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风湿免疫科,骨科

肩部肌肉

杨铁生
杨铁生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肩部肌肉是覆盖在肩部关节周围的多组肌肉的统称,相互协作。

对肩部的运动、稳定以及日常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关键作用。

位置

三角肌

位于肩部外侧,呈三角形,从前、外、后三面包裹肩关节。

冈上肌

起于肩胛骨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在斜方肌深面,位于肩关节上方。

冈下肌

位于冈下窝内,起自冈下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

小圆肌

在冈下肌下方,起于肩胛骨外侧缘背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下部。

大圆肌

在小圆肌下方,起于肩胛骨下角背面,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肩胛下肌

位于肩胛骨前面,起自肩胛下窝,止于肱骨小结节。

参考文献
[1]陈永智,董莹,李清,等.推拿治疗大学生颈肩部肌肉劳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4):3.
[2]朱鹏霖,苏宗信.基于肩部肌肉表面肌电的下肢外骨骼控制系统[J]. 2022(5).

这些肌肉多起于肩胛骨或锁骨,止于肱骨,通过肌腱与骨骼相连。肌纤维走向各不相同,有的呈水平走向,有的呈斜向,这种不同走向的肌纤维排列方式,使得肩部肌肉在收缩时能够产生不同方向的力量,从而实现肩部复杂多样的运动。肩部肌肉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肌腹是肌肉的中间部分,主要由肌纤维组成,能够收缩产生力量;肌腱则是肌肉两端的结缔组织,质地坚韧,将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负责传递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以带动骨骼运动。

参考文献
[1]陈永智,董莹,李清,等.推拿治疗大学生颈肩部肌肉劳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4):3.
[2]朱鹏霖,苏宗信.基于肩部肌肉表面肌电的下肢外骨骼控制系统[J]. 2022(5).
三角肌

前束可使肩关节前屈和内旋;中束能使肩关节外展;后束可使肩关节后伸和外旋,是肩部外展的主要动力肌之一。

冈上肌

主要功能是启动肩关节外展动作,并协助三角肌将手臂外展至水平位。

冈下肌和小圆肌

两者协同作用,主要使肩关节外旋。

大圆肌和肩胛下肌

大圆肌可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和内旋,肩胛下肌主要负责肩关节内旋,二者与冈下肌、小圆肌共同组成肩袖肌群,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永智,董莹,李清,等.推拿治疗大学生颈肩部肌肉劳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4):3.
[2]朱鹏霖,苏宗信.基于肩部肌肉表面肌电的下肢外骨骼控制系统[J]. 2022(5).

蛋白质是肌肉修复和生长的重要营养素,像鸡胸肉、鱼虾、豆类、蛋类、奶制品等都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以每100克鸡胸肉为例,其含有的蛋白质约为20克左右。维生素C、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轻肌肉疲劳和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橙子、柠檬、猕猴桃、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坚果、植物油、绿叶蔬菜等。钙、镁、锌等矿物质对于肌肉的正常收缩和神经传导功能至关重要。牛奶、豆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坚果、全谷物食物富含镁;瘦肉、海鲜则含锌丰富。

参考文献
[1]陈永智,董莹,李清,等.推拿治疗大学生颈肩部肌肉劳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4):3.
[2]朱鹏霖,苏宗信.基于肩部肌肉表面肌电的下肢外骨骼控制系统[J]. 2022(5).

通过俯卧撑、哑铃肩推、侧平举、俯身飞鸟等动作,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肩部不同部位的肌肉,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哑铃肩推为例,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双手握住哑铃,向上推起至手臂伸直,然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可有效锻炼三角肌前束和中束。伸展运动如肩部绕环、手臂后伸拉伸、侧弓步伸展等,可以增加肩部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活动范围,预防肌肉拉伤和肩部僵硬。在进行肩部绕环时,双手自然下垂,以肩部为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

参考文献
[1]陈永智,董莹,李清,等.推拿治疗大学生颈肩部肌肉劳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4):3.
[2]朱鹏霖,苏宗信.基于肩部肌肉表面肌电的下肢外骨骼控制系统[J]. 2022(5).

肩部肌肉的日常养护有保持正确姿势、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肩部保暖等。  

保持正确姿势

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都要保持挺胸抬头,避免弯腰驼背或低头伏案时间过长,减轻肩部肌肉的负担。在使用电脑时,应将电脑屏幕调整至合适的高度,使眼睛平视时能够看到屏幕的中心位置。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长时间重复进行同一肩部动作,如长时间打字、打羽毛球等,工作或活动一段时间后要适当休息,活动肩部,放松肌肉。

注意肩部保暖<br/>

寒冷刺激会使肩部肌肉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导致肌肉痉挛和疼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肩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必要时可佩戴护肩。

参考文献
[1]陈永智,董莹,李清,等.推拿治疗大学生颈肩部肌肉劳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4):3.
[2]朱鹏霖,苏宗信.基于肩部肌肉表面肌电的下肢外骨骼控制系统[J]. 2022(5).
肩部肌肉形态

正常肩部肌肉

正常的肩部肌肉应该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力量,在运动时能够协调地收缩和舒张,完成各种肩部动作,且不会出现疼痛、卡顿或无力等异常情况。肌肉的大小和形态与个人的身体状况、运动习惯等相适应,两侧肩部肌肉基本对称,没有明显的萎缩或肥大现象。

异常肩部肌肉

肌肉萎缩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神经损伤、长期废用、营养不良等。表现为肩部肌肉体积减小、力量减弱,肩部外观可能出现凹陷,活动范围受限,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如抬手、穿衣等。

肌肉拉伤

通常是由于运动过度、姿势不当或突然的外力作用导致。受伤部位会出现疼痛、肿胀,肌肉紧张或形成硬结,肩部活动时疼痛加剧,尤其是在做涉及受伤肌肉的动作时,如外展、上举等。

肌肉痉挛

俗称“抽筋”,常因寒冷刺激、过度疲劳、电解质紊乱等因素诱发。肩部肌肉突然发生强直性收缩,疼痛难忍,肌肉僵硬,无法正常活动,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

参考文献
[1]陈永智,董莹,李清,等.推拿治疗大学生颈肩部肌肉劳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4):3.
[2]朱鹏霖,苏宗信.基于肩部肌肉表面肌电的下肢外骨骼控制系统[J]. 2022(5).

肩部肌肉异常症状有疼痛、活动受限、肌肉无力等。

疼痛

是肩部肌肉异常最常见的症状,可为隐痛、刺痛、胀痛或酸痛等不同性质的疼痛,可在肩部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减轻,也可能在夜间或特定姿势下疼痛加剧。

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肌肉挛缩或无力等原因,肩部的活动范围减小,如无法正常外展、上举、内旋或外旋手臂,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如梳头、穿衣、伸手取物等。

肌肉无力

表现为肩部肌肉在用力时力量不足,难以完成一些原本可以轻松完成的动作,如提重物、推开门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手臂下垂,无法抬起。

参考文献
[1]陈永智,董莹,李清,等.推拿治疗大学生颈肩部肌肉劳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4):3.
[2]朱鹏霖,苏宗信.基于肩部肌肉表面肌电的下肢外骨骼控制系统[J]. 2022(5).

影响肩部肌肉的因素有外伤、运动不当、年龄增长、疾病因素、姿势不良等。  

外伤

肩部受到直接的撞击、拉伤、扭伤等外伤,容易导致肩部肌肉损伤,引发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运动不当

过度运动、运动强度增加过快、运动姿势不正确或缺乏热身准备等,都可能增加肩部肌肉的负担,导致肌肉拉伤、劳损或疲劳性损伤。

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肩部肌肉会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化,如肌肉萎缩、力量减弱、弹性降低等,同时,关节软骨也会磨损,增加肩部疾病的发生风险。

疾病因素

颈椎病、肩周炎、肩袖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疾病,都可能影响肩部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肌肉疼痛、无力、萎缩等异常情况。

姿势不良

长期保持不良的坐姿、站姿或睡姿,如弯腰驼背、低头伏案、侧卧时压迫肩部等,会使肩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起肌肉疲劳和损伤。

参考文献
[1]陈永智,董莹,李清,等.推拿治疗大学生颈肩部肌肉劳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4):3.
[2]朱鹏霖,苏宗信.基于肩部肌肉表面肌电的下肢外骨骼控制系统[J]. 2022(5).

脱去上衣,面对镜子,观察双侧肩部的形态、大小是否对称,有无肌肉萎缩、肿胀或畸形等明显异常。同时,注意观察肩部皮肤的颜色、有无瘢痕或皮疹等。尝试进行肩部的各个方向的运动,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和外旋等,感受肩部活动是否顺畅,有无疼痛、卡顿或受限的情况。正常情况下,肩部应该能够在各个方向上达到一定的活动范围,且两侧基本对称。

参考文献
[1]陈永智,董莹,李清,等.推拿治疗大学生颈肩部肌肉劳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4):3.
[2]朱鹏霖,苏宗信.基于肩部肌肉表面肌电的下肢外骨骼控制系统[J]. 2022(5).

肩部肌肉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等。  

体格检查

视诊

医生会观察肩部的外观,包括肌肉的形态、皮肤的情况,以及肩部是否有肿胀、畸形、颜色改变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肌肉萎缩、肿胀或其他异常。

触诊

通过触摸肩部肌肉,了解肌肉的紧张度、有无压痛、硬结或肿块等。触诊时,医生会用手指轻轻按压肩部各个部位的肌肉,感受其质地和反应,以发现潜在的问题。

活动度检查

医生会亲自操作,检查肩关节在各个方向上的活动范围,并与正常的活动范围进行对比,评估肩部肌肉和关节的功能状况。同时,还会注意观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有疼痛、卡顿或异常的响声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可以清晰地显示肩部骨骼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骨折、脱位、骨质增生等骨骼方面的问题。虽然X线对软组织的显示效果相对较差,但对于一些与骨骼相关的肩部疾病,如肩周炎时的肩关节周围钙化等,仍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

对肩部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能够清晰地显示肌肉的形态、结构、厚度以及肌腱的完整性,对于诊断肩部肌肉拉伤、肌腱撕裂、滑囊炎等软组织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超声检查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还可以实时动态观察肌肉和关节的运动情况。

MRI检查

对软组织的成像效果极佳,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地显示肩部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结构,对于早期发现肩部的微小损伤、炎症以及软组织病变非常敏感,是诊断肩袖损伤、肩周炎、肩部肿瘤等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但价格相对较高,检查时间较长。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主要用于检测一些与肩部肌肉疾病相关的指标,如血常规可以了解是否存在炎症反应;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可反映体内炎症的程度;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检查有助于诊断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肌肉损伤或病变。

关节液检查

当怀疑肩部存在关节炎、感染等问题时,可通过关节穿刺抽取关节液进行检查。关节液的外观、细胞计数、生化指标以及微生物培养等结果,对于诊断关节疾病的类型和原因具有重要价值,如化脓性关节炎时关节液可呈浑浊状,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其他检查

肌电图检查

通过记录肌肉在静息和收缩时的电活动,来判断肩部肌肉是否存在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对于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臂丛神经损伤等导致的肩部肌肉功能障碍有重要意义。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将电极针插入肩部特定的肌肉中,记录肌肉的电信号,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疼痛和不适。

参考文献
[1]陈永智,董莹,李清,等.推拿治疗大学生颈肩部肌肉劳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4):3.
[2]朱鹏霖,苏宗信.基于肩部肌肉表面肌电的下肢外骨骼控制系统[J]. 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