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打生长激素的危害和副作用包括内分泌紊乱、血糖异常、骨骼发育异常、心血管系统负担、肿瘤风险增加等。具体分析如下:
1、内分泌紊乱
外源性生长激素的使用可能干扰自身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调节机制。生长激素的过量或不适当使用可能抑制自身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下丘脑-垂体-生长激素轴的正常功能,导致内分泌失衡,对身体的整体代谢和生理功能产生长期影响。
2、血糖异常
生长激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长期使用生长激素可能使身体的胰岛素抵抗增加,影响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导致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3、骨骼发育异常
如果在骨骺闭合后使用生长激素,可能会导致骨骼的异常生长,出现肢端肥大症的表现,如手脚变大、面容变粗等。即使在骨骺未闭合时,若生长激素使用不当,也可能导致骨骼生长过快、发育不均衡,影响骨骼的正常形态和结构。
4、心血管系统负担
生长激素可引起心肌细胞的增生和肥大,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增加心脏负担,使心肌肥厚的风险上升,还可能影响血管的弹性和功能,导致血压升高等心血管系统问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5、肿瘤风险增加
生长激素可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和生长,但也可能刺激潜在肿瘤细胞生长的可能性。对体内已经存在微小肿瘤病灶或有肿瘤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使用生长激素可能会增加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风险。
生长激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在使用生长激素期间,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定期进行血糖、甲状腺功能、骨龄、血压等相关指标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