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子宫内膜癌的B超表现是通过影像学方式对子宫内膜异常增殖状态的客观反映。一般来说,早期子宫内膜癌的B超可能有子宫内膜增厚、内膜回声不均、宫腔线紊乱、血流信号异常、肌层浸润征象等表现。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具体分析如下:
1、子宫内膜增厚
癌细胞异常增殖导致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无序增生,突破正常生理厚度,是早期常见的影像学特征。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厚度>5mm,非绝经女性厚度>12mm,且厚度与月经周期无关,呈现持续性增厚。
2、内膜回声不均
癌灶内腺体结构紊乱、细胞异型性增生,以及出血、坏死等继发性改变,导致超声反射信号不一致。子宫内膜局部出现高回声、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区,与周围正常内膜组织分界模糊,回声强度不均匀。
3、宫腔线紊乱
癌组织向宫腔内生长,破坏子宫内膜的正常解剖结构,导致宫腔形态改变。正常宫腔线呈清晰、光滑的高回声带,早期癌灶可使宫腔线扭曲、中断或消失,局部出现不规则隆起。
4、血流信号异常
原因:癌细胞刺激新生血管生成,血管分布紊乱且缺乏平滑肌组织,导致血流阻力下降,超声表现为血流信号增多、紊乱。
5、肌层浸润征象
癌细胞突破子宫内膜基底层,向子宫肌层浅层浸润,但尚未累及深层组织,是早期判断浸润程度的关键指标。内膜与肌层交界处模糊,局部肌层可见浅表层低回声区,浸润深度<1/2肌层。
B超检查是早期子宫内膜癌筛查的重要方法,但确诊需结合宫腔镜下活检及病理检查。若出现异常子宫出血、阴道排液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必要时结合MRI或CT进一步评估。
参考资料:
[1]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第 9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15-318.
[2]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肿瘤学组。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2021 年版)[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1, 56 (11): 72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