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消化内科,普通外科

胰腺

沈永华
沈永华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消化内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内分泌器官。

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功能。

在食物的消化和血糖的调节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位置

胰腺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横置于第1-2腰椎体前方,紧贴于腹后壁。其右端被十二指肠环抱,左端抵达脾门。胰腺的前面隔网膜囊与胃相邻,后方有下腔静脉、胆总管、肝门静脉和腹主动脉等重要结构。

参考文献
[1]王兴鹏,李兆申,袁耀宗.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3(2):6.
[2]高玉堂.胰腺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 2003, 18(005):347-349.

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

外分泌部

胰腺的外分泌部分由腺泡和导管组成。腺泡细胞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原、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这些消化酶经导管系统排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内分泌部

胰岛是散在于胰腺外分泌部之间的细胞团。胰岛细胞主要分为α细胞、β细胞、δ细胞和PP细胞等。其中,β细胞分泌胰岛素,它能促进糖原合成和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其作用与胰岛素相反,能升高血糖。

参考文献
[1]王兴鹏,李兆申,袁耀宗.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3(2):6.
[2]高玉堂.胰腺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 2003, 18(005):347-349.

胰腺具有外分泌功能、内分泌功能等。

外分泌功能

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同时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升高血糖。两者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

内分泌功能

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进入小肠后,在肠激酶的作用下激活成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胰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胰脂肪酶能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这些消化产物能够被小肠黏膜吸收,为人体提供营养。

参考文献
[1]王兴鹏,李兆申,袁耀宗.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3(2):6.
[2]高玉堂.胰腺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 2003, 18(005):347-349.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同时要注意比例适当。例如,适量食用瘦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谷物等碳水化合物食物,以及橄榄油等健康脂肪。过多的脂肪会增加胰腺的负担,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应减少油炸食品、动物油、奶油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轻胰腺负担。例如,西兰花、菠菜等绿叶蔬菜和苹果、香蕉等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兴鹏,李兆申,袁耀宗.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3(2):6.
[2]高玉堂.胰腺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 2003, 18(005):347-349.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减少肥胖对胰腺的不良影响。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还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例如,运动时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能辅助胰腺调节血糖。

参考文献
[1]王兴鹏,李兆申,袁耀宗.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3(2):6.
[2]高玉堂.胰腺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 2003, 18(005):347-349.

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利于胰腺的正常功能恢复。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激素分泌,包括胰岛素的分泌和调节。吸烟会增加胰腺炎等胰腺疾病的发病风险。酒精对胰腺也有直接的刺激和损害作用,过量饮酒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所以要尽量少饮酒。

参考文献
[1]王兴鹏,李兆申,袁耀宗.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3(2):6.
[2]高玉堂.胰腺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 2003, 18(005):347-349.
胰腺形态

正常胰腺

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下,正常胰腺的大小、形态和密度有一定的范围。其边界清晰,胰管通常不扩张,胰腺实质回声均匀或密度均匀。

异常胰腺

炎症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急性炎症,通常是由于胰液排出受阻,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慢性胰腺炎则是胰腺的慢性进行性炎症,可由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酗酒等因素引起。

肿瘤

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此外,还有胰腺囊性肿瘤等良性肿瘤。

参考文献
[1]王兴鹏,李兆申,袁耀宗.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3(2):6.
[2]高玉堂.胰腺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 2003, 18(005):347-349.

胰腺的异常症状有腹痛、消化不良、血糖异常等。

腹痛

急性胰腺炎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可向腰背部放射。慢性胰腺炎的腹痛通常是反复发作的隐痛或胀痛。

消化不良

胰腺疾病可能导致胰液分泌不足,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脂肪泻即大便中含有过多脂肪等消化不良症状。

血糖异常

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时,可能出现血糖升高或降低的情况。例如,糖尿病可能是胰腺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的。

参考文献
[1]王兴鹏,李兆申,袁耀宗.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3(2):6.
[2]高玉堂.胰腺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 2003, 18(005):347-349.

影响胰腺的因素有饮食因素、胆道疾病、遗传因素等。

饮食因素

长期高油脂、高蛋白饮食,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是胰腺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胆道疾病

胆石症等胆道疾病可导致胆汁反流进入胰管,引发胰腺炎。

遗传因素

部分胰腺疾病,如某些遗传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等,与遗传基因有关。

参考文献
[1]王兴鹏,李兆申,袁耀宗.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3(2):6.
[2]高玉堂.胰腺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 2003, 18(005):347-349.

注意自己是否有腹痛、腹胀、消化不良、体重下降、血糖异常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胰腺有问题。发现自己的大便颜色变浅、呈油脂状,且伴有腹部不适,可能是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导致脂肪消化吸收不良。定期监测血糖,尤其是有胰腺疾病家族史的人。如果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1.1mmol/L,可能存在胰岛素分泌异常等胰腺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兴鹏,李兆申,袁耀宗.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3(2):6.
[2]高玉堂.胰腺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 2003, 18(005):347-349.

胰腺的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等。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腹部触诊可以初步了解胰腺的情况。在胰腺炎等疾病时,可能会出现上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体征。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它可以观察胰腺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情况,对胰腺囊肿、胰腺肿大等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超声检查容易受到肠道气体等因素的干扰。

CT检查

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的结构,对于胰腺肿瘤、胰腺炎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它可以发现胰腺的占位病变、胰腺周围的渗出等情况。

MRI检查

MRI对胰腺病变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在诊断胰腺疾病方面也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微小病变和囊性病变的诊断有优势。

实验室检查

淀粉酶测定

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升高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一般在发病后数小时,血淀粉酶开始升高,尿淀粉酶升高稍晚,但持续时间较长。

血糖测定

血糖测定可以帮助判断胰腺的内分泌功能是否正常。同时,在急性胰腺炎时,血糖也可能出现异常升高。

脂肪酶测定

血清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时也会升高,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对于诊断急性胰腺炎有重要意义。

其他检查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这是一种将内镜插入十二指肠,通过造影观察胰胆管情况的检查方法。它可以用于诊断胰腺和胆道的疾病,如胆管结石、胰管狭窄等,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治疗操作,如取石等。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主要用于胆道梗阻等情况,通过穿刺肝脏内的胆管注入造影剂,显示胆道和胰管的情况,但是一种有创检查,目前应用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王兴鹏,李兆申,袁耀宗.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3(2):6.
[2]高玉堂.胰腺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 2003, 18(005):34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