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是构成外鼻的主要骨骼之一,左右各一,呈长方形薄板状。
鼻骨对于维持外鼻的形状、支撑鼻梁以及保护鼻腔内部结构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鼻骨在面部的外观美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鼻骨位于颜面的中央,两侧鼻骨在中线相互连接,构成鼻梁的硬骨部分。其上方与额骨相连,下方与上颌骨额突相接,后缘与筛骨垂直板相连,前缘则直接参与构成外鼻的外形。
鼻骨为扁骨,有内外两面和上下前后四缘。外面光滑,向内凹陷,构成鼻梁的外表面;内面有筛骨垂直板和鼻中隔软骨附着。鼻骨上缘较厚,与额骨鼻突相接;下缘较薄,与上颌骨额突和鼻外侧软骨相连;前缘锐利,与对侧鼻骨共同构成鼻梁的前界;后缘较钝,与筛骨垂直板相连接。
鼻骨的主要功能有支撑功能、保护功能、美学功能等。具体分析如下:
鼻骨为外鼻提供主要的支撑力,维持鼻梁的高度和形状,使外鼻能够保持其正常的突出形态。这对于保证鼻腔的通畅和正常的呼吸功能至关重要,因为塌陷或变形的鼻骨可能会导致鼻腔通气受阻。
作为鼻腔的外层保护结构,鼻骨能够阻挡部分外力对鼻腔内部精细结构的伤害。当面部受到轻微碰撞时,鼻骨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对鼻腔黏膜、血管和神经等内部结构的损伤。
鼻骨的形态和位置对整个面部的外观有很大影响。一个挺直、比例协调的鼻骨能够提升面部的立体感和美感,符合大多数人对于面部美学的认知。
日常饮食应均衡,多补充钙质和蛋白质,多进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还有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乳制品等,确保维生素 D 的充足供应,更好地维护鼻骨的健康。另外,要保持清淡饮食,忌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每周进行规律、合理的运动有助于维持鼻骨的正常功能,运动以自身耐受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建议进行拳击、滑轮等危险运动时做好防护。通过鼻腔进行深呼吸练习,不仅对鼻腔内部功能有益,也可以对鼻骨产生积极影响。深呼吸时,鼻骨周围的肌肉和组织会随着空气的进出而轻微运动,这有助于保持鼻骨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由于鼻骨位置比较突出,容易受到外力伤害,在日常活动中要特别注意避免碰撞。如在运动时要注意保护面部,避免参与可能导致鼻部受伤的激烈对抗性运动,或者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头盔等。
保持鼻骨表面皮肤的清洁和健康也很重要。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清洗面部,包括鼻骨部位,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和护肤品,防止堵塞皮脂腺和汗腺,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干燥。
鼻骨的形状和位置正常,鼻梁挺直或符合个体的正常生理特征,没有塌陷、歪斜、畸形等情况。鼻骨表面的皮肤光滑、色泽均匀,没有红肿、破损、瘢痕等异常。
鼻骨能够正常支撑外鼻,保证鼻腔的通气功能。没有因为鼻骨结构异常而导致通气障碍,在正常呼吸时,空气能够顺畅地通过鼻腔,没有呼吸不畅或阻塞感。
鼻骨本身没有疼痛、压痛、瘙痒、麻木等不适感觉。在触摸、按压或日常活动中,鼻骨都感觉正常,这表明鼻骨的结构完整,没有受到损伤或病变的影响。
鼻骨受损时的异常症状包括外观改变、通气障碍、疼痛和不适感等。具体分析如下:
鼻骨受伤或患病后,最明显的症状是外观改变。可能出现塌陷、歪斜、肿胀、畸形等情况。鼻骨骨折后,鼻梁可能会出现塌陷或歪斜,严重影响面部的美观。
如果鼻骨结构异常,如骨折后移位等,可能会导致通气不畅。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呼吸时有阻力,或者一侧鼻腔通气明显不如另一侧。
鼻骨受伤或出现病变时,通常会出现疼痛、压痛、瘙痒、麻木等不适感觉。例如,鼻骨骨折时,触摸鼻骨会感到剧烈疼痛;鼻骨周围炎症可能会引起瘙痒或刺痛感。
鼻骨的影响因素包括外伤因素、疾病因素等。具体分析如下:
鼻骨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是外伤,如车祸、运动碰撞、摔倒、打架斗殴等情况都可能导致鼻骨受伤。外伤可能引起鼻骨骨折、移位,进而影响鼻骨的形状、功能和外观。
先天性疾病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先天性鼻骨畸形,如先天性鞍鼻、鼻骨发育不全等。这些畸形会影响鼻骨的外观和功能,可能与遗传因素或胚胎期的环境因素有关。
鼻腔疾病
鼻腔内部的疾病,如鼻窦炎、鼻炎等,可能会累及鼻骨。长期的鼻窦炎可能会引起鼻骨周围的炎症,导致鼻骨疼痛或骨质吸收等情况。
若发现鼻部受伤后,出现鼻梁歪斜或塌陷、疼痛肿胀、鼻出血等异常症状,则应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鼻骨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鼻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具体分析如下:
主要是采用视诊、触诊等方法。视诊可观察外鼻有无畸形、肿胀、淤血以及眼眶有无水肿,眼球有无移位,活动是否正常等。鼻部触诊时,骨折处轻触之有压痛,并可出现骨摩擦感。
可观察鼻黏膜有无破损、出血,有无鼻中隔偏曲等。
如鼻骨侧位片可显示鼻骨骨折线,上下有无移位情况;鼻颏位可显示鼻背有无塌陷。能准确判断有无鼻骨骨折和骨折的位置、部位、类型,有无合并邻近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