止于趾长屈肌腱;蚓状肌起自趾长屈肌腱,止于第2-5趾近节趾骨底内侧和背侧;骨间肌包括骨间背侧肌和骨间足底肌,起于跖骨,止于近节趾骨。


参考文献
1、[1]赵雪峰,刘彬轶.跟骨骨折与足肌筋膜室综合征[J].中国骨伤, 2009(08):55-56.
2、[2]王威,李进,马健,等.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糖尿病足肌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对口引流术后换药的止痛效果观察[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足肌从位置上可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足背肌位于浅层,相对简单,主要包括趾短伸肌和拇短伸肌。足底肌较为复杂,层次丰富,可分为内侧群、外侧群和中间群。足底的最浅层是足底筋膜,覆盖在足底肌表面,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在筋膜之下,内侧群、外侧群和中间群的肌肉依次排列。其中,中间群肌肉相对位置较深,对维持足弓和足部的动态稳定起到关键作用。足肌的肌腱是肌肉与骨骼连接的关键结构。在足背肌中,趾短伸肌和拇短伸肌的肌腱分别连接到相应的趾骨底,将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传递到趾骨,实现脚趾的伸展。


参考文献
1、[1]赵雪峰,刘彬轶.跟骨骨折与足肌筋膜室综合征[J].中国骨伤, 2009(08):55-56.
2、[2]王威,李进,马健,等.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糖尿病足肌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对口引流术后换药的止痛效果观察[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足肌具有支配足部关节活动、支撑足弓以及维持稳定等功能。

支配足部关节活动

足肌能够使足部的各个关节产生多种运动。例如,跖趾关节可以进行屈伸、收展等动作。在行走时,趾长伸肌和趾短伸肌使趾关节伸展,推动身体向前;而趾短屈肌等则在足部着地阶段使趾关节屈曲,缓冲身体重量的冲击。

支撑足弓及维持稳定

足弓是足部的重要结构,包括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和横弓。足底肌和足背肌共同协作来维持足弓的形状和稳定性。当身体站立时,足底肌收缩,像弹簧一样支撑起足弓,分散身体重量。在运动过程中,足肌通过不断地调整张力,保证足弓在动态下的稳定,防止足弓塌陷。

参考文献
1、[1]赵雪峰,刘彬轶.跟骨骨折与足肌筋膜室综合征[J].中国骨伤, 2009(08):55-56.
2、[2]王威,李进,马健,等.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糖尿病足肌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对口引流术后换药的止痛效果观察[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足肌健康需要合理的饮食调理,饮食中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肌肉修复和生长的重要原料。同时,要摄入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像牛奶、鸡蛋、虾皮等,有助于维持骨骼的健康,因为骨骼是肌肉附着的基础。另外,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西兰花等,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对维持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的韧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1]赵雪峰,刘彬轶.跟骨骨折与足肌筋膜室综合征[J].中国骨伤, 2009(08):55-56.
2、[2]王威,李进,马健,等.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糖尿病足肌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对口引流术后换药的止痛效果观察[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进行适当的足部运动可以增强足肌力量。例如,踮脚尖运动,双脚与肩同宽,缓慢地抬起足跟,尽量向上踮起脚尖,然后缓慢放下,重复多次。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足底的肌肉,包括趾短屈肌、拇短屈肌等。还有脚趾抓地练习,在光脚或穿薄袜子的情况下,尽量用脚趾抓地,像抓住东西一样,每次抓地保持几秒钟,然后放松,反复进行,能够锻炼足底的蚓状肌和骨间肌等,增强其力量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1]赵雪峰,刘彬轶.跟骨骨折与足肌筋膜室综合征[J].中国骨伤, 2009(08):55-56.
2、[2]王威,李进,马健,等.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糖尿病足肌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对口引流术后换药的止痛效果观察[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足肌的日常养护应该要避免外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等。

避免外伤

在日常活动中,要注意避免足部受到外力撞击,如避免在不平整的路面上奔跑,在进行运动时要穿戴好合适的护具。如果足部受伤,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肌肉损伤进一步加重,影响足肌的正常功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正确的站姿和走姿,避免不良姿势对足肌造成过度的压力。例如,不要长时间单脚站立或者走路时拖地。同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寒冷的环境可能会导致足肌痉挛等问题。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足部,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或者有足部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检查可以包括足部肌肉力量测试、足弓形态检查等。通过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足肌相关的问题,如肌肉萎缩、足弓异常等,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1]赵雪峰,刘彬轶.跟骨骨折与足肌筋膜室综合征[J].中国骨伤, 2009(08):55-56.
2、[2]王威,李进,马健,等.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糖尿病足肌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对口引流术后换药的止痛效果观察[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建康的足肌能够保证足部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在行走时,足肌可以顺利地完成足跟落地、足掌着地、足趾蹬地等一系列动作,推动身体向前。

足肌形态

正常足肌

正常足背肌相对较薄,在足背表面可以看到淡淡的肌肉轮廓,没有明显的肿胀或凹陷。足底肌由于承受身体重量,相对厚实。从足底观察,肌肉分布均匀,没有异常的隆起或萎缩区域。

异常足肌

足肌急性损伤

通常是由于外力的突然作用,如运动中的扭伤、重物砸伤、碰撞等。受伤后会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因损伤程度而异,可能是轻微的刺痛,也可能是剧烈的疼痛。同时,受伤部位会出现肿胀、淤血,肌肉功能受到影响,表现为足部活动受限,如无法正常伸展或屈曲脚趾。

足肌慢性劳损

长期的过度使用或不正确的姿势会导致足肌慢性劳损。主要表现为足部的慢性疼痛、酸胀感,疼痛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随着劳损的加重,可能会出现肌肉僵硬、活动范围减小等情况。

神经损伤性足肌麻痹

可能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根、坐骨神经损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足肌力量减弱或丧失,出现足下垂、脚趾无法正常活动等情况。同时,可能伴有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患者在行走时会感到困难,容易摔倒,因为足肌无法正常发挥其控制足部运动的功能。

参考文献
1、[1]赵雪峰,刘彬轶.跟骨骨折与足肌筋膜室综合征[J].中国骨伤, 2009(08):55-56.
2、[2]王威,李进,马健,等.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糖尿病足肌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对口引流术后换药的止痛效果观察[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足肌出现异常后往往表现出疼痛、出血、生理反射异常、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及畸形等症状。

疼痛

急性损伤时,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如针刺或撕裂样疼痛,并且在活动足部时会加重。慢性劳损的疼痛多为隐痛或酸痛,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加剧,休息后可稍有缓解。神经源性疼痛可能伴有放射性或电击样感觉,沿着神经走行方向分布。

出血

出血后,足部局部会出现肿胀和瘀斑。肿胀是因为血液积聚在组织间隙,使局部组织压力升高。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变化会使瘀斑的颜色会随着时间变化,起初为紫红色,随后逐渐变为黄绿色。

生理反射异常

常见的生理反射异常包括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正常情况下,轻叩跟腱会引起足部跖屈,当反射弧出现问题时,这种跖屈反应可能会减弱、延迟或完全消失。此外,还有巴宾斯基征等病理反射可能出现阳性,正常情况下,用钝物划足底外侧缘,足趾会向跖面屈曲,而在锥体束受损时,会出现拇趾背伸,其余足趾呈扇形散开的异常反射。

感觉异常

感觉异常可以表现为麻木、刺痛、烧灼感、蚁走感或感觉减退。麻木是指局部皮肤感觉缺失,像有一块区域被“蒙住”一样。刺痛和烧灼感则是一种较为强烈的、间断性的异常感觉。蚁走感是感觉有蚂蚁在皮肤上爬行。感觉减退表现为对触觉、痛觉、温度觉等刺激的敏感度下降,如对轻微的针刺或温度变化感觉不明显。

运动障碍及畸形

运动障碍可以表现为足部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如跖趾关节不能正常屈伸、踝关节背屈或跖屈受限等。畸形方面,常见的有马蹄足如足下垂、跖屈位固定等、内翻足如足部向内翻转、外翻足如足部向外翻转等,不仅影响足部的外观,还会严重影响行走和日常活动。

其他症状

当足肌出现问题时,由于血液循环或神经功能异常,足部皮肤可能会出现变化。如皮肤变薄、发亮,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皮肤营养供应不足。皮肤温度可能会降低,尤其在神经损伤或血管病变时,由于血液供应减少和神经调节失常,足部皮肤会比正常情况冷。

参考文献
1、[1]赵雪峰,刘彬轶.跟骨骨折与足肌筋膜室综合征[J].中国骨伤, 2009(08):55-56.
2、[2]王威,李进,马健,等.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糖尿病足肌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对口引流术后换药的止痛效果观察[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足肌受伤多表现为创伤、损伤等情况,主要因素有外伤因素、过度运动、感染因素等。

外伤因素

如重物砸伤足部,直接的外力冲击可能会导致足肌挫伤,引起肌肉内出血、水肿,甚至肌纤维断裂。

过度运动

长时间的行走、跑步或站立等活动,会使足肌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容易导致肌肉疲劳。足底肌会不断地承受身体的重量,反复进行收缩和舒张,导致肌肉疲劳和微损伤的累积。

感染因素

足部皮肤破损后,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染。感染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累及足肌,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炎症还可能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使其活动受限。

参考文献
1、[1]赵雪峰,刘彬轶.跟骨骨折与足肌筋膜室综合征[J].中国骨伤, 2009(08):55-56.
2、[2]王威,李进,马健,等.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糖尿病足肌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对口引流术后换药的止痛效果观察[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观察足部的外观。检查足背和足底是否有肿胀、瘀斑、畸形等情况。如果足背或足底出现明显的隆起,可能是肌肉肿胀或肿物;瘀斑提示可能有外伤导致的出血;畸形如足内翻、外翻等可能与足肌的挛缩或神经损伤有关。同时,观察足部皮肤的颜色是否正常,有无发红、发白等情况,这可能与血液循环或炎症有关。用手指轻轻按压足肌,从足背开始,依次检查各个肌肉群。正常的足肌应该是柔软且有弹性的,按压时没有明显的疼痛。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尝试主动伸展和屈曲脚趾。观察脚趾的活动范围是否正常,每个脚趾是否能够独立地进行动作。

参考文献
1、[1]赵雪峰,刘彬轶.跟骨骨折与足肌筋膜室综合征[J].中国骨伤, 2009(08):55-56.
2、[2]王威,李进,马健,等.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糖尿病足肌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对口引流术后换药的止痛效果观察[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足肌损伤后的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

体格检查

视诊

观察足部的整体形态,包括足弓高度、有无畸形,同时注意足部皮肤的情况,看是否有红肿、瘀斑、溃疡、瘢痕或肿物等。查看足背肌和足底肌的轮廓是否正常。

触诊

用手指轻轻按压足肌,从足背到足底,感受肌肉的质地。正常足肌应该是柔软且有弹性的。如果肌肉紧张、发硬,可能是肌肉痉挛或者慢性劳损。沿着肌腱的走行进行触诊,检查肌腱是否有增粗、压痛或断裂。

反射

患者仰卧位,膝关节屈曲约90度,下肢外旋外展位。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的足底,使踝关节稍背屈,另一手用叩诊锤轻叩跟腱。

活动度检查

让患者主动伸展和屈曲脚趾,观察每个脚趾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检查踝关节的背屈、跖屈、内翻和外翻。背屈正常范围约为20-30度,跖屈约为40-50度,内翻约为30度,外翻约为20度。活动度减小可能是由于足肌紧张、挛缩或者关节损伤。

实验室检查

当怀疑足肌有炎症时,检查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当足踝关节出现肿胀、疼痛,怀疑有关节炎症时,可抽取关节液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关节液的颜色、透明度、白细胞计数、晶体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主要用于观察足部的骨骼形态和结构,包括足骨是否有骨折、脱位、骨质增生等情况。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因肌肉牵拉导致的撕脱骨折。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足弓的形态来间接了解足肌对足弓的支撑情况,扁平足或高弓足在X线上有明显的骨骼形态改变。

CT、核磁共振

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足部骨骼的细节,如复杂骨折的骨折线走向、骨折块的移位情况等。核磁共振可以清晰地显示足肌的形态、结构,以及肌肉与肌腱、骨骼、神经之间的关系。

神经电生理检查

用于评估足肌的神经支配情况。通过将电极插入足肌,记录肌肉在静息和收缩状态下的电活动。通过刺激神经干上的不同点,记录神经冲动传导的时间和速度。当神经受压或受损时,神经传导速度会减慢。可以帮助确定神经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赵雪峰,刘彬轶.跟骨骨折与足肌筋膜室综合征[J].中国骨伤, 2009(08):55-56.
[2]王威,李进,马健,等.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糖尿病足肌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对口引流术后换药的止痛效果观察[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