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拔牙后,被拔除的牙齿通常不会再自然生长,因为此时人体的牙齿已全部替换为恒牙,恒牙一旦脱落或拔除,没有其他牙齿可以替代。具体分析如下:
人的牙齿发育分为乳牙和恒牙两个阶段。乳牙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逐渐脱落,被恒牙替换,到12-13岁左右,除智齿外的所有恒牙基本萌出完毕。18岁时,智齿通常也已萌出或停止发育,口腔内全部为恒牙。恒牙的牙根在发育成熟后,会与牙槽骨紧密结合,没有再生能力,一旦因龋齿、牙周病、外伤等原因被拔除,牙槽骨内不会再形成新的牙胚,也就无法自然长出新牙。
若18岁拔牙后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影响正常咬合关系,还可能造成牙槽骨萎缩,增加后续修复难度。目前针对拔牙后的牙齿缺失,主要修复方式包括种植牙、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可在拔牙创口愈合后,根据口腔情况和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恢复正常咀嚼功能和牙齿外观。
因此,18岁拔牙后无需期待牙齿自然生长,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规划后续修复,避免因牙齿缺失引发其他口腔问题。
参考资料:
[1]张志愿。口腔科学 [M]. 9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52-54.
[2]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口腔修复临床指南(2021 年版)[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1, 56 (8): 72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