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肌是人体肌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布于髋部、大腿、小腿和足部。
对人体的运动、姿势维持等诸多功能发挥着关键作用。
下肢肌包括髋肌、大腿肌、小腿肌、足肌。
主要位于髋关节周围,部分肌肉起于骨盆,止于股骨。例如臀大肌,起自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是人体最表浅的一块肌肉。
分布在股骨周围,可分为前群、内侧群和后群。前群如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面,是人体最大的肌肉之一,四个头(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中间肌)向下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内侧群位于大腿内侧,主要作用是内收髋关节;后群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主要负责屈膝和伸髋动作。
在小腿骨周围,也分为前群、外侧群和后群。前群包括胫骨前肌等,可使足背屈和内翻;外侧群如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主要作用是使足外翻和跖屈;后群较复杂,有浅层的小腿三头肌(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主要负责跖屈踝关节,深层的肌肉对足的精细动作起作用。
位于足部,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足背肌较为薄弱,主要协助足趾的运动;足底肌在足底形成许多小肌肉群,对维持足弓和足的各种复杂运动如行走、跑步时的抓地动作等非常重要。
下肢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肌腹是肌肉的主体部分,主要由肌纤维构成,能够收缩产生力量。肌腱则是坚韧的结缔组织,将肌肉连接到骨骼上,把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传递到骨骼,从而带动关节运动。例如,跟腱是小腿三头肌的肌腱,连接小腿三头肌和跟骨,在踝关节的跖屈动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下肢肌一般具有维持独立姿势、支持体重、支配下肢活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足趾关节等功能。
当人体站立时,下肢肌特别是小腿肌和髋肌协同工作,通过持续的肌肉收缩来对抗重力,保持身体的直立姿势。例如,在单腿站立时,臀中肌、臀小肌等髋部外展肌群会收缩,防止骨盆向非支撑侧倾斜,维持身体平衡。
下肢肌肉在行走、站立等过程中承受身体的重量。在正常站立时,大部分体重通过下肢骨骼传导至地面,但肌肉也起到分散压力和缓冲的作用。比如,当从高处跳下时,下肢肌尤其是大腿和小腿的肌肉会收缩,减轻冲击力,防止关节损伤。
下肢的各种动作,如髋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收和旋转,膝关节的屈伸,踝关节的背屈跖屈以及足趾的屈伸等,都是由下肢肌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的。例如,在行走过程中,髋关节的屈肌(如髂腰肌)收缩使大腿向前抬起,然后伸肌(如臀大肌)收缩使大腿向后伸展;膝关节的伸肌(股四头肌)在支撑期保持膝关节伸直,屈肌(股二头肌等)在摆动期使膝关节屈曲;踝关节的跖屈肌(小腿三头肌)在蹬地时发力,推动身体向前。
众多髋肌参与髋关节的运动。如臀大肌是髋关节有力的伸肌,在爬楼梯、跑步等动作的后蹬阶段发挥重要作用;髋部的内收肌群(如长收肌、短收肌等)使髋关节内收,在并腿动作中起作用。
股四头肌是膝关节的主要伸肌,在站立、行走、跑步等动作中保持膝关节伸直;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是膝关节的屈肌,在膝关节的弯曲动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小腿三头肌是踝关节最强大的跖屈肌,在跳跃、踮脚等动作中起主要作用;胫骨前肌是踝关节的主要背屈肌,在抬脚、行走时控制足的抬起动作。
足底和足背的肌肉共同作用,控制足趾的屈伸和内收外展。例如,拇长伸肌和拇短伸肌负责拇趾的伸展,在行走时推动身体向前的最后阶段发挥作用。
蛋白质是肌肉修复和生长的重要原料。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适量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钙是肌肉收缩和舒张以及骨骼健康所必需的矿物质。
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下肢肌肉的耐力。慢跑能够使下肢肌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收缩和舒张,提高肌肉的代谢能力和血液供应。结合力量训练,包括深蹲、腿弯举、提踵等动作。深蹲主要锻炼大腿前群和臀部肌肉,在深蹲过程中,股四头肌、臀大肌等肌肉会承受较大的负荷,从而刺激肌肉生长和力量增强;腿弯举针对大腿后群肌肉,能有效增强屈膝力量;提踵主要锻炼小腿三头肌,提高踝关节的跖屈力量。
下肢肌的日常养护一般有避免外伤、纠正不良姿势、定期检查等。
在日常活动中,注意环境安全,如在湿滑的地面行走要小心,避免摔倒导致下肢肌肉拉伤、挫伤等。在进行运动时,要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足球运动员佩戴护腿板,防止外力直接撞击腿部肌肉。
长期不良的站姿和坐姿会导致下肢肌肉受力不均,引发肌肉疲劳和损伤。应保持正确的姿势,站立时双脚均匀受力,挺胸抬头;坐下时尽量保持双脚平放在地面,膝盖与髋关节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期运动的人群。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能够早期发现下肢肌的潜在问题,如肌肉萎缩、肌腱损伤等,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正常下肢肌
肌肉力量正常,能够完成各种日常活动和运动要求的动作。肌肉的弹性良好,没有疼痛、肿胀等异常症状。正常情况下,当要求一个人快速行走时,下肢肌能够迅速、协调地收缩和舒张,使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产生流畅的动作。
异常下肢肌
多由外力引起,如运动中的碰撞、摔倒等。肌肉拉伤是常见的急性创伤,表现为肌肉突然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局部可能出现肿胀和淤血。例如,在短跑过程中,突然加速可能导致大腿后群肌肉拉伤。
长期过度使用或姿势不良是主要原因。如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小腿肌肉容易出现慢性劳损,表现为肌肉酸痛、僵硬,活动后症状可能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部分症状。
如多发性肌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累及下肢肌时,会出现肌肉无力、疼痛,肌肉压痛明显,还可能伴有发热、皮疹等全身症状。
这是一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肌肉无力和萎缩。患者会逐渐出现行走困难、上下楼梯费力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下肢肌萎缩明显,肌肉力量严重下降。
如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下肢肌可出现波动性无力,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严重时可能导致肢体瘫痪。
反复在同一部位进行肌肉注射,可能导致局部肌肉纤维化。肌肉会变得硬而缺乏弹性,影响肌肉的正常收缩和舒张,还可能引起局部疼痛。
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如脂肪瘤,一般生长缓慢,多表现为局部肿块,对肌肉功能影响相对较小;恶性肿瘤如横纹肌肉瘤,生长迅速,可侵犯周围组织,导致疼痛、肿胀,严重影响下肢肌的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下肢肌的异常症状一般包括疼痛、出血、肿胀、活动受限或瘫痪、畸形、全身症状等。
这是下肢肌异常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的性质多样,可能是刺痛、钝痛、酸痛或牵拉痛。例如,肌肉拉伤时,通常会感到突然的刺痛或牵拉痛;而慢性劳损引起的疼痛多为酸痛。
在急性创伤如严重的肌肉撕裂或骨折伴肌肉损伤时,可能会出现肌肉内部出血。表现为局部肿胀、淤血,皮肤颜色可能变成青紫色。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炎症、创伤后的组织液渗出、肿瘤等。肿胀的程度不同,轻微的肿胀可能仅表现为局部轻度隆起,严重的肿胀可能会导致肢体明显增粗,影响关节活动。
当肌肉损伤严重、肌肉力量极度下降(如肌营养不良、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肌无力)或关节受到严重影响时,会出现下肢活动受限。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下肢瘫痪,完全丧失运动能力。
在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肌性斜颈累及下肢肌、严重的肌肉挛缩如长期的肌肉炎症或损伤后的瘢痕挛缩或骨折畸形愈合等情况下,下肢肌可能会出现畸形,影响下肢的外观和功能。
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多发性肌炎、感染性疾病累及下肢肌等,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皮疹等全身症状。
影响下肢肌的因素有外伤或劳损、不良姿势、感染因素、先天及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等。
运动中的意外碰撞、摔倒,长期过度使用下肢肌肉等是导致下肢肌异常的常见因素。
长时间保持不良的站姿、坐姿或睡姿,会使下肢肌处于不正常的受力状态,增加肌肉损伤和疲劳的风险。
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引起肌肉炎症,如流感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引发了机体的免疫反应,累及下肢肌。
先天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会影响下肢肌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如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
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会影响肌肉的修复和生长,增加肌肉疾病的发生风险。
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来测试下肢肌力量。例如,单腿下蹲测试大腿和臀部肌肉力量,正常情况下能够比较平稳地完成单腿下蹲动作;提踵测试小腿肌肉力量,能够连续完成多次提踵动作说明小腿肌肉力量较好。可以通过简单的动作来测试下肢肌力量。例如,单腿下蹲测试大腿和臀部肌肉力量,正常情况下能够比较平稳地完成单腿下蹲动作;提踵测试小腿肌肉力量,能够连续完成多次提踵动作说明小腿肌肉力量较好。
下肢肌常用的检查一般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首先观察下肢肌的外观,包括肌肉的大小、形状、有无肿胀、畸形等。然后通过触诊,感受肌肉的质地、温度,检查是否有压痛、肿块等。例如,在检查小腿肌肉时,医生会用手指轻轻按压肌肉,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以判断是否存在肌肉损伤或炎症。检查肌肉力量,通过让患者完成一些特定的动作来评估。如检查股四头肌力量,会让患者坐在椅子上,伸直膝关节抵抗医生施加的阻力;检查踝关节跖屈力量,会让患者踮脚抵抗阻力。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一些指标来帮助诊断下肢肌异常。例如,检测肌酸激酶(CK)水平,在肌肉损伤、炎症或肌营养不良等情况下,CK水平通常会升高。检测炎症标志物如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在肌肉炎症疾病中,这些指标可能会升高。
X线检查
主要用于观察骨骼情况,因为下肢肌异常有时可能与骨折、骨肿瘤等有关。例如,在肌肉附着部位的撕脱骨折,X线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和程度。
CT检查
CT扫描比X线检查更能清晰地显示骨骼结构,还可以对软组织进行一定程度的观察。在下肢肌肿瘤的诊断中,CT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核磁共振(MRI)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最强,是诊断下肢肌疾病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肌肉、肌腱、韧带等结构,对于肌肉拉伤、炎症、肿瘤等病变能够准确地定位和定性。例如,在肌肉拉伤的早期,MRI可以显示肌肉纤维的撕裂程度和范围。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具有便捷、无创等优点。它可以观察肌肉的形态、结构,检测是否有肌肉撕裂、血肿等情况。在肌肉注射后,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观察注射部位的肌肉是否有异常变化,如局部肿胀、纤维化等。
神经电生理检查
用于评估神经-肌肉接头和周围神经的功能。如肌电图检查,通过记录肌肉在静息和收缩时的电活动,判断是否存在神经传导异常。在神经系统异常性肌无力(如重症肌无力)、周围神经损伤等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关节镜检查
主要用于检查关节内部情况,因为下肢肌异常可能与关节病变有关。通过关节镜可以直接观察关节腔内的结构,如关节软骨、滑膜、韧带等,对于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踝关节软骨损伤等疾病有重要意义,这些关节病变可能会影响下肢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