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在输尿管下段卡住可能是输尿管管径变化、尿液成分异常、输尿管蠕动功能减弱、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炎等引起的,可通过适当饮水、调整饮食、运动锻炼、使用药物等方法进行改善。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输尿管管径变化
输尿管下段的管径相对较窄,而且其走行存在生理弯曲。当结石从肾脏掉入输尿管,随着输尿管管径的逐渐变窄,结石容易在输尿管下段被卡住。建议增加水分摄入,保证每天足够的尿量,一般建议每天饮水2000-3000毫升,通过大量尿液的冲刷,有可能帮助结石移动,使其排出体外。
2、尿液成分异常
如果尿液中钙、草酸、尿酸等成分的比例失衡,容易形成结石。结石形成后,其大小、形状等因素会影响其在输尿管中的移动。质地较硬、形状不规则,在通过输尿管下段时更易卡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草酸食物和高钙食物的过量摄入。
3、输尿管蠕动功能减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长期缺乏运动,输尿管的肌肉蠕动功能可能会减弱。结石进入输尿管下段时,蠕动功能减弱的输尿管无法有效地推动结石前进,从而使结石容易卡住。建议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像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整体机能,包括输尿管的蠕动功能。
4、输尿管狭窄
该疾病可能由先天性发育不良、感染、结石、手术损伤等引起,导致输尿管管腔变小,结石在通过狭窄部位时,很容易被卡住,无法顺利通过。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消旋山莨菪碱片、碳酸氢钠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5、输尿管炎
细菌感染、结核菌感染等可引起输尿管炎,炎症刺激导致输尿管黏膜水肿、充血、增厚,使输尿管内径变小,结石更易卡顿。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片、三金片等药物缓解不适。
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并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焦虑、烦闷等不良情绪,有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