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痘痘是指痤疮。背上长痤疮可能是皮脂分泌旺盛、角质代谢异常、毛囊炎、疖肿、化脓性汗腺炎等因素引起的。通常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措施进行消除。具体分析如下:
1、皮脂分泌旺盛
背部皮脂腺分布密集,青春期、高温环境或辛辣饮食可刺激皮脂分泌,油脂堆积堵塞毛囊口,形成白头或黑头粉刺。平时建议勤换洗衣物,选择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避免汗液与油脂混合加重堵塞。
2、角质代谢异常
角质层增厚堆积,毛囊口被过度角化的细胞堵塞,形成闭合性粉刺或开放性粉刺,常见于缺乏去角质习惯或皮肤代谢减慢者。平时可使用颗粒型磨砂膏温和去角质,但要注意频率不宜过高,避免损伤皮肤屏障。
3、毛囊炎
马拉色菌感染毛囊引发炎症,表现为密集分布的红色小丘疹、脓疱,常伴瘙痒或灼热感,好发于油脂分泌旺盛部位。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酮康唑乳膏、伊曲康唑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控制炎症,改善痤疮症状。
4、疖肿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单个毛囊及周围组织,形成红肿热痛的结节,中央可出现脓头,严重时伴局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
5、化脓性汗腺炎
顶泌汗腺导管角化堵塞、细菌感染及免疫异常引发慢性炎症,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深部结节、脓肿、窦道及瘢痕,好发于腋窝、腹股沟及背部等大汗腺分布区。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氯己定溶液、四环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花椒、辣椒、大蒜等,以免不利于恢复。
参考资料:
[1]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 3 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寻常痤疮诊疗指南(20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