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负责吸收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形成、储存和排泄粪便。
是消化道的下段,全长约1.5米。
大肠起自右髂窝处的盲肠,沿腹腔右侧上行,至肝右叶下方转向左前下方,在脾的下方再向左行,横过腹腔中部,至左髂窝处连接直肠。直肠穿过盆膈,终止于肛门。
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
是大肠的起始部分,位于右髂窝内,是大肠中最粗、最短的部分。它的下端为盲端,向上与升结肠相延续。盲肠与回肠末端相连,此处有回盲瓣,可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回小肠。
是附属于盲肠的一段细长盲管,其位置因人而异,一般位于右下腹。阑尾根部较固定,连于盲肠后内侧壁。
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升结肠是盲肠向上延续的部分,沿腹后壁右侧上升至肝右叶下方;横结肠自肝曲向左横行至脾曲;降结肠自脾曲沿腹后壁左侧下降;乙状结肠位于左下腹,呈“乙”字形弯曲,向下连接直肠。
位于盆腔内,在骶骨和尾骨的前方,是消化管的末端。它的上端在第3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下端穿过盆膈移行于肛管。
是消化道的末端,上与直肠相连,下止于肛门。肛管周围有肛门内、外括约肌,对控制排便起着关键作用。
大肠黏膜含有大量的淋巴组织,如淋巴小结和淋巴细胞等。这些免疫细胞可以识别和清除肠道内的病原体、有害抗原等,是人体肠道免疫的重要防线。例如,当有细菌等病原体入侵大肠时,淋巴细胞会启动免疫反应来抵御。
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每天大约有1-2升的水分从小肠进入大肠,大肠会吸收其中大部分水分,使粪便逐渐成形。同时,还能吸收钠、氯等电解质和少量的维生素。例如,维生素K是由大肠内的细菌合成的,然后被大肠黏膜吸收,对人体的凝血功能等很重要。
通过大肠的运动将粪便推向直肠,当直肠内粪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刺激直肠壁的感受器,产生排便反射。然后通过肛门括约肌的协调作用,将粪便排出体外。
大肠黏膜的杯状细胞能分泌黏液,这些黏液可以润滑肠道,保护肠黏膜,防止粪便对肠壁的机械损伤,也有利于粪便的排出。
这是一种非推进性运动,主要是在空腹时出现。大肠的环形肌无规律地收缩,使结肠袋中的内容物向两个方向作短距离的位移,有利于内容物的充分混合和水分的吸收。
是一个结肠袋或一段结肠收缩,将内容物推移到下一段结肠的运动方式。这种运动可以使肠内容物缓慢地向肛门方向推进。
是一种推进性运动,类似于小肠的蠕动,但速度较慢。大肠的蠕动可以将粪便从近端结肠向远端结肠推送,最终进入直肠。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麦面包、蔬菜(芹菜、菠菜等)、水果(苹果、香蕉等)。膳食纤维可以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同时,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1500-2000毫升的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过量摄入,如油炸食品、肥肉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便秘或肠道功能紊乱。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大肠的蠕动。例如,每天进行适量的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其中,散步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刺激肠道蠕动;瑜伽中的一些扭转体式,如脊柱扭转式,能按摩腹部器官,包括大肠,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正常发挥。
大肠的日常养护有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保持良好情绪、减少不良习惯等。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肠道功能的恢复。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节律,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利于大肠的健康。
情绪因素对大肠功能有显著影响。长期的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失调,如肠易激综合征。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听音乐、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对大肠健康很重要。
避免久坐不动,减少吸烟和过量饮酒。久坐会使肠道蠕动减慢,增加便秘的风险;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对肠道黏膜造成损害,影响肠道正常功能。
正常大肠
正常大肠黏膜呈粉红色,光滑湿润。在结肠镜下可以看到大肠的血管纹理清晰,没有明显的溃疡、出血点、息肉等病变。肠壁的厚度正常,各层结构完整,蠕动正常,能够有效地完成吸收、分泌和排便等功能。
异常大肠
盲肠可能出现炎症(如盲肠炎),表现为盲肠部位的疼痛、压痛,炎症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盲肠也可能出现位置异常,如盲肠下降不全等先天性异常情况。
最常见的是阑尾炎,主要是阑尾管腔堵塞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典型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开始时可能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还可能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阑尾也可能出现位置变异,增加诊断和治疗的难度。
结肠可能出现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症状。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部分息肉可能会恶变。另外,结肠癌也是常见的结肠异常情况,可能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
直肠炎是直肠的炎症,可出现直肠部位的疼痛、坠胀感、腹泻、便血等症状。直肠脱垂是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可引起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等症状。直肠癌也是常见的直肠异常疾病,会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等症状。
肛管炎是肛管部位的炎症,会出现肛管疼痛、瘙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症状是肛周反复流脓、肿痛等。痔疮是肛管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主要症状是便血、疼痛、脱出等。
大肠的异常症状有腹痛、排便改变、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等。
大肠出现问题时,腹痛是常见症状。疼痛的部位和性质因病变部位和性质而异。例如,阑尾炎是转移性右下腹痛,结肠炎可能是左下腹或全腹的隐痛、绞痛等。
包括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腹泻、便秘、便血、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变细、黏液便、脓血便等)。例如,肠息肉可能会导致大便带血,而肠道肿瘤可能会使大便变细。
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大肠病变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或者是由于炎症刺激引起的。
在大肠严重病变时,如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例如,结肠癌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体重减轻、贫血等表现。
影响大肠的因素有先天因素、感染因素、饮食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
先天性大肠发育异常,如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或发育不良导致的,会引起顽固的便秘、腹胀等症状。
细菌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病毒、寄生虫如阿米巴原虫等感染大肠,可引起炎症,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
高纤维饮食有助于大肠健康,而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可能会导致便秘、肠道炎症等问题。
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会影响大肠的神经、血管功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如抗生素、泻药等,如果长期或不合理使用,可能会对大肠的正常菌群和肠黏膜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导致腹泻等问题。
包括久坐、吸烟、酗酒、不规律排便等。不规律排便会使大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过度吸收,导致便秘。
观察自己的排便情况,包括排便次数、大便性状、颜色等。正常情况下,每天排便1-3次或1-3天排便1次,大便呈黄褐色、成形软便。如果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或减少,大便变稀、变干、带血等,可能提示大肠有问题。另外,注意自己是否有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出现的频率、部位和性质。
大肠的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其他检查等。
医生一般会先进行腹部触诊,检查大肠所在区域是否有压痛、肿块等。例如,在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可能提示阑尾炎。还会进行直肠指诊,检查直肠内是否有肿块、狭窄、压痛等情况,这对于直肠和肛管疾病的诊断很重要。
粪便常规检查
可以检查大便的颜色、性状、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卵等。例如,大便中有红细胞可能提示肠道出血,有白细胞可能提示肠道炎症。
血常规检查
在大肠炎症或出血等情况下,血常规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升高(炎症时)或血红蛋白降低(出血时)等变化。
凝血功能检查
对于怀疑有肠道出血的患者,凝血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判断出血的原因是否与凝血异常有关。
肿瘤标志物检查
如癌胚抗原(CEA)等,对结肠癌等大肠恶性肿瘤的筛查和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但不能仅凭肿瘤标志物确诊。
X线检查
腹部平片可以观察大肠的位置、形态,是否有肠梗阻等情况。钡剂灌肠检查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大肠的轮廓、肠腔狭窄或扩张等情况,对诊断大肠病变有一定帮助。
CT检查
可以清晰地显示大肠的结构、周围组织情况,对于判断大肠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以及有无转移等情况很有价值。
MRI检查
在评估大肠病变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尤其是盆腔内直肠等病变的软组织分辨方面有优势。
超声检查
对大肠病变的诊断价值相对有限,但在观察大肠周围的积液、脓肿等情况时有一定作用。
结肠镜检查
这是诊断大肠疾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直接观察大肠黏膜的情况,发现息肉、溃疡、肿瘤等病变,并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但结肠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
胶囊内镜检查
患者口服含有摄像头的胶囊,胶囊在消化道内拍摄图像,可观察大肠部分的情况。这种检查方法相对无创,但可能会存在观察不全面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