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神经元

范存刚
范存刚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能够接收、整合、传导和传递信息。

在人体的感觉、运动、认知、情感等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复杂的网络连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从而使人体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当反应并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位置

中枢神经系统

在脑和脊髓中大量存在。脑内的神经元分布于大脑皮质、小脑、脑干等各个部位,如大脑皮质的神经元参与感知、思维、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脊髓中的神经元则在反射活动和传导感觉与运动信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周围神经系统

存在于脑神经节、脊神经节以及周围神经中。脑神经节中的神经元负责传递头面部的感觉和支配头面部的肌肉运动;脊神经节中的神经元主要负责传递躯体和四肢的感觉信息,周围神经中的神经元则将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位的感受器和效应器相连接。

参考文献
[1]晏勇,王学峰,陈阳美.癫痫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测定[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 32(1):3.
[2]许能贵,易玮,马勤耘,等.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 2000, 20(4):4.
细胞体

是神经元的核心部分,包含细胞核、细胞质和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它负责神经元的代谢、营养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也是信息整合的场所。

树突

从细胞体伸出的许多短而分支的突起,其主要功能是接收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向细胞体。树突的分支和表面积较大,能够与多个神经元形成突触连接,从而接收大量的信号输入。

轴突

一般只有一条,是从细胞体发出的细长突起,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细胞体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轴突通常被髓鞘包裹,髓鞘具有绝缘作用,能够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轴突的末端会分支形成许多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形成突触连接。

参考文献
[1]晏勇,王学峰,陈阳美.癫痫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测定[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 32(1):3.
[2]许能贵,易玮,马勤耘,等.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 2000, 20(4):4.

神经元具有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信息整合与处理等。  

感觉功能

感觉神经元能够将身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如光、声、热、压力、化学物质等转化为神经冲动,并将这些冲动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从而使人们能够感知周围世界的变化。

运动功能

运动神经元负责将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指令传递给效应器,如肌肉和腺体,从而控制身体的运动和各种生理活动。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可以使肌肉收缩,产生各种肢体运动。

信息整合与处理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神经元可以对接收到的多种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从而实现对信息的分析、存储、记忆和决策等功能。在大脑的神经网络中,神经元的协同活动参与了学习、记忆、思维等高级神经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晏勇,王学峰,陈阳美.癫痫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测定[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 32(1):3.
[2]许能贵,易玮,马勤耘,等.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 2000, 20(4):4.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为神经元的生长、修复和维持正常功能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获取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素对神经元的代谢和信号传导具有重要作用。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有助于维持神经元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促进神经信号的传递。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可能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进而影响神经元的健康;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对神经元造成损害。

参考文献
[1]晏勇,王学峰,陈阳美.癫痫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测定[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 32(1):3.
[2]许能贵,易玮,马勤耘,等.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 2000, 20(4):4.

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血液供应,为神经元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神经元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这些运动有助于减轻压力、放松身心,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元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对神经元的养护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晏勇,王学峰,陈阳美.癫痫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测定[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 32(1):3.
[2]许能贵,易玮,马勤耘,等.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 2000, 20(4):4.

神经元的日常养护有充足睡眠、减少压力、学习与社交等。  

充足睡眠

每晚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过程中神经元会进行自我修复和整理,有助于清除代谢废物,巩固记忆,对神经元的功能恢复和维护至关重要。

减少压力

长期的高压力状态会导致体内激素失衡,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可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学会放松技巧等方式减轻压力。

学习与社交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及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能够刺激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突触连接,促进大脑的可塑性和神经元的功能发展。

参考文献
[1]晏勇,王学峰,陈阳美.癫痫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测定[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 32(1):3.
[2]许能贵,易玮,马勤耘,等.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 2000, 20(4):4.
神经元形态

正常神经元

正常神经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在结构上,细胞体完整,细胞核清晰,核仁明显,细胞质内的细胞器丰富且功能正常;树突分支众多且形态规则,能够有效地接收信息;轴突完整,髓鞘包裹良好,神经冲动传导正常。在功能上,能够正常地接收、整合、传导和传递神经冲动,与周围神经元之间形成稳定的突触连接,共同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异常神经元

结构异常

可能表现为细胞体肿胀、萎缩或变形,细胞核移位、固缩或溶解,细胞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沉积,树突和轴突的数量减少、分支异常或断裂,髓鞘脱失等。

功能异常

包括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增高或降低,无法正常产生或传导神经冲动,突触传递功能障碍,导致信息传递受阻或错误传递等。

参考文献
[1]晏勇,王学峰,陈阳美.癫痫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测定[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 32(1):3.
[2]许能贵,易玮,马勤耘,等.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 2000, 20(4):4.

神经元的异常症状有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认知和情感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感觉障碍

如麻木、疼痛、感觉减退或过敏等,可能是由于感觉神经元受损,导致感觉信息传递异常所致。

运动障碍

表现为肌肉无力、瘫痪、震颤、抽搐等,这可能是运动神经元受损,影响了神经冲动对肌肉的支配。

认知和情感障碍

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等,与大脑中参与认知和情感调节的神经元功能异常有关。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可出现血压异常、心率失常、出汗异常、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因为自主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其异常会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失调。

参考文献
[1]晏勇,王学峰,陈阳美.癫痫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测定[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 32(1):3.
[2]许能贵,易玮,马勤耘,等.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 2000, 20(4):4.

影响神经元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疾病因素等。  

遗传因素

基因突变或遗传缺陷可能导致神经元发育异常、功能障碍或易受损伤,从而引发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遗传性神经病变、神经肌肉疾病等。

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于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如铅、汞等、化学毒物、农药等,可能损害神经元;头部外伤、脑部感染、缺氧、缺血等也会对神经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伤。

生活方式因素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饮酒、吸烟、缺乏运动、不合理饮食等,可能增加神经元受损的风险,影响神经元的健康和功能。

疾病因素

许多疾病,如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会对神经元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神经元功能异常。

参考文献
[1]晏勇,王学峰,陈阳美.癫痫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测定[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 32(1):3.
[2]许能贵,易玮,马勤耘,等.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 2000, 20(4):4.

可以通过轻触、针刺、温度刺激等方法,检查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是否正常,以初步判断感觉神经元的功能。用棉签轻触皮肤,感受触觉是否灵敏;用冷、热物体接触皮肤,判断温度觉是否正常。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运动,如握拳、伸展手指、抬腿、弯腰等,观察运动是否协调、有力,评估运动神经元的功能。还可以通过闭目站立、走直线等测试平衡能力,平衡能力的异常可能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关。通过记忆一些数字、单词或图形,一段时间后回忆,检测记忆力;通过做一些简单的算术题、逻辑推理题等,评估注意力、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以了解大脑中神经元的认知功能状况。

参考文献
[1]晏勇,王学峰,陈阳美.癫痫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测定[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 32(1):3.
[2]许能贵,易玮,马勤耘,等.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 2000, 20(4):4.

神经元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等。  

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医生会检查肌肉力量、肌张力、反射等,以评估运动神经元的功能。例如,通过检查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等深反射,以及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浅反射,判断反射弧是否正常,从而了解神经元的传导功能。

感觉检查

使用不同的工具检查触觉、痛觉、温度觉、位置觉等感觉功能,确定感觉神经元是否受损。如用棉棒检查触觉,用大头针检查痛觉,用盛有冷、热水的试管检查温度觉等。

协调功能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等动作,评估小脑和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小脑的神经元对身体的协调运动起着重要作用。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

能清晰显示脑部和脊髓的解剖结构,可发现脑部的出血、梗死、肿瘤、外伤等病变,这些病变可能对神经元造成压迫、损伤或破坏。

MRI成像

对软组织的分辨力更高,可更清晰地显示神经元所在的脑和脊髓的细微结构,对于诊断神经系统的炎症、脱髓鞘病变、肿瘤等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PET扫描

可通过检测脑组织对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葡萄糖等物质的摄取情况,反映神经元的代谢活动,有助于发现早期的神经元功能异常,常用于诊断癫痫、痴呆等疾病。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维生素B12水平等,了解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某些指标的异常可能与神经元损伤有关。例如,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巨细胞贫血和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神经元脱髓鞘病变。

脑脊液检查

对诊断神经系统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检测其中的细胞数、蛋白质含量、糖含量、氯化物含量等指标,以及是否存在病原体、自身抗体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其他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

包括脑电图(EEG)、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脑电图可记录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用于诊断癫痫、脑功能障碍等疾病;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检测运动和感觉神经元的传导功能,对诊断神经肌肉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基因检测

对于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检测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基因突变,有助于疾病的诊断、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参考文献
[1]晏勇,王学峰,陈阳美.癫痫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测定[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 32(1):3.
[2]许能贵,易玮,马勤耘,等.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 2000, 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