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完烧通常指发热后,发热后全身发烫可能是散热机制异常、环境因素、身体代谢、感染未得到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的,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改善。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散热机制异常
在体温刚下降或者还在下降过程中,散热机制可能还没完全发挥作用或者启动延迟。此时,身体内部热量还在向外散发,就会感觉全身发烫。可以用温水擦拭身体,能帮助加快皮肤散热,促进散热机制尽快发挥作用。
2、环境因素
如果发热后穿着过多、过厚的衣物,或者处于比较闷热的环境中,身体产生的热量就很难散发出去。适当减少衣物,选择轻薄、透气的衣物,让皮肤能够更好地散热。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室内温度在22-24℃。
3、身体代谢
发热会使身体的代谢率升高,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在高代谢状态下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即使体温开始下降,身体的代谢过程不会立刻恢复正常,还会持续产生热量,所以会感觉全身发烫。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或淡盐水,这样可以帮助身体补充因代谢加快而消耗的水分,同时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
4、感染未得到控制
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发热,当感染没有被有效控制时,病原体在体内持续繁殖并引发炎症反应,身体会持续发热。这种情况下,即使体温暂时下降,也可能因为炎症的存在而再次升高,导致全身发烫。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5、类风湿关节炎
该疾病通常是免疫异常引起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引发炎症,导致发热。这种发热可能会反复出现,全身发烫是炎症反应的一种表现。在体温有所波动的情况下,由于自身免疫反应仍在持续,身体也会感觉发烫。建议遵医嘱使用青鹏软膏、硫酸羟氯喹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缓解不适。
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引起身体不适。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等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帮助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