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神经外科,骨科

腓骨长肌

范存刚
范存刚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腓骨长肌是小腿外侧的一块重要肌肉。

属于小腿后群肌。

在人体的运动和足部的稳定等多种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

位置

起自腓骨外侧面的上2/3,其肌腹位于小腿外侧皮下,向下移行于细长的肌腱。肌腱经外踝后方,在跟骨外侧面的滑车突下方转向前,然后斜行向内前方,止于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底的外侧。

参考文献
1、[1]陈展辉,王亦璁,李锦涛,等.腓骨长肌转移重建膝关节韧带——推荐一种新的重建方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89(1):1-3.
2、[2]林道贤,刘尚礼.腓骨长肌逆转移位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9, 7(1):2.

肌腹部分主要由肌纤维组成,这些肌纤维可以收缩产生力量。其肌腱部分是坚韧的结缔组织,能够有效地传递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使足部产生相应的运动。

参考文献
1、[1]陈展辉,王亦璁,李锦涛,等.腓骨长肌转移重建膝关节韧带——推荐一种新的重建方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89(1):1-3.
2、[2]林道贤,刘尚礼.腓骨长肌逆转移位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9, 7(1):2.

腓骨长肌具有稳定足横弓和内侧纵弓、踝跖屈、足外翻等功能。

稳定足横弓和内侧纵弓

在行走、站立等过程中,腓骨长肌与其他足部肌肉协同作用,维持足弓的正常形态。例如,当身体重量落在足部时,腓骨长肌收缩,像一个支撑的绳索一样拉紧足弓,防止足弓塌陷。

踝跖屈

在足部向下踩(跖屈)的动作中发挥作用。比如在下楼梯时,腓骨长肌收缩使踝关节跖屈,帮助脚部适应台阶的高度变化。

足外翻

使足部向外翻转,在行走过程中,当需要调整脚步方向或者保持身体平衡时,会参与足外翻动作。

参考文献
1、[1]陈展辉,王亦璁,李锦涛,等.腓骨长肌转移重建膝关节韧带——推荐一种新的重建方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89(1):1-3.
2、[2]林道贤,刘尚礼.腓骨长肌逆转移位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9, 7(1):2.

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和奶制品等,可以通过摄入牛奶、绿叶蔬菜等补充钙。维生素B族有助于能量代谢,在谷物、坚果等食物中含量丰富。

参考文献
1、[1]陈展辉,王亦璁,李锦涛,等.腓骨长肌转移重建膝关节韧带——推荐一种新的重建方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89(1):1-3.
2、[2]林道贤,刘尚礼.腓骨长肌逆转移位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9, 7(1):2.

定期进行小腿外侧肌肉的拉伸可以保持腓骨长肌的柔韧性。例如,站立位小腿外侧伸展,双脚与肩同宽,将一只脚的外侧边缘抬起,感受小腿外侧肌肉的拉伸,每次保持30-60秒,换侧重复。可以通过提踵等动作来锻炼腓骨长肌。如单腿提踵,单脚站立,脚跟尽可能抬起,然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换侧进行,能够增强腓骨长肌的力量。

参考文献
1、[1]陈展辉,王亦璁,李锦涛,等.腓骨长肌转移重建膝关节韧带——推荐一种新的重建方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89(1):1-3.
2、[2]林道贤,刘尚礼.腓骨长肌逆转移位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9, 7(1):2.

保持正确的站姿和走姿,避免长时间的内翻或外翻姿势,减少对腓骨长肌的不良压力。站立时,双脚均匀受力,走路时脚步平稳,避免过度扭动。选择合适的鞋子,特别是鞋底具有良好的支撑性和稳定性的鞋子,有助于维持足部正常的力学结构,减少对腓骨长肌的损伤。

参考文献
1、[1]陈展辉,王亦璁,李锦涛,等.腓骨长肌转移重建膝关节韧带——推荐一种新的重建方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89(1):1-3.
2、[2]林道贤,刘尚礼.腓骨长肌逆转移位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9, 7(1):2.
腓骨长肌形态

正常腓骨长肌

正常的腓骨长肌质地均匀,在肌肉收缩和放松时能正常发挥功能。在外观上,小腿外侧没有明显的肿胀或萎缩,肌肉的张力适中,能够协调地参与足部和踝关节的运动,不会引起疼痛或活动受限等异常情况。

异常腓骨长肌

腓骨长短肌腱滑脱

是指腓骨长、短肌腱从外踝后方的正常位置滑脱。通常是由于踝关节突然的背伸、外翻等动作引起,例如在运动中突然的扭伤。

腓骨长肌肌腱断裂

多由于直接暴力,如重物打击或间接暴力,如过度的肌肉收缩导致肌腱撕裂。断裂后,患者会感到小腿外侧突发剧痛,随后出现肿胀。

腓骨肌萎缩症

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腓骨肌等下肢肌肉的进行性萎缩和无力。患者可能逐渐出现足下垂、跨阈步态等症状。

参考文献
1、[1]陈展辉,王亦璁,李锦涛,等.腓骨长肌转移重建膝关节韧带——推荐一种新的重建方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89(1):1-3.
2、[2]林道贤,刘尚礼.腓骨长肌逆转移位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9, 7(1):2.

腓骨长肌的异常症状一般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疼痛

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都可能引起疼痛。疼痛程度不一,从轻微的酸痛到剧烈的刺痛都有可能。

肿胀

损伤后,局部组织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肿胀。例如肌腱断裂后,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到周围组织,引起小腿外侧或踝关节周围肿胀。

活动受限

由于疼痛和肌肉、肌腱功能受损,会导致踝关节的跖屈、足外翻等活动受限。如腓骨肌萎缩症患者,因为肌肉无力,难以正常完成足部的动作,影响行走等活动。

参考文献
1、[1]陈展辉,王亦璁,李锦涛,等.腓骨长肌转移重建膝关节韧带——推荐一种新的重建方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89(1):1-3.
2、[2]林道贤,刘尚礼.腓骨长肌逆转移位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9, 7(1):2.

影响腓骨长肌的因素一般有急性损伤、慢性劳损、遗传因素等。

急性损伤

如运动中的扭伤、拉伤,或者受到外力撞击等。例如在足球、篮球等对抗性运动中,运动员容易发生腓骨长肌的急性损伤。

慢性劳损

长期重复的过度运动,如长时间的跑步、跳舞等,或者长期保持不良姿势,都可能导致慢性劳损。

遗传因素

如腓骨肌萎缩症就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疾病,遗传缺陷导致肌肉细胞的代谢或结构异常,从而引起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

参考文献
1、[1]陈展辉,王亦璁,李锦涛,等.腓骨长肌转移重建膝关节韧带——推荐一种新的重建方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89(1):1-3.
2、[2]林道贤,刘尚礼.腓骨长肌逆转移位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9, 7(1):2.

可以在镜子前观察小腿外侧的形态,看是否有明显的肿胀、萎缩或者肌肉挛缩等情况。同时,在进行简单的足部运动,如足外翻和跖屈时,观察是否有不对称或者异常的动作。自己轻轻按压小腿外侧的腓骨长肌,感受是否有疼痛点。在进行踝关节的跖屈和足外翻活动时,注意是否会引起疼痛,以及疼痛的程度和位置。

参考文献
1、[1]陈展辉,王亦璁,李锦涛,等.腓骨长肌转移重建膝关节韧带——推荐一种新的重建方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89(1):1-3.
2、[2]林道贤,刘尚礼.腓骨长肌逆转移位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9, 7(1):2.

腓骨长肌的常用检查一般有体格检查、肌力测试、MRI检查、肌电图检查等。

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小腿外侧的皮肤颜色、肌肉形态等。如果有肿胀、瘀斑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损伤情况。通过触摸腓骨长肌,感受肌肉的张力、是否有压痛、结节或者条索状的改变等。对于判断肌肉劳损或者肌腱损伤很有帮助。检查踝关节的跖屈、背伸、足外翻和内翻等活动范围,评估腓骨长肌是否对关节活动产生影响。

肌力测试

医生会要求患者抵抗外力进行足外翻和跖屈动作,来评估腓骨长肌的肌力。例如,医生用手施加向内的阻力,让患者做足外翻动作,根据患者抵抗的力量大小来判断肌力等级。

MRI检查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腓骨长肌的肌肉、肌腱结构,对于诊断肌腱断裂、肌肉炎症等病变有很高的价值。能够发现肌肉内部的水肿、肌腱的撕裂等细微的结构变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主要用于检测腓骨长肌的电活动情况。在神经肌肉疾病,如腓骨肌萎缩症的诊断中很有帮助。通过记录肌肉在静息和收缩状态下的电信号,可以判断神经传导是否正常,肌肉是否存在去神经支配等异常情况。

参考文献
[1]陈展辉,王亦璁,李锦涛,等.腓骨长肌转移重建膝关节韧带——推荐一种新的重建方法[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89(1):1-3.
[2]林道贤,刘尚礼.腓骨长肌逆转移位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9,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