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为什么会被破坏

彩牛养生 · 2023-12-25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三级甲等) 全科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对调节血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导致胰岛素破坏的原因是蛋白酶的遗传、水解作用、温度的影响、氧化应激、自身免疫反应等导致的。如出现胰岛素被破坏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1.遗传

  遗传易感性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合成、加工或分泌,导致胰岛素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可能对胰岛素的稳定性和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根据个体对胰岛素破坏的程度,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和剂型。如果患者对胰岛素的破坏速度较快,可以适当增加胰岛素的剂量。同时,选择长效胰岛素剂型可能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

  2.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胰岛素在体内可以被特定的蛋白酶水解。蛋白酶能够识别并切断胰岛素分子中的肽键,将胰岛素分解成较短的肽链或氨基酸。这一过程会破坏胰岛素的三维结构,进而影响其与受体的结合能力以及生物学活性。可以使用一些能够抑制水解酶活性的药物,遵医嘱使用舍雷肽酶肠溶片、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温度的影响

  胰岛素在制备和储存过程中对温度非常敏感。高温可以导致胰岛素的变性,即其空间结构的改变,从而失去生物活性。此外,胰岛素在冷冻过程中也容易被破坏,因为冷冻和解冻过程可能会引起胰岛素分子结构的改变或产生冰晶,损伤胰岛素分子。胰岛素应保存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未开封的胰岛素一般应储存在2-8摄氏度的冰箱冷藏室中。正在使用的胰岛素笔可以在室温下保存,但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4.氧化应激

  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会导致体内能量代谢失衡,进而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可以攻击胰岛素分子,导致其结构破坏,从而失去生物活性。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维生素C片、维生素E片、谷胱甘肽含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自身免疫反应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β细胞可能会遭受自身免疫反应的破坏。这是因为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胰岛β细胞或胰岛素的自身抗体,导致胰岛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可以使用醋酸泼尼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氢化可的松等药物,有助于减轻对自身免疫的破坏。

  可以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以保持血糖稳定。并且,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巧可以减少疼痛和避免感染,同时也有助于胰岛素的吸收和利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