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发烧是指发热。宝宝发热至39.3℃可能与支气管炎、肺炎、脑膜炎、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因素有关,需及时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进行缓解。若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由于宝宝的身体抵抗力低下,使致病菌入侵身体所致。如不及时处理病原体,反复刺激机体,可能会引起高热。通常伴随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建议适当增减宝宝的衣物,避免受冷或受热。并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莫西林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肺炎
肺炎是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所引起的肺部炎症,炎症未能及时清除,可能会导致身体高热不退。同时会伴随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小儿布洛芬栓、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等药物进行治疗。
3、脑膜炎
脑膜炎是由于病毒或细菌侵犯脑膜和脊髓膜所致,脑组织的炎症可能会遍及全身,导致身体持续高热。可能会伴随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确诊后需定期监测宝宝的生命体征,并由医生指导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氯硝西泮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川崎病
川崎病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免疫系统攻击身体组织产生炎症后体温也可能会高于正常范围,且伴随眼睛发红、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该病可按照医生建议使用人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散、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由EB病毒感染引起,当单核细胞数量持续增多,体温也会随之上升,甚至会伴随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该病可谨遵医嘱使用注射用人干扰素α1b、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阿昔洛韦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需注意,应及时了解宝宝发热的原因,再针对性治疗,避免擅自用药。治疗同时,应定期给宝宝测量体温,以便了解病情的控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