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窦是鼻旁窦的一部分。
额窦是位于额骨内的含气空腔。
额窦在人体的呼吸、发声共鸣以及保护颅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额窦位于额骨眉弓的深面,左右各一。其前壁为额骨外板,较厚,含骨髓;后壁为额骨内板,较薄,与颅前窝相邻,是分隔额窦与颅内的重要屏障;底壁为眼眶的上壁和前组筛窦的顶壁,此处骨质较薄;内侧壁为两侧额窦之间的分隔,常偏向一侧。额窦开口于中鼻道的筛漏斗处。
额窦的结构组成包括骨壁结构、黏膜结构等。具体分析如下:
主要由额骨构成,其骨壁厚度不均匀。前壁坚实,有保护作用;后壁相对较薄,与硬脑膜和额叶脑组织关系密切,这使得额窦疾病可能会累及颅内结构。底壁骨质较薄,与眼眶和筛窦相邻,这种毗邻关系导致额窦病变容易影响到眼眶和筛窦。
额窦内黏膜与鼻腔黏膜相延续,为纤毛柱状上皮。黏膜下层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黏液腺。纤毛向窦口方向摆动,将窦腔内的分泌物排出至鼻腔,保持额窦内的清洁。
额窦的主要功能包括减轻颅骨重量、共鸣作用、温湿度调节、免疫防御功能等。具体分析如下:
额窦的存在减轻了额骨的重量,有助于头部的平衡和运动,这是鼻旁窦的共同功能之一,在减轻颅骨整体重量的同时不影响颅骨的基本功能。
在发声过程中,额窦起到共鸣腔的作用,使声音更加饱满、洪亮。特别是在发一些需要头腔共鸣的音时,额窦的共鸣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提升声音的质量。
与鼻腔相通,额窦黏膜能够协助鼻腔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温湿度调节。空气在经过额窦时,热量和水分能够更好地交换,使进入肺部的空气更加适宜,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额窦内的黏膜含有免疫细胞和黏液,能够吸附、清除空气中的病原体。当病原体进入额窦时,免疫细胞发挥作用,防止病原体进一步侵入颅内,是呼吸道免疫防御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持额窦的健康,建议平日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猕猴桃等,以增强免疫力。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保持鼻腔的湿润和清洁。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有助于保持额窦的健康。建议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同时,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损伤额窦。
日常生活中,保持鼻腔清洁,定期清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细菌,减少感染的风险。避免用力擤鼻,用力擤鼻可能会导致鼻腔内的压力升高,从而损伤额窦。因此,应避免用力擤鼻。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
额窦与鼻腔之间的通道通畅,没有鼻塞、闷胀等感觉。在正常呼吸时,空气能够在鼻腔和额窦之间正常流通。
额窦正常分泌少量透明或白色黏液,经纤毛摆动顺利排出,不会出现分泌物增多、脓性分泌物、带血分泌物等情况。
额窦所在区域没有疼痛、压痛等不适症状,前额没有肿胀,这表明额窦及其周围组织处于健康状态。
额窦受损时的异常症状包括鼻塞和流涕、头痛和前额疼痛、嗅觉减退等。具体分析如下:
额窦炎症时,会出现鼻塞,可为单侧或双侧。鼻腔分泌物增多,可能是脓性、黏脓性或清水样鼻涕。这是因为额窦黏膜炎症导致分泌物增多,同时鼻腔黏膜也受到影响。
额窦炎常伴有头痛或前额疼痛,这是由于额窦的神经分布丰富,炎症刺激神经所致。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个体差异和炎症程度而异。
额窦病变可能影响鼻腔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这是因为额窦疾病可能干扰气味分子到达嗅区黏膜,或者炎症直接影响嗅神经的功能。
额窦的影响因素包括感染因素、过敏因素、外伤因素等。具体分析如下:
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是额窦疾病的主要原因。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后,病原体容易蔓延至额窦,引起额窦炎。额窦炎可出现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
过敏性鼻炎可累及额窦,当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时,额窦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影响额窦的正常功能。
头部外伤可能损伤额窦,如骨折等情况。额窦骨折可能导致额窦黏膜破裂、出血,还可能引起感染,甚至累及颅内结构。
由于额窦位于颅骨内,其异常症状通常不易自行判断。因此,建议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额窦的异常。同时,如果出现鼻塞和流涕、头痛和前额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或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
额窦的常用检查通常包括鼻内窥镜检查、CT扫描等。具体分析如下:
通过鼻内窥镜观察额窦的开口和鼻腔内部情况,有助于发现额窦炎症或其他异常。
CT扫描可清晰显示额窦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对额窦炎症、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