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详情

所属科室:消化内科

小肠

沈永华
沈永华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消化内科
本文由彩牛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成人小肠全长约4-6米。

具有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

位置

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通过阑门与大肠相连。盘曲于腹腔内,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十二指肠位于腹腔的后上部,是小肠的起始部分,紧贴腹后壁;空肠和回肠迂曲盘旋在腹腔的中部和下部。

参考文献
1、[1]李可洲,李宁,黎介寿,等.短链脂肪酸对大鼠移植小肠形态及功能的作用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 10(6):3.
2、[2]蒋达和,钱忠明.小肠铁吸收机制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24):3.

黏膜层是小肠最内层,有着丰富的环形皱襞和大量的小肠绒毛。这些绒毛可以增加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绒毛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这些血管和淋巴管运输到身体各处。黏膜下层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对黏膜层起支持作用。肌层由平滑肌组成,分为内环行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可以使小肠蠕动,推动食物向前移动,促进消化和吸收过程。浆膜层是小肠的最外层,它是一层光滑的结缔组织膜,覆盖在小肠的表面,起到保护小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1]李可洲,李宁,黎介寿,等.短链脂肪酸对大鼠移植小肠形态及功能的作用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 10(6):3.
2、[2]蒋达和,钱忠明.小肠铁吸收机制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24):3.

小肠具有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内分泌功能、屏障功能、其他作用等。

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小肠内,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等消化液会与食物混合。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等,可以分别分解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胆汁能够乳化脂肪,使其变成微小的颗粒,便于脂肪酶进行分解;小肠液也含有多种消化酶,进一步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经过消化后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等,通过小肠绒毛的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例如,葡萄糖和氨基酸主要通过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而脂肪酸和甘油等脂类物质则主要通过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循环。

内分泌功能

小肠可以分泌多种胃肠激素,如胆囊收缩素(CCK)、促胰液素等。胆囊收缩素能刺激胆囊收缩,促使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同时还能促进胰腺分泌胰酶;促胰液素主要作用是刺激胰腺分泌大量的水和碳酸氢盐,中和胃酸,为胰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碱性环境。

屏障功能

小肠黏膜构成了一道物理屏障,阻止有害物质和病原体进入人体。小肠绒毛之间的紧密连接可以防止肠腔内的细菌、毒素等物质随意进入血液和组织。同时,小肠还具有免疫屏障功能,肠黏膜中分布着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免疫细胞,它们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的病原体,维持肠道内的免疫稳态。

其他作用

小肠的正常蠕动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的微生物平衡。通过不断地推进食物残渣,防止有害微生物在肠道内过度繁殖。而且,小肠还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体内的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吸收部分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参考文献
1、[1]李可洲,李宁,黎介寿,等.短链脂肪酸对大鼠移植小肠形态及功能的作用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 10(6):3.
2、[2]蒋达和,钱忠明.小肠铁吸收机制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24):3.

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菠菜、西兰花、苹果、香蕉、燕麦、糙米等。膳食纤维可以促进小肠蠕动,帮助排便,减少有害物质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如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鱼油中的脂肪酸),避免过多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因为高脂肪食物可能会导致小肠消化负担过重。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这样有助于维持小肠正常的消化节律,让小肠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和进行蠕动。

参考文献
1、[1]李可洲,李宁,黎介寿,等.短链脂肪酸对大鼠移植小肠形态及功能的作用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 10(6):3.
2、[2]蒋达和,钱忠明.小肠铁吸收机制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24):3.

像简单的腹部按摩,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10-15分钟,每天可以进行2-3次。这种按摩能够促进小肠蠕动,帮助消化。另外,一些瑜伽姿势,如扭转式等,也对小肠的运动有一定的帮助。长时间久坐会影响肠道蠕动,应该定时起身活动,比如每隔1-2小时起身走动几分钟,这样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肠道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小肠的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1、[1]李可洲,李宁,黎介寿,等.短链脂肪酸对大鼠移植小肠形态及功能的作用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 10(6):3.
2、[2]蒋达和,钱忠明.小肠铁吸收机制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24):3.

小肠的日常养护有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减少不良习惯等。

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充足的睡眠对小肠的健康非常重要。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使胃肠神经功能保持正常,有利于小肠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

保持良好的情绪

情绪对小肠的功能有很大影响。长期的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减少不良习惯

戒烟限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小肠黏膜产生刺激和损害。同时,要避免滥用药物,一些药物可能会对小肠的功能和结构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1]李可洲,李宁,黎介寿,等.短链脂肪酸对大鼠移植小肠形态及功能的作用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 10(6):3.
2、[2]蒋达和,钱忠明.小肠铁吸收机制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24):3.
小肠形态

正常小肠

正常小肠在生理状态下,蠕动有节律,消化液分泌正常,能够有效地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任务。通过内镜检查等手段可以看到小肠黏膜呈粉红色,表面光滑,没有溃疡、出血、肿物等异常病变。

异常小肠

小肠结核

这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病变主要位于回盲部。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病理上,可见肠壁的结核性肉芽肿形成,黏膜出现溃疡、增生等改变。

小肠溃疡

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应激、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溃疡部位的黏膜破损,患者会感到腹部疼痛,尤其是在进食后疼痛可能会加重。严重的小肠溃疡还可能导致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急性出血性肠炎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过敏等因素有关。起病急骤,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病理表现为肠黏膜广泛出血、坏死,肠壁水肿增厚。

小肠梗阻

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小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常见原因包括肠粘连、肠扭转、肠道肿瘤等。患者会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腹部X线检查可能会发现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表现。

小肠伤寒穿孔

是伤寒病的严重并发症。伤寒杆菌在小肠淋巴组织内繁殖,引起肠黏膜坏死、溃疡形成,当溃疡深达肌层和浆膜层时可能会发生穿孔。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十分危急。

小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主要是由于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的。如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等情况。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疼痛程度与体征不相符,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肠坏死等严重后果。

克罗恩病

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可累及小肠和大肠。在小肠,它会引起肠壁全层炎症,出现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内镜下可见肠黏膜呈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等典型表现。

参考文献
1、[1]李可洲,李宁,黎介寿,等.短链脂肪酸对大鼠移植小肠形态及功能的作用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 10(6):3.
2、[2]蒋达和,钱忠明.小肠铁吸收机制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24):3.

小肠的异常症状有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全身症状等。

腹部不适

包括腹痛、腹胀、腹部隐痛等。腹痛的性质多样,可能是绞痛、钝痛或刺痛。例如,肠梗阻时通常为绞痛,小肠溃疡时多为隐痛或钝痛。腹胀可能是由于小肠蠕动减慢、气体积聚或者肠道内容物排空障碍等原因引起。

消化道出血

表现为便血或黑便。如果出血部位靠近小肠上部,血液经过消化后可能会呈现黑色,形成黑便;如果出血速度快、出血部位靠下,可能会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的便血。长期消化道出血会导致贫血,患者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全身症状

如发热、消瘦、乏力等。在小肠炎症性疾病如小肠结核、克罗恩病等或者感染性疾病时,身体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发热。由于小肠功能异常,营养吸收障碍,患者会逐渐消瘦、乏力。

参考文献
1、[1]李可洲,李宁,黎介寿,等.短链脂肪酸对大鼠移植小肠形态及功能的作用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 10(6):3.
2、[2]蒋达和,钱忠明.小肠铁吸收机制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24):3.

影响小肠的因素有饮食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等。

饮食因素

如长期高盐、高脂、高糖饮食会增加小肠的负担,容易诱发小肠疾病。另外,不洁饮食,含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的食物,可能会引起小肠感染,导致肠炎等疾病。

疾病因素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会影响神经和血管功能,导致小肠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障碍,影响小肠的正常蠕动和吸收。肠道本身的疾病,如肠道肿瘤,会直接影响小肠的结构和功能。

药物因素

一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会损伤小肠黏膜,引起小肠溃疡。抗生素的滥用可能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影响小肠的功能。

参考文献
1、[1]李可洲,李宁,黎介寿,等.短链脂肪酸对大鼠移植小肠形态及功能的作用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 10(6):3.
2、[2]蒋达和,钱忠明.小肠铁吸收机制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24):3.

注意观察粪便的颜色、形状和质地。正常粪便为黄褐色、成形软便。如果出现黑便、便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可能提示小肠存在问题。关注腹部是否有疼痛、腹胀、肠鸣音异常等情况。可以自己简单地通过听诊器听肠鸣音,正常情况下,肠鸣音每分钟4-5次,声音比较柔和。如果肠鸣音过于频繁(亢进)或者稀少(减弱),可能与小肠蠕动异常有关。

参考文献
1、[1]李可洲,李宁,黎介寿,等.短链脂肪酸对大鼠移植小肠形态及功能的作用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 10(6):3.
2、[2]蒋达和,钱忠明.小肠铁吸收机制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24):3.

小肠的常用检查一般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可以检测一些标志物来判断小肠是否有异常。例如,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有炎症,血红蛋白降低可能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导致的贫血;一些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在小肠炎症时可能会升高;还可以检测一些营养指标,如血清白蛋白水平,如果小肠吸收功能差,血清白蛋白可能会降低。

粪便检查

检查粪便的潜血情况,如果潜血阳性,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同时,还可以检查粪便中的病原体,如细菌、寄生虫卵等,用于诊断小肠感染性疾病。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腹部X线平片可以帮助发现小肠梗阻等情况,如看到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典型表现。钡剂造影检查可以观察小肠的形态、蠕动情况等,如在小肠溃疡时可能会看到龛影,在小肠肿瘤时可能会看到充盈缺损等表现。

CT检查

能更清楚地显示小肠的结构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小肠肿瘤、肠梗阻、肠穿孔等疾病的诊断和定位有重要价值。它可以发现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腹腔积液等异常情况。

内镜检查

小肠镜检查

可以直接观察小肠内部的黏膜情况,对诊断小肠溃疡、肿瘤、炎症等疾病非常有帮助。能够发现黏膜的病变,并且可以在检查过程中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的性质。胶囊内镜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患者吞服带有摄像头的胶囊,胶囊在肠道内移动过程中拍摄图像,然后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图像传输到体外的记录仪,用于检查小肠疾病,但它不能像小肠镜那样进行活检等操作。

参考文献
[1]李可洲,李宁,黎介寿,等.短链脂肪酸对大鼠移植小肠形态及功能的作用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 10(6):3.
[2]蒋达和,钱忠明.小肠铁吸收机制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