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普通外科,泌尿外科

尿道旁腺

曹志强
曹志强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泌尿外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尿道旁腺是女性尿道周围的腺体,主要分布在尿道的黏膜下层。

与男性的前列腺在功能上有一定的相似性,能够分泌黏液。

在尿道的生理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位置

女性尿道旁腺主要位于尿道两侧,在尿道黏膜下层,开口于尿道外口附近。通常呈小的管状或泡状结构,沿着尿道的纵轴排列。

参考文献
[1]杨军,陈敏,鞠文,et al.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及尿道憩室的临床特征[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0(11):2.
[2]汪银锋,钱洪浪,栗宝华.尿道旁腺囊肿误诊为阴道前壁囊肿七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2, 25(9):23-24.

尿道旁腺由腺泡和导管组成。腺泡是产生黏液的部位,腺泡细胞能够合成和分泌黏液,这些黏液通过导管排出到尿道内。腺泡呈囊状,其壁由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构成,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这些细胞器与黏液的合成和分泌有关。导管则是连接腺泡和尿道的通道,一般由复层扁平上皮或移行上皮组成,能够将腺泡分泌的黏液运输到尿道。

参考文献
[1]杨军,陈敏,鞠文,et al.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及尿道憩室的临床特征[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0(11):2.
[2]汪银锋,钱洪浪,栗宝华.尿道旁腺囊肿误诊为阴道前壁囊肿七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2, 25(9):23-24.

尿道旁腺具有润滑作用、抵御病原体等功能。 

润滑作用

分泌的黏液可以润滑尿道,有助于尿液的顺利排出,减少尿道黏膜与尿液之间的摩擦,防止尿道黏膜受损。在正常排尿过程中,尿道旁腺分泌的黏液能够使尿液顺畅地通过尿道,避免产生疼痛或不适感。

抵御病原体

尿道旁腺分泌物中含有一些抗菌物质,如溶菌酶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保护尿道和泌尿系统的健康。当有少量细菌等病原体进入尿道时,这些抗菌物质可以发挥杀菌或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军,陈敏,鞠文,et al.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及尿道憩室的临床特征[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0(11):2.
[2]汪银锋,钱洪浪,栗宝华.尿道旁腺囊肿误诊为阴道前壁囊肿七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2, 25(9):23-24.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保持尿道旁腺分泌物的稀释状态,防止分泌物过于黏稠而堵塞腺管。建议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同时,多喝一些具有利尿作用的饮品,如绿茶等,也有利于尿道的清洁。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维持尿道旁腺组织的健康有重要作用。像柑橘类水果、坚果等食物富含这些维生素。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感染,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尿道旁腺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参考文献
[1]杨军,陈敏,鞠文,et al.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及尿道憩室的临床特征[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0(11):2.
[2]汪银锋,钱洪浪,栗宝华.尿道旁腺囊肿误诊为阴道前壁囊肿七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2, 25(9):23-24.

通过进行凯格尔运动等盆底肌锻炼,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这有助于改善尿道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尿道旁腺的正常功能。具体做法是收缩盆底肌肉,像憋尿一样,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天进行3-4组,每组10-15次。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也能够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包括尿道旁腺周围的血液循环。这有利于营养物质的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维持尿道旁腺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杨军,陈敏,鞠文,et al.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及尿道憩室的临床特征[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0(11):2.
[2]汪银锋,钱洪浪,栗宝华.尿道旁腺囊肿误诊为阴道前壁囊肿七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2, 25(9):23-24.

保持外阴清洁是日常养护尿道旁腺的关键。女性应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从前向后清洗,避免将肛门周围的细菌带到尿道和尿道旁腺区域。同时,要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并且勤换内裤,保持外阴的干燥。憋尿会导致膀胱过度充盈,压力升高,可能会影响尿道旁腺的正常分泌,甚至引起尿液反流,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要养成及时排尿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杨军,陈敏,鞠文,et al.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及尿道憩室的临床特征[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0(11):2.
[2]汪银锋,钱洪浪,栗宝华.尿道旁腺囊肿误诊为阴道前壁囊肿七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2, 25(9):23-24.
尿道旁腺形态

正常的尿道旁腺外观呈小的结节状或管状结构,大小一般在数毫米左右。腺泡为圆形或椭圆形,导管较细,颜色与周围组织相似。在显微镜下,腺泡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正常尿道旁腺

正常情况下,尿道旁腺没有红肿、压痛等症状。分泌的黏液清亮、稀薄,量适中,能够在尿道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且不影响尿道的正常功能。

异常尿道旁腺

炎症

尿道旁腺炎是常见的异常情况。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炎症状态下,尿道旁腺会出现红肿、疼痛,腺管可能会因为炎症渗出物而堵塞,导致分泌物排出不畅。

囊肿或脓肿形成

当腺管堵塞后,分泌物积聚,可能形成囊肿。如果囊肿继发感染,则会形成脓肿。囊肿一般表现为尿道旁的肿物,质地可能较软或中等,脓肿则会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参考文献
[1]杨军,陈敏,鞠文,et al.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及尿道憩室的临床特征[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0(11):2.
[2]汪银锋,钱洪浪,栗宝华.尿道旁腺囊肿误诊为阴道前壁囊肿七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2, 25(9):23-24.

尿道旁腺的异常症状有尿道分泌物增多、尿道疼痛或不适、尿频尿急等。

尿道分泌物增多

如果尿道旁腺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分泌物增多,且分泌物的性质可能发生改变,如变得浑浊、带有脓性或血性。

尿道疼痛或不适

患者可能会感到尿道周围疼痛,尤其是在排尿时,疼痛可能会加剧。这种疼痛可能是刺痛、隐痛或胀痛。

尿频、尿急

由于尿道旁腺的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可能会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患者会频繁地产生尿意,并且难以控制。

参考文献
[1]杨军,陈敏,鞠文,et al.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及尿道憩室的临床特征[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0(11):2.
[2]汪银锋,钱洪浪,栗宝华.尿道旁腺囊肿误诊为阴道前壁囊肿七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2, 25(9):23-24.

影响尿道旁腺的因素有细菌感染、内分泌失调、机械性损伤等。

细菌感染

是尿道旁腺异常的主要因素。不注意个人卫生、性生活不洁等都可能导致细菌进入尿道旁腺,引起感染。

内分泌失调

女性内分泌失调可能会影响尿道旁腺的分泌功能。例如,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会导致尿道旁腺黏膜萎缩,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引发感染。

机械性损伤

如外伤、粗暴的性行为等可能会损伤尿道旁腺及其导管,引起炎症或其他异常情况。

参考文献
[1]杨军,陈敏,鞠文,et al.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及尿道憩室的临床特征[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0(11):2.
[2]汪银锋,钱洪浪,栗宝华.尿道旁腺囊肿误诊为阴道前壁囊肿七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2, 25(9):23-24.

女性可以通过观察尿道外口的分泌物来初步判断尿道旁腺是否异常。如果分泌物增多、颜色异常如发黄、发绿、带血等或质地改变如变得浓稠、有异味等,可能提示尿道旁腺存在问题。注意自己是否有尿道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且没有明显的其他原因如饮水过多等,也有可能是尿道旁腺出现异常。

参考文献
[1]杨军,陈敏,鞠文,et al.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及尿道憩室的临床特征[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0(11):2.
[2]汪银锋,钱洪浪,栗宝华.尿道旁腺囊肿误诊为阴道前壁囊肿七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2, 25(9):23-24.

尿道旁腺的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等。

体格检查

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会首先观察外阴的外观,查看尿道外口周围是否有红肿、肿物等情况。然后,可能会进行触诊,轻轻按压尿道旁腺区域,检查是否有压痛、肿块等异常体征。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可以清晰地显示尿道旁腺的形态、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囊肿、脓肿等异常情况。超声检查无创伤、操作简便,可以作为初步检查的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对一些复杂的病例,如怀疑尿道旁腺肿瘤等情况,MRI或CT能够更准确地显示病变的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实验室检查

分泌物检查

对尿道旁腺分泌物进行涂片检查,可以观察是否有细菌、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成分。还可以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并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血液检查

通过检查血常规、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血沉等等指标,可以了解身体的炎症状态,辅助判断尿道旁腺是否存在炎症。

其他检查

尿道镜检查

通过尿道镜可以直接观察尿道旁腺的开口情况,以及尿道黏膜的状态。如果尿道旁腺有炎症、囊肿等情况,尿道镜下可以看到相应的病变表现,如开口红肿、分泌物外溢等。

参考文献
[1]杨军,陈敏,鞠文,et al.女性尿道旁腺囊肿及尿道憩室的临床特征[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0(11):2.
[2]汪银锋,钱洪浪,栗宝华.尿道旁腺囊肿误诊为阴道前壁囊肿七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2, 25(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