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当被蚊子叮咬后,皮肤会迅速作出反应,通常表现为一个红色至粉红色的凸起小包。
蚊子叮咬后可选择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搔抓叮咬部位。
症状
当被蚊子叮咬后,皮肤会迅速作出反应,通常表现为一个红色至粉红色的凸起小包,这是由于蚊子在吸血时向人体注入了含有抗凝物质的唾液,引发皮肤局部产生过敏反应。这个小包周围往往伴有一圈轻微的红色晕圈,且叮咬部位会感到明显的瘙痒,甚至可能伴有轻微的刺痛或烧灼感。随着过敏反应的发展,小包可能会逐渐变大,变得更加红肿,触感温热,有时在抓挠或刺激下,还可能引发皮肤破损、感染或形成水疱。
治疗
蚊子叮咬后可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清洗叮咬部位,去除残留的蚊子唾液和细菌,然后使用冰块包裹在干净的布中进行冷敷,以缓解肿胀和瘙痒。在药物治疗方面,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止痒,若瘙痒严重或伴有过敏反应,如红斑、丘疹等,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搔抓叮咬部位,保持皮肤清洁,以防止感染。若症状持续不减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