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有哪些

彩牛养生 · 2025-02-14
白红梅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三级甲等) 全科

  一般情况下,柿子的功效与作用包括补充营养、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保护心血管、止血凉血等,副作用包括形成胃柿石、影响钙吸收、血糖波动、牙齿损伤、过敏反应等。具体分析如下:

  一、柿子的功效与作用

  1、补充营养

  柿子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钾、铁、锌等矿物质,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润肺止咳

  柿子性寒,具有清热润肺的功效,对肺热咳嗽、咽干口渴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能滋润呼吸道,减轻咳嗽带来的不适。

  3、润肠通便

  柿子中含有丰富的果胶,这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预防和缓解便秘,维持肠道正常的消化功能。

  4、保护心血管

  柿子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物质等抗氧化成分,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减少脂质沉积,对心血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5、止血凉血

  柿子叶和柿子肉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对咯血、吐血、便血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止血,缓解出血症状。

  二、柿子的副作用

  1、形成胃柿石

  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更高。如果空腹食用或与高蛋白食物同时食用,鞣酸会与胃酸及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胃柿石,导致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2、影响钙吸收

  柿子中的鞣酸还会与食物中的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钙盐,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导致钙缺乏,影响骨骼健康。

  3、血糖波动

  柿子的含糖量较高,且多为简单的双糖和单糖,如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容易被人体快速吸收,导致血糖迅速升高,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健康人,过量食用也可能引起血糖的较大波动。

  4、牙齿损伤

  柿子中的糖分和酸性物质较多,食用后如果不及时漱口刷牙,容易残留在口腔中,腐蚀牙齿,增加龋齿的发生风险,损害牙齿健康。

  5、过敏反应

  部分人可能对柿子中的某些成分过敏,食用后会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引发过敏性休克,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在食用柿子时,要选择成熟的柿子,并且控制食用量,一次不要吃太多。同时,吃完柿子后要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以减少对牙齿的损害。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