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型脚气的原因

彩牛养生 · 2022-03-16
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三级甲等) 皮肤科

  一般情况下,水泡型脚气,也称为水疱型足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水泡型脚气的原因主要有真菌感染、角质层过厚、个人卫生习惯差、足部潮湿多汗、免疫功能低下等。具体分析如下:

  1、真菌感染

  真菌侵入皮肤后,在局部大量繁殖,产生炎症反应和代谢产物,导致组织水肿、坏死,形成水疱。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膏进行治疗,如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复方酮康唑软膏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长繁殖,从而改善不适症状。

  2、角质层过厚

  过厚的角质层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易受外界刺激,从而诱发或加重脚气的症状。针对角质层过厚引起的脚气,可遵医嘱使用含有水杨酸或果酸的产品进行去角质处理。定期去除脚部死皮,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3、个人卫生习惯差

  不注意个人卫生,如经常穿着不透气的鞋袜,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导致脚气的发生。要勤洗脚,保持足部干燥清洁。穿透气性好的鞋子和棉质吸汗的袜子,以减少足部出汗和细菌滋生。每天更换并清洗鞋袜,避免细菌滋生。

  4、足部潮湿多汗

  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其繁殖,进而增加患脚气的风险。可以选用除臭杀菌功效较好的鞋垫或鞋内除湿包,以减少足部出汗和异味。避免长时间穿不透气的皮鞋、胶鞋等,减少足部闷热出汗。

  5、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减弱,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的机会增加,从而引起脚气。可以改善饮食,均衡摄入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适量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针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如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胸腺肽肠溶片、维生素C泡腾片等。

  同时,加强足部护理和及时就医也是预防和治疗水泡型脚气的重要方式。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标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