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识别躯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有肌力评估、关节活动范围检查、运动协调性测试、平衡能力测试、肌肉张力检查等。具体内容如下:
1、肌力评估:让患者进行对抗阻力的动作,如上肢的屈肘、伸肘,下肢的屈伸膝关节等,对比两侧肢体的力量。若一侧肢体无法承受与另一侧相同的阻力,或明显力量较弱,可能存在肌力下降,提示躯体运动功能障碍。
2、关节活动范围检查:观察患者自主进行关节活动的情况,如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髋关节的屈伸、内旋、外旋等。若患者一个关节不能达到正常的活动范围,可能存在运动功能障碍。
3、运动协调性测试:让患者将手臂伸直,用食指指尖触碰自己的鼻尖,先慢后快地进行,左右两侧分别测试。若患者不能准确地完成动作,出现手指颤抖、偏离目标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运动协调性问题。
4、平衡能力测试:患者双脚并拢站立,双手向前平伸,先睁眼后闭眼,观察其站立稳定性。若闭眼后站立不稳,摇晃明显甚至摔倒,提示可能存在平衡功能障碍,影响躯体运动功能,可能与本体感觉、前庭功能或小脑功能异常有关。
5、肌肉张力检查:通过触摸患者的肌肉,感受肌肉在放松状态下的紧张度。若肌肉过于松软,可能是肌张力过低,常见于运动神经元损伤。若肌肉过于僵硬,触摸时有紧绷感,则可能是肌张力过高,导致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在识别躯体运动功能障碍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表现、体格检查以及医学检测结果,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