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普通外科,骨科

筋膜

王磊
王磊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外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筋膜是一种遍布全身的结缔组织。

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包裹着肌肉、骨骼、内脏器官等,将身体各部分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身体提供支撑、保护和运动的协调功能。

位置

浅筋膜

位于皮肤下方,也叫皮下筋膜,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直接与皮肤相连,为皮肤提供了一定的弹性和移动性,还具有保温、储存能量等作用。我们能轻松地捏起皮肤,就是因为浅筋膜的存在。

深筋膜

位于浅筋膜的深层,包绕着肌肉、肌群、血管和神经等,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深筋膜在四肢等部位较为发达,如大腿的深筋膜,可以限制肌肉的过度活动,同时为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力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银露,郭晏同,王满宜.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11):4.
[2]赵家胜.腰背肌筋膜与腰背肌筋膜炎诊治的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003):21-22.

筋膜分为纤维成分、细胞成分、基质等。

纤维成分

主要由胶原蛋白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胶原蛋白纤维具有很高的抗张力强度,使筋膜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而不轻易断裂,为身体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保护;弹性纤维则赋予了筋膜一定的弹性,使其在受到外力拉伸后能够恢复原状,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和弹性。

细胞成分

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等。成纤维细胞是筋膜中最主要的细胞类型,它能够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纤维、弹性纤维等细胞外基质成分,维持筋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巨噬细胞则具有免疫防御功能,能够清除筋膜中的病原体和异物,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基质

是一种无定形的胶状物质,填充在纤维和细胞之间,主要由水、糖胺聚糖和蛋白质等组成。基质的存在为筋膜提供了一定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场所,同时也有助于维持筋膜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平衡。

参考文献
[1]李银露,郭晏同,王满宜.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11):4.
[2]赵家胜.腰背肌筋膜与腰背肌筋膜炎诊治的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003):21-22.

筋膜具有支持与保护、力的传递与运动协调、维持身体姿势、营养物质运输与代谢产物排出等。

支持与保护

筋膜如同身体的“紧身衣”,为肌肉、骨骼和内脏器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护。胸腰筋膜能够增强腰部的稳定性,保护腰部的肌肉和骨骼,减少受伤的风险。

力的传递与运动协调

当肌肉收缩时,筋膜能够将肌肉的力量有效地传递到骨骼和关节,从而产生运动。同时,筋膜还能够协调不同肌肉群之间的运动,使身体的动作更加流畅和协调。在跑步时,腿部的筋膜能够将大腿肌肉的力量传递到小腿和脚部,推动身体向前运动。

维持身体姿势

筋膜的张力和弹性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姿势。良好的筋膜状态可以使身体在站立、坐卧等各种姿势下保持平衡和稳定。背部的筋膜对于维持人体的直立姿势起着重要的作用。

营养物质运输与代谢产物排出

筋膜中的血管和淋巴管为周围组织提供了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也能够将代谢产物和废物排出体外,维持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参考文献
[1]李银露,郭晏同,王满宜.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11):4.
[2]赵家胜.腰背肌筋膜与腰背肌筋膜炎诊治的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003):21-22.

胶原蛋白是构成筋膜的重要成分之一,食用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有助于维持筋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如猪蹄、鸡爪、鱼皮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通过烹饪后食用,为身体补充胶原蛋白。维生素C是胶原蛋白合成所必需的营养素,它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筋膜的抗损伤能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猕猴桃、西兰花等,都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

参考文献
[1]李银露,郭晏同,王满宜.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11):4.
[2]赵家胜.腰背肌筋膜与腰背肌筋膜炎诊治的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003):21-22.

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为筋膜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筋膜的弹性和韧性。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为宜。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而肌肉的强壮又可以为筋膜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护。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要注意逐渐增加负荷,避免过度训练造成筋膜损伤。如瑜伽、普拉提等,伸展运动能够有效地拉伸筋膜,增加筋膜的柔韧性和活动范围,预防筋膜粘连和挛缩。每天进行10-15分钟的伸展运动,可以帮助放松筋膜,缓解肌肉紧张。

参考文献
[1]李银露,郭晏同,王满宜.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11):4.
[2]赵家胜.腰背肌筋膜与腰背肌筋膜炎诊治的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003):21-22.

筋膜的日常养护有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保暖等。

保持正确的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立还是行走,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减少筋膜受到的不均衡压力,预防筋膜损伤和变形。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导致筋膜局部受压,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引起筋膜疲劳和损伤。因此,在工作或学习过程中,要定时起身活动,舒展身体,促进筋膜的血液循环。

注意保暖

寒冷会使筋膜收缩,降低其弹性和柔韧性,容易导致筋膜损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筋膜受寒。

参考文献
[1]李银露,郭晏同,王满宜.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11):4.
[2]赵家胜.腰背肌筋膜与腰背肌筋膜炎诊治的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003):21-22.
筋膜形态

筋膜在身体的大部分区域呈片状分布,如覆盖在背部、腹部、四肢等部位的深筋膜,这些片状的筋膜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整体,为身体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和保护。在一些部位,筋膜会形成条索状的结构,如颈部的胸锁乳突肌筋膜、上肢的肱二头肌筋膜等。这些条索状的筋膜与肌肉紧密相连,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着传递力量和协调运动的作用。筋膜在某些部位还会呈现出网状的形态,如在关节周围,筋膜形成的网状结构可以包绕关节,为关节提供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还能够限制关节的过度活动,保护关节免受损伤。

正常筋膜

正常的筋膜质地柔软而有弹性,表面光滑,能够随着身体的运动而自由伸展和收缩,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或不适感。一般呈白色或淡粉红色,这与其丰富的血液供应和正常的组织代谢有关。正常筋膜能够有效地发挥其支持、保护、力的传递和运动协调等功能,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和姿势。

异常筋膜

紧张和挛缩

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过度运动、外伤等原因,筋膜可能会出现紧张和挛缩的情况。表现为筋膜的弹性降低,质地变硬,活动范围受限,常伴有疼痛和不适感。例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可能会导致颈部筋膜紧张,引起颈部疼痛和僵硬。

粘连

筋膜在受到损伤后,其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筋膜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粘连的筋膜会影响肌肉的正常活动和关节的灵活性,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如腹部手术后,腹腔内的筋膜可能会发生粘连,导致肠梗阻等并发症。

炎症

当筋膜受到感染、外伤等刺激时,可能会引发炎症反应。炎症状态下的筋膜会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参考文献
[1]李银露,郭晏同,王满宜.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11):4.
[2]赵家胜.腰背肌筋膜与腰背肌筋膜炎诊治的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003):21-22.

筋膜异常症状有疼痛、活动受限、肌肉紧张和无力、局部肿胀等。

疼痛

这是筋膜异常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性质多样,如刺痛、隐痛、胀痛、酸痛等,疼痛的部位也因筋膜异常的位置而异。足底筋膜出现问题时,会引起足底疼痛,尤其是在行走或站立时疼痛加剧。

活动受限

筋膜的异常会导致肌肉的活动范围减小,关节的灵活性下降,从而影响身体的正常活动。如肩部筋膜粘连可能会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无法正常抬手、旋转等。

肌肉紧张和无力

筋膜与肌肉紧密相连,筋膜的异常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肌肉紧张或无力。腰部筋膜紧张可能会引起腰部肌肉紧张,同时也会影响腰部肌肉的力量输出,导致腰部乏力。

局部肿胀

当筋膜发生炎症或损伤时,局部可能会出现肿胀的症状,这是由于组织液渗出和炎症反应引起的。如膝关节周围的筋膜损伤后,可能会出现膝关节肿胀。

参考文献
[1]李银露,郭晏同,王满宜.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11):4.
[2]赵家胜.腰背肌筋膜与腰背肌筋膜炎诊治的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003):21-22.

影响筋膜的因素因外伤、不良姿势、过度使用、年龄增长、疾病和感染等。

外伤

直接的外力撞击、拉伤、扭伤等都可能导致筋膜损伤,破坏筋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例如,运动时突然的肌肉拉伤,可能会同时累及筋膜,引起筋膜撕裂或挫伤。

不良姿势

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姿势,如弯腰驼背、低头伏案等,会使筋膜受到不均衡的压力,导致筋膜紧张、挛缩和变形,增加筋膜损伤的风险。

过度使用

长时间重复性的运动或劳动,会使筋膜反复受到牵拉和摩擦,容易引起筋膜疲劳和损伤。如长期从事打字工作的人,手腕部的筋膜容易因过度使用而出现问题。

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筋膜中的胶原蛋白纤维和弹性纤维会逐渐减少,筋膜的弹性和韧性下降,容易出现筋膜松弛、萎缩等问题,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疾病和感染

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等,会影响筋膜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导致筋膜病变;此外,细菌、病毒等感染也可能引起筋膜的炎症反应,损害筋膜的正常功能。

参考文献
[1]李银露,郭晏同,王满宜.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11):4.
[2]赵家胜.腰背肌筋膜与腰背肌筋膜炎诊治的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003):21-22.

通过自我感觉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等来初步判断筋膜是否存在问题。如在运动后或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后,身体某部位出现疼痛,且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可能提示该部位的筋膜存在异常。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关节活动范围测试,如弯腰、伸手、抬腿等,观察关节的活动是否受限,以及活动过程中是否有疼痛或不适感。如果发现某个关节的活动范围明显减小,或在活动时伴有疼痛,可能与筋膜的异常有关。用手触摸身体的肌肉和筋膜,感受其质地、紧张度等。如果触摸到肌肉紧张、硬结,或者筋膜有增厚、条索状改变等,可能提示筋膜存在异常。例如,在颈部触摸到条索状的硬结,可能是颈部筋膜紧张或粘连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李银露,郭晏同,王满宜.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11):4.
[2]赵家胜.腰背肌筋膜与腰背肌筋膜炎诊治的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003):21-22.

筋膜的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等。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身体姿势、肢体形态等,来判断筋膜是否存在异常。如观察患者是否有驼背、脊柱侧弯等姿势异常,这些可能与筋膜的紧张或挛缩有关。医生用手触摸患者的肌肉、筋膜和关节等部位,了解其质地、温度、压痛等情况。通过触诊可以发现筋膜的紧张度、是否有粘连、结节等异常,以及判断疼痛的具体部位和程度。医生会对患者的各个关节进行活动度检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以确定是否存在筋膜限制关节活动的情况。如检查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活动范围,判断肩部筋膜是否正常。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间接反映筋膜的问题。当筋膜内出现钙化灶时,X线可以显示出相应的高密度影,提示筋膜曾经受到过损伤或存在慢性炎症。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筋膜的层次、结构和形态,以及是否存在增厚、粘连、积液等异常情况。对于一些浅表部位的筋膜病变,如颈部、肩部、肘部等,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MRI检查

MRI能够提供更加详细的筋膜图像,对于诊断筋膜的炎症、损伤、肿瘤等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清晰地显示筋膜的软组织对比,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筋膜病变的位置、范围和程度。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一些指标,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可以了解身体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对于判断筋膜炎症的原因和程度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当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时,提示可能存在筋膜的炎症性病变。

风湿免疫指标检查

对于一些怀疑与风湿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筋膜病变,如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筋膜炎症,需要进行风湿免疫指标检查,如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以明确诊断。

其他检查

肌电图检查

当筋膜病变影响到周围神经时,肌电图检查可以检测肌肉的电活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损伤或肌肉功能异常,有助于明确筋膜病变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组织活检

在一些情况下,如怀疑筋膜肿瘤或其他难以明确诊断的病变时,可能需要进行组织活检,通过获取筋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类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银露,郭晏同,王满宜.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11):4.
[2]赵家胜.腰背肌筋膜与腰背肌筋膜炎诊治的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00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