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会染上鼠疫

彩牛养生 · 2019-12-27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三级甲等) 全科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一般鼠蚤叮咬、接触带菌物、呼吸道感染、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实验室意外暴露等情况可能会染上鼠疫。若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1、鼠蚤叮咬

  被鼠蚤叮咬可能会染上鼠疫,因为鼠蚤吮吸感染鼠疫的老鼠、旱獭等动物血液后,再叮咬人,就会导致人被感染。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消灭老鼠和跳蚤,避免被跳蚤叮咬。到鼠疫流行地区工作或旅游者,应注意避免在草地上露宿;不要捕捉旱獭等啮齿类动物。

  2、接触带菌物

  直接接触感染鼠疫的动物,或者与带菌分泌物和排泄物直接接触可能会染上鼠疫。比如猎取或剥食旱獭,另外,被带有鼠疫病毒的老鼠咬伤也会被感染上鼠疫。建议不要猎取或剥食旱獭,以免被感染鼠疫,危害生命健康。

  3、呼吸道感染

  续发或原发性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呼吸、谈话、咳嗽、打喷嚏等,让带有鼠疫杆菌的飞沫经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引起感染,并迅速造成肺鼠疫大流行。另外,在剥制染疫动物过程中,由于飞沫四溅,带有鼠疫杆菌的飞沫可通过呼吸道引起感染。

  4、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如果食物被感染鼠疫杆菌的动物污染,而这些食物又没有经过充分的加热处理,人食用后就可能感染鼠疫。在一些卫生条件差的地方,粮食存储不当,被老鼠接触和污染后,食用这些被污染的粮食就会有感染风险。

  5、实验室意外暴露

  在从事鼠疫杆菌相关的实验室研究工作中,如果实验室安全措施不到位,工作人员可能会意外接触到鼠疫杆菌。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标本溅洒、离心管破裂等情况,鼠疫杆菌就可能通过皮肤、黏膜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感染。

  建议做好防护工作,保持食物的清洁和妥善储存,将食物放置在密封容器中,避免被老鼠接触。在食用肉类等食物时,要确保煮熟,高温烹饪可以杀死鼠疫杆菌等病原体。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