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神经系统检查的报告中,你可能会看到“巴宾斯基征阳性”这种结果,这个学名是由人名演变的,因为普通人很难理解它的含义。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巴宾斯基征阳性到底是什么意思。
巴宾斯基征阳性什么意思
巴宾斯基征阳性是神经科检查中的一项重要体征,它常提示皮层脊髓束受损。这一病理反射最早由法国神经学家巴宾斯基发现,因此得名。在进行检查时,医生会使用一钝物(如竹签)划患者足跖外侧,由足跟向前至小趾根部再转向内侧。如果出现大拇趾背屈,同时其他四趾扇形散开的体征,即可判定为巴宾斯基征阳性。
巴宾斯基征阳性意味着什么
巴宾斯基征阳性主要反映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特别是锥体束受损。锥体束包括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它们从大脑皮层发出,经过脑干和脊髓,最终控制身体的运动功能。当这些通路受损时,脊髓的原始反射被释放,导致巴宾斯基征阳性表现。
为什么会呈现巴宾斯基征阳性
巴宾斯基征阳性常见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1.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这些疾病可直接影响锥体束的功能。
2.脊髓病变:如脊髓炎、脊髓压迫等,也可导致巴宾斯基征阳性。
3.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多系统萎缩等,也可能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
不过1-2岁以内的小儿因锥体束发育尚未完善,可能自然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一体征会逐渐消失。在成人深睡、深度麻醉、重度酒醉、深度昏迷或严重低血糖等状态下,也可能暂时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这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功能暂时受阻所致。
对于巴宾斯基征阳性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通过头部CT、核磁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饮食均衡、适当运动等,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