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牙龈出血可能是刷牙方式不当、口腔卫生不良、维生素C缺乏、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合成障碍等引起的,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改善。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刷牙方式不当:刷牙时用力过猛或使用硬毛牙刷,会损伤牙龈,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本就受影响,更易出血。可见牙龈局部损伤、出血。患者应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轻柔清洁牙齿,避免损伤牙龈。
2、口腔卫生不良:肝硬化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若不注重口腔清洁,食物残渣易在口腔滋生细菌,引发牙龈炎,导致牙龈出血。口腔有异味,牙龈边缘红肿。患者需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早晚正确刷牙,饭后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定期洗牙。
3、维生素C缺乏:肝硬化患者常因食欲减退,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合成,缺乏时牙龈组织脆弱,易出血。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伤口愈合缓慢。患者应多吃柑橘、草莓、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C片补充。
4、血小板减少:肝硬化导致脾功能亢进,脾脏会过度破坏血小板,使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下降,引发牙龈出血。患者皮肤可能有瘀点、瘀斑,鼻出血等。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氨肽素片、咖啡酸片等药物提升血小板数量,改善出血症状。
5、凝血因子合成障碍: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场所,肝硬化时肝功能受损,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导致凝血异常,牙龈易出血。表现为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易止住,鼻出血、月经过多等也较常见。建议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等药物补充凝血因子,促进凝血。
日常生活中,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清洁和检查,必要时进行牙周病治疗,如洁牙、牙周刮治等,有助于口腔健康。
参考文献:
[1]陆成宽.维生素C缺乏导致肾损伤的遗传调控机制被“破译”[N].科技日报,2022-01-14(001).
[2]彭林,于笑,蔡燕飞,等.重组凝血因子Ⅶ表达和合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5,46(05):62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