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很容易中暑一般可以通过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充水分、合理安排饮食、准备防暑药品等方式预防。如有异常,建议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夏季中午前后气温通常最高,此时阳光强烈,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易导致身体热量积聚,引发中暑。尽量选择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外出,可减少中暑风险。
2、做好防晒措施:外出时应穿戴防晒衣帽,涂抹防晒霜,避免皮肤直接被阳光暴晒。阳光直射会使身体吸收过多热量,同时紫外线也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加重身体负担,增加中暑可能性。
3、及时补充水分: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较多,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快,若不及时补充,会导致身体脱水,影响体温调节功能,引发中暑。应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4、合理安排饮食: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西瓜、黄瓜、绿豆汤等清热解暑的食物。这类食物能帮助身体散热,补充水分和营养,避免因食用过多辛辣油腻食物加重身体负担,降低中暑概率。
5、准备防暑药品:可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当出现头晕、乏力等中暑先兆时,及时使用药品能缓解不适症状,防止中暑进一步发展。
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若在高温环境中出现头晕、恶心、心慌等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采取降温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夏季活动应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
参考资料:
[1]王安.中暑的急救技巧,正确运用降温方法[J].健康必读,2025,(16):114-116.
[2]何芳,张成,陈振龙,等.2018—2023年武汉市高温中暑流行特征与气象因子的潜在关联[J].职业与健康,2025,41(10):139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