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外科,泌尿外科

泌尿系结石

曹志强
曹志强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泌尿外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泌尿系结石,又称尿石症,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病的总称,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

根据结石所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

其发病与环境因素、全身性病变及泌尿系统疾病有密切关系,结石形成机制未完全阐明,多认为与代谢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

位置

肾结石

位于肾脏的肾盂、肾盏等部位。左右侧肾脏都可发生,以肾盂肾盏内最为常见。

输尿管结石

多数来源于肾脏,停留在输尿管的不同部位,常停留或嵌顿在输尿管生理狭窄处,即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及输尿管膀胱连接处。

膀胱结石

在膀胱内形成,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多由于营养不良引起,后者主要继发于下尿路梗阻性疾病。

尿道结石

比较少见,多数来源于膀胱结石排出时停留嵌顿于尿道,可位于尿道的前列腺部、球部及舟状窝等部位。

参考文献
[1]孙颖浩,王林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2]叶章群.泌尿系结石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 22(003):261-262.

泌尿系结石一般由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和有机基质如基质A、酸性黏多糖等组成。晶体物质占绝大部分,有机基质在结石形成过程中起支架和黏附等作用,使晶体物质能够附着、聚集并逐渐增大形成结石。不同成分的结石,其晶体结构有所不同,例如草酸钙结石通常呈棕褐色,表面有细小的颗粒状突起,质地较硬;尿酸结石多呈黄色或红棕色,表面光滑,质硬等。

参考文献
[1]孙颖浩,王林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2]叶章群.泌尿系结石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 22(003):261-262.

正常的泌尿系统具有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盐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等重要功能。而泌尿系结石会对这些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尿路梗阻、损伤尿路黏膜,进而引起疼痛、血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孙颖浩,王林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2]叶章群.泌尿系结石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 22(003):261-262.

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30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稀释尿液中的成石物质,减少晶体沉积,预防结石形成和促进小结石排出。避免摄入过多的高钙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等,但对于吸收性高钙尿症患者,可适当减少钙的摄入。减少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甜菜、坚果、可可、茶叶等,以降低草酸钙结石的形成风险。

参考文献
[1]孙颖浩,王林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2]叶章群.泌尿系结石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 22(003):261-262.

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同时也有利于尿液的排出,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一些特殊部位的结石,如肾下盏结石,可通过一些特定的体位运动,如倒立、侧卧等,帮助结石移动至肾盂,便于排出。但这些体位运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因过度运动导致结石嵌顿或损伤尿路。

参考文献
[1]孙颖浩,王林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2]叶章群.泌尿系结石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 22(003):261-262.

泌尿系结石日常养护有规律作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憋尿等。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结石的形成。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会阴部清洁,尤其是女性,要注意经期卫生,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因为泌尿系统感染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重要诱因之一。

避免憋尿

养成及时排尿的好习惯,避免憋尿,以减少尿液在尿路中的停留时间,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孙颖浩,王林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2]叶章群.泌尿系结石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 22(003):261-262.
泌尿系结石形态

结石的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圆形、椭圆形、哑铃形、鹿角形、桑葚状等。其形状与结石的形成部位、成分以及形成过程等因素有关。表面可光滑或粗糙,颜色也因成分不同而异,如草酸钙结石多为褐色,尿酸结石多呈黄色或红棕色,胱氨酸结石呈淡黄色等。

异常泌尿系结石

成分异常

除了常见的草酸钙、尿酸、胱氨酸等成分的结石外,还可能有一些少见成分的结石,如磷酸镁铵结石,常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尤其是由产脲酶细菌引起的感染;还有碳酸钙结石等。

大小异常

结石大小不一,小的如泥沙样,可随尿液排出而不易被察觉;大的结石可充满整个肾盂肾盏,形成鹿角形结石,甚至可达数厘米,难以自行排出,需要医学干预。

数量异常

可单发,也可多发,多发性结石在泌尿系统中同时存在多个结石,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复发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孙颖浩,王林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2]叶章群.泌尿系结石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 22(003):261-262.

泌尿系结石异常症状有疼痛、血尿、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等。

疼痛

是泌尿系结石最常见的症状,不同部位的结石疼痛特点有所不同。肾结石可引起腰部隐痛或钝痛,活动后可加重;输尿管结石多为突发的剧烈绞痛,疼痛常从腰部或上腹部开始,沿输尿管向下腹部、腹股沟、会阴部等部位放射,疼痛呈阵发性发作,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膀胱结石可引起下腹部疼痛和排尿疼痛,疼痛常因排尿动作而诱发或加剧;尿道结石可导致排尿困难和疼痛,疼痛可放射至阴茎头部。

血尿

可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多在疼痛后出现,是由于结石损伤尿路黏膜引起的。血尿的严重程度与结石对尿路黏膜损伤程度有关,一般来说,活动后血尿会加重。

排尿困难

多见于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结石可阻塞尿路,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出现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尿滴沥甚至尿潴留等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

当结石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同时还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参考文献
[1]孙颖浩,王林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2]叶章群.泌尿系结石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 22(003):261-262.

影响泌尿系结石的因素有个人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疾病因素等。

个体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等。一般来说,25-40岁是泌尿系结石的高发年龄段,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和生理结构有关;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胱氨酸尿症、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等,可导致遗传性泌尿系结石的形成。

环境因素

气候炎热地区,人体出汗多,尿液浓缩,容易形成结石;水质中钙、镁等矿物质含量过高,也可能增加结石的发病风险。

饮食因素

高钙、高草酸、高嘌呤、高胱氨酸等饮食结构,以及水分摄入不足,都与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

疾病因素

一些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输尿管狭窄、前列腺增生、膀胱憩室等,可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尿液中的成石物质容易在尿路中沉积形成结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导致血钙升高,增加肾结石的发病风险;痛风患者尿酸代谢异常,易形成尿酸结石。

参考文献
[1]孙颖浩,王林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2]叶章群.泌尿系结石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 22(003):261-262.

平时可留意尿液的颜色、性状等。如果尿液中出现血尿,即尿液呈红色或粉红色,可能提示有泌尿系结石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如果发现尿液浑浊,或有砂粒样物质排出,也应警惕结石的可能。注意自身是否有腰部、腹部、会阴部等部位的疼痛,以及疼痛的性质、程度和发作频率。如出现突发的剧烈绞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是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关注自己的排尿是否顺畅,有无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若有这些症状,可能与膀胱结石或尿道结石有关。

参考文献
[1]孙颖浩,王林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2]叶章群.泌尿系结石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 22(003):261-262.

泌尿系结石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等。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等,若患者疼痛剧烈,可表现为面色苍白、痛苦面容。同时观察腹部外形,有无膨隆等异常情况。通过触诊腹部,了解有无压痛、反跳痛等,肾区有无叩击痛。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时,患侧肾区常有叩击痛;膀胱结石可在下腹部耻骨上区触及压痛。对于男性患者,直肠指诊可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同时可触及后尿道,判断是否有尿道结石。

影像学检查

B超

是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无创、价格低廉等优点。可发现2毫米以上的结石,能够了解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数量,以及是否合并肾积水等情况。对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B超更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X线检查

包括腹部平片(KUB)和静脉尿路造影(IVU)。腹部平片可显示大部分含钙结石的位置和形态,但对于尿酸结石等透光性结石,可能无法显示;静脉尿路造影可了解泌尿系统的形态和功能,明确结石的位置、梗阻程度及对肾功能的影响,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CT检查

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尤其是对非增强CT扫描,能够发现更小的结石,可明确结石的大小、位置、形态、密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还能评估肾脏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磁共振成像(MRI)

一般不用于泌尿系结石的直接诊断,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鉴别诊断泌尿系统肿瘤与结石时,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可了解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结晶等。若尿中红细胞增多,提示可能有结石引起的血尿;白细胞增多则可能提示合并感染;同时,还可通过尿液结晶分析,初步判断结石的成分类型。

血常规

当结石合并感染时,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可升高,提示有炎症反应。

肾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了解肾脏功能是否受损。对于长期存在泌尿系结石或双侧尿路梗阻的患者,肾功能检查尤为重要。

结石成分分析

对排出或取出的结石进行成分分析,可明确结石的具体成分,为制定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其他检查

内镜检查

包括膀胱镜、输尿管镜等。膀胱镜可直接观察膀胱内有无结石、肿瘤等病变,同时可进行取石、碎石等治疗;输尿管镜可用于诊断和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直视下观察结石并进行碎石、取石操作。

24小时尿定量分析

收集患者24小时的尿液,检测其中的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物质的含量,有助于了解患者的代谢情况,判断结石形成的原因,为预防结石复发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孙颖浩,王林辉.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2]叶章群.泌尿系结石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5, 22(003):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