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下脘一般指下脘穴。下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具有温中和胃、消积化滞的作用。
下脘穴常与天枢、气海等穴位配伍使用,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准确位置
下脘一般指下脘穴。下脘穴的准确位置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2寸。下脘穴的取穴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上量2寸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下脘穴。
作用
下脘穴具有温中和胃、消积化滞的作用,对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呕吐、泄泻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疏导水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配穴
下脘穴常与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配伍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例如,下脘配梁门、中脘、天枢、足三里,可治疗食滞胃肠之腹痛、腹胀、胃痛、泄泻、便秘;下脘配天枢、水分、神阙、阴陵泉,针刺补法,灸神阙、水分,可治疗寒邪客胃之腹痛、腹胀、腹内痞块、呕吐、泄泻等。
注意事项
体质虚弱、孕妇或有严重疾病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在刺激穴位过程中,如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