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梁丘穴位于大腿前面,具有理气和胃、通经活络等功能。梁丘穴常与其他穴位配伍以增强疗效,针刺疗法需由专业医生操作。
准确位置
梁丘穴位于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处,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取穴时,可伸直下肢或正坐屈膝,在髌骨外上缘上方找到约三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的位置即为梁丘穴;也可将右手掌放在左侧膝盖上,用右手大拇指触摸膝盖外侧的骨头尖,从这个骨尖向上移三横指宽度,即可找到该穴。
功能
梁丘穴具有理气和胃、通经活络、治疗乳疾、缓解下肢病症、辅助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等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理气和胃:梁丘穴为足阳明胃经郄穴,善于调节胃经气血,当胃部因气血不畅或外邪侵袭引发疼痛时,刺激该穴可疏通胃经气血,调和胃气,快速缓解因饮食生冷、情绪过激或外寒内侵等导致的急性胃脘疼痛,减轻胃部痉挛。
2、通经活络:膝关节日常活动频繁,易受外伤、劳损或风寒湿邪侵扰,出现疼痛、肿胀等问题。刺激梁丘穴能激发经气,促进膝关节周围气血流通与灌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化解瘀血凝滞,减轻关节炎症反应,达到消肿止痛、通利关节的效果。
3、治疗乳疾:梁丘穴对乳痈、乳痛等乳疾有一定疗效,可通过按摩或艾灸刺激该穴位,缓解相关症状。
4、缓解下肢病症:该穴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缓解因寒邪或劳累引起的下肢不适,对下肢痿痹、下肢不遂、膝肿痛、冷痹不仁等症状有治疗作用。
5、辅助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梁丘穴能促进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改善脾胃虚弱导致的腹胀、嗳气等问题,对肠炎、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配穴
梁丘穴常与其他穴位配伍以增强疗效:
配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可治疗急性胃痛;
配犊鼻穴、阳陵泉穴、膝阳关穴,可治疗膝关节痛;
配曲泉穴、膝阳关穴,有舒筋活络作用,可治疗筋挛、膝关节不得屈伸;
配中脘穴、内关穴、公孙穴,可治疗胃溃疡;
配阴市穴、上巨虚穴,可治疗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
注意事项
1、取穴准确:梁丘穴位于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需避开血管和神经,避免误刺。
2、力度适中:按摩时力度要由轻到重,逐渐增加力度至有酸胀感为度,用力不及则穴位刺激量不足,用力骤然加重则易致疼痛不适。
3、禁忌人群:孕妇、局部皮肤破损或感染者慎用艾灸或针刺;艾灸时应避免饥饿、劳累时操作,每日艾灸以1-2次为度,不宜过频。
4、专业指导:针刺疗法需由专业医生操作,患者切勿自行操作。观察反应:如艾灸后出现口干舌燥、咽喉
5、干痛等不适,可饮用适量温热的淡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